APP下载

吉林省大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听觉口语教学效果调查

2020-10-14陈岩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龄耳蜗听力

陈岩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在发达国家已普及[1]。先进助听技术的发展使听障儿童最大限度地从听觉刺激中受益。随着全面康复模式的推行,听觉口语教学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通过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使用,促进了听障儿童的听觉和语言能力发展。在“十三五”精准康复的推行下,为了服务更多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将听觉口语教学的运用范围从3~6岁听障儿童扩大到小龄(0~3岁)听障儿童和大龄听障患者乃至成人的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笔者对吉林省25例接受听觉口语教学的大龄听障患者,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康复效果调查,综合分析和总结康复经验,并提出建议,旨在帮助大龄听障患者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4~2019年吉林省聋儿语言听力康复中心接受听觉口语教学康复的25例大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及其家长。听障患者自开机后均在省中心接受1年听觉口语康复,年龄10~22岁,平均年龄14岁。就读普通小学10人,普通初中5人,普通高中4人,特殊教育职业高中3人,特殊教育高中2人,普通大学1人。参与调查的大龄听障患者听力重建效果均为最适。家长及主要照顾者的文化水平,2人为大学,5人为高中,15人初中,3人为小学。

参与调查的大龄听障患者在未接受听觉口语教学前均配戴助听器,口语清晰度大部分不佳,愿意和熟悉的人进行交流,不主动交朋友,对于陌生人的问话比较回避,在校学业成绩总体平均处于中下等水平。

1.2 调查方法

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以家长讲述为主,4名家长接受回访时孩子在身边,学生参与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听障患者目前的听说情况、沟通人际交往情况、学业情况等内容。其中听说能力部分,由于目前针对大龄听障患者听觉语言发展的评估工具尚未完善并普及,仅靠家长描述孩子平时在家和学校老师反映的经验总结,分为非常好、较好、一般和不好4个维度。沟通人际交往的界定分为可以和陌生人自然交流、仅和熟悉的人自然交流、仅和熟悉的人交流且仍需借助唇读结合的方式3个维度。学业成绩情况根据在校班级老师提供的近一年内班级排名,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维度。

2 调查结果

在植入人工耳蜗并接受1年的听觉口语教学后,被试听说能力、沟通人际交往和学业成绩见表1~3。

表1 大龄听障患者听说能力评定表

表2 大龄听障患者沟通人际交往情况评定表

表3 大龄听障患者学业成绩情况表

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以普通小学的大龄听障患者为例,小学阶段有8人在英语科目学习上感到吃力,尤其是听力部分内容,常觉得困难;有8人在数学科目尤其是应用题方面感到学习困难,对于题目的理解有偏差;9人在语文科目尤其是写作上的成绩很不理想,不会通过书面文字表达,不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章写得像流水账。

3 讨论

从表1得知,经过听觉口语法训练后大部分大龄听障患者听说能力有显著提高,少部分仍存在困难。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接受听觉口语康复训练的听障患者自身的差异。在康复中,笔者根据受训者的个体水平设定个体的康复目标,受训患者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语后聋患者,或者听力补偿理想、前期有系统听力语言训练基础、有良好听觉语言沟通环境。根据评估结果,依据五大领域(听能、言语、语言、沟通和认知)发展目标逐步发展,重点以听能、言语、语言和沟通4个领域为主,认知部分会结合他们当前的学业情况进行调整,比例较少,初阶的听能练习成效较快,需要进行高阶听能练习;如听录音带、吵杂环境倾听、主动聆听和听电话练习等。这类听障患者在听说方面学习进步较快,语言清晰度较好,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愿,认为植入人工耳蜗后聆听效果显著;另一类患者是语前聋且听力补偿不佳、前期没有正规听力干预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缺乏良好听语沟通环境。笔者根据患者自身现有水平,合理设置期望值和阶段发展目标,例如,加强听能领域的学习,建立良好的聆听习惯,从简单的听觉发展四阶段(察觉、分辨、辩识、理解)开始,逐渐扩展到听觉记忆和听觉描述等,根据康复效果部分考虑结合唇读等综合学习方法。这类听障患者由于在植入人工耳蜗前未进行正规的听力语言康复,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很难改变语言理解与发音能力,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适应期较长,进步缓慢,有的需要听看结合进行沟通。

家庭的参与度不同造成康复效果不同。听觉口语教学主张通过积极、持续参与个别化听觉口语治疗,指导和训练家长成为听障儿童听觉和口语发展的主要推动者[2]。家长掌握康复知识,拥有康复技能、技巧,听障儿童,康复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康复效果必将得到大幅度提升[3]。家庭康复是大龄听障患者提升听说能力的基础。大部分听说能力显著提高的家长一般都比较重视在家庭中陪伴孩子一起克服困难,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少部分听说效果不佳的大龄听障患者,家长在课堂中表现不积极,总推脱不知道与孩子说什么,总以家庭生活压力大、要同时照顾几个孩子,难以进行较好的家庭康复为由,忽略家庭康复。

调查结果显示,大龄听障患者存在不愿意主动交流、不善交往等现象,笔者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刚开机且刚进行康复时,很多大龄听障患者都有自卑、不自信、不愿意说话、害怕他人关注自己的听辅设备等表现,特别在意他人的眼神及评价,遇到挫折时易退缩,不敢面对困难;另外,由于之前的助听设备补偿效果不佳,多数患者在公共场所不希望家长和自己说话,担心周围的人发现自己的听力障碍;当同学及朋友对他们的人工耳蜗出现极为好奇的表情并询问时,总会心情低落,害怕他人进行议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龄听障患者的学业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随着年级的提升,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变化,越到高年级学习成绩略显不足。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发现在具体学科成绩上,英语、数学和语文3个学科存在很大不足。究其原因,大龄听障患者由于之前错过最佳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在英语学习方面,作为第二语言需要较好的聆听和发音技巧,尤其是听力部分需要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数学应用题的不足在语句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不够,语文写作上出现的困难就和平时的阅读、语句理解及语法的运用等有关。

4 建议

4.1 将听觉口语教学内容与学校知识相结合,指导家长积极参与康复

在康复过程中建议要分阶段进行,康复初期以听觉口语训练的听能和语言为重点,后期在听说练习的基础上加大对学校知识的辅导,让大龄听障患者获得全方面的进步。根据部分大龄听障儿童的发音情况,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言语矫治训练,虽然很多大龄听障儿童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但是适当的言语矫治训练也可以进行补救,帮助他们重拾沟通交往的信心。加强家庭和学校教师的沟通,助力大龄听障患者提升学业成绩。大龄听障患者在普通学校学习过程中,听觉口语教师要在注重听觉和语言康复的前提下,帮助其加强薄弱学科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作文辅导。

对于大龄听障患者的康复,家长的介入可以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家庭康复。通过输入词语、短句到长句,朗读儿歌、古诗、故事到文章,循序渐进的陪伴他们一起进步,也可与其他同龄大龄听障患者家庭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4.2 加强人际交往,注重大龄听障患者的心理疏导

听觉口语教学实施时,教学目标要从简单开始,注重大量的练习巩固,帮助大龄听障患者打好基础,建立信心。在教学内容时,建议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兴趣喜好,在课堂中以喜欢的话题和感兴趣的内容开始,以鼓励为主,沟通练习时,建议先和孩子从熟悉的家人及朋友谈话,再接触不是很熟悉周边的邻居等,帮助大龄听障患者逐渐过渡。

由于多数大龄听障患者处于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青少年个性具有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4]。根据他分享自我感受,可以掌握其对于康复意愿,为未来提高康复效果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要对家长的期望作正确的引导。重视心理疏导,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以独处交流或文字书写的方式,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利用树立榜样的方式,让同龄大龄听障患者彼此之间交流康复心得更有说服力。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语言沟通。在康复训练处于高阶阶段时,带领大龄听障患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加他们和同龄人相处时间和沟通机会,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感受温暖与爱,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愿意敞开心扉,提高强化听说能力,建立自信,培养社会责任感,给予就业、参与社会的建议。

猜你喜欢

大龄耳蜗听力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小鼠出生后早期耳蜗柯蒂氏器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
大龄女也该有春天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大龄儿童的春节萌囧CUT
大龄海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