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新使命新标准新要求

2020-10-12

消防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集训总队支队

为积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新形势,立起保障打赢的鲜明导向,着力提升保障队伍整体素质和遂行任务能力。8月15日至19日,森林消防局在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训练大队组织了为期5天的保障部(处)长集训。

集训期间,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森林消防局局长徐平强调指出,当前森林消防队伍正处在深刻调整、深度变革、深入转型的关键时期,保障工作也面临着适应新格局、实现新发展的挑战,各级要凝聚思想共识,突出政治引领,聚焦保障打赢,坚持依法从严,持续改革创新,牢牢把握保障工作方向;要坚持任务牵引,建强应急保障力量,理顺应急保障机制,抓好实战化训练,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要突出工作重点,搞好服务保障,抓好装备建设,严格财经管理,规范采购秩序,牵引带动保障效益提升;要着眼岗位需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领军人”、履职上的“放心人”、创业上的“开路人”、用权上的“干净人”,着力打造过硬保障干部队伍。

在为期5天的集训中,应急管理部有关司局和森林消防局机关,与来自各单位百余名保障部(处)长集聚一堂,此次集训共设置8个课题,安排10次辅导授课、7个战例剖析、8个经验交流,组织4个录像演示、6个现场观摩、2次参观见学,采取动员部署、专家授课、试点引领等形式,集中研究破解依法供应管理、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中的瓶颈短板和重难点问题。

聚焦使命凝共识。此次集训是森林消防队伍转制以来、“三定”落地以后组织的首次保障工作集训,着眼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和“两严两准”建设要求,聚焦“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方向,紧紧围绕“聚焦保障打赢、加快转型重塑、全面提高保障部(处)长履职能力”的主题,参训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广泛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必须围绕构建“五个体系”、顺畅“三类机制”、提升“三种能力”、明确“三项内容”这一总体思路,在持续强化“三个理念”、实现“三个转变”上下功夫,即强化“应急救援就是打仗、打仗就是打保障”的理念,实现由单纯的保障队向既是保障队又是战斗队转变;强化常态化应急保障理念,实现由临时性、区域性保障向常态化、全域性保障转变;强化大应急大救援大保障理念,实现由单一式、粗放型保障向融合式、精准型保障转变。

谈到此次参加集训的收获,四川总队后勤处副处长郭振强告诉记者:“集训重在破难题、立标准,有抓手、可执行,符合时代要求、发展方向、客观规律和队伍建设实际,为抓好应急保障工作提供了目标图、路线图和行动图。通过集训,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视野得到了开阔,必将对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完善规章立新标。队伍转制后建设发展没有现成模式,一些领域和业务亟待制度规范。局保障部对照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统一的政策法规,系统梳理各领域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研究制定了19部规范性文件。通过3个专家授课、观看4部示范录像和5个法规制度解读,使参训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有了更加清晰和直观的理解,有效解决了抓建无依据、监管无抓手等问题。新的装备管理《办法》、“三化”达标考评《细则》,为装备建管配用提供了制度遵循。预算编制、绩效管理和政府采购辅导授课,强化了大家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自觉。组织在总队训练大队和哈尔滨支队观摩的应急力量编携配装、食堂规范化建设、主战装备和资产管理现场,直观地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试点规范。云南总队介绍的算好“三笔账”,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做法,有效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福建总队远程机动输送安全、快捷、顺畅的研讨成果被广泛认同。

这次集训,对于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杨晓平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用他的话来说,来参训之前,原本负责航空装备的他,在保障工作上就是一张白纸,面对此次集训,自己就像是干透的海绵,非常饥渴地吸水。“集训站位高、落点实,既有理论层面的详细解读,又有任务保障的精细规范和系统演示,理論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对于刚刚分管保障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加钢淬火,但更多的是需要在集训结束之后,在工作中去慢慢消化学到的知识。”

集智攻关破难题。把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是这次集训的一个突出特点。黑龙江总队介绍的“备战常态应急、临战高效运转、实战精准保障”的经验,与铁路、民航部门建立的应急联动机制,畅通了远程投送的“绿色通道”,为应急保障提供了实践尝试。吉林总队在扑救“3·17”榆社火灾中,在用好保障智慧“主枢纽”,抓好物资储备“数据源”,建好保障预案“智能库”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四川总队遂行“6·17”宜宾地震救援,形成的多方面协调、多渠道筹措、多样式保障的做法,为大家提供了可学可用的战例。西藏总队遂行“10·11”山体滑坡抢险救援的战例剖析,总结了及时跟进、盘活资源、快速反应的做法。甘肃总队在扑救“3·17”榆社火灾中,精心组织、精细供应和精确到位的实践,为保障队伍拓展了精准保障的路径。机动支队扑救“3·29”沁源火灾中,探索出的联勤联动保障机制、保障信息共享机制等,为大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三明支队遂行“6·11”城市排涝任务中,面临着复杂的救援环境,繁重的救援任务,研究出的多方联动保供应,全力救治保战力等战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主两辅”的任务担当。2020年3月28日,伊春支队遂行“3·28”尾矿砂泄露抢险救援中,支队保障部多措并举、服务实战、灵活保障,坚决守住了“零感染”的底线,圆满完成了疫情和救援任务的双重考验。

8个课题研究、8个经验交流和7个战例剖析,都是各级保障人员智慧和心血的凝聚和结晶。

“案例经验的交流环节,每一个总队介绍一起实际救援的处置案例,有林火救援的,有地震救援的,也有处置山体滑坡、城市内涝、尾矿砂泄漏事故的,每个总队在交流经验时,从预案到队伍集结、出动,以及实际救援过程中的联勤、保障,救援过后对案例的复盘、反思等等,都引发我们的广泛思考与讨论,也为我们在下一步执行任务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可谓收获满满。”机动支队装备处负责人孙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开阔视野拓新路。集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现场观摩和参观见学,使参训人员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8月18日上午进行的现场观摩,划分“指挥侦观装备”“信息通信装备”“灭火救援装备”“综合保障装备”“飞行器装备”“技术革新装备”“运输投送装备”“个人防护被装”等八个区域,集中展示转制以来装备建设的成果。尤其是在技术革新装备展区,吸引了大批参训人员的观摩、咨询。其中,内蒙古总队研发的数字超短波作战指挥平台、防蜱虫内衣,吉林总队改进的侧挂式扑打机,黑龙江总队联合开发,并实际运用到大兴安岭和黑河支队实戰中的分队指挥中端、单兵辅助腕表,直升机支队创新的便捷式空投装置,机动支队研制的轻便式集成背架等技术革新装备,吸引了参训人员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拍照、录像,并索要相关图册资料。

谈到此次参观装备展的感受,云南总队后勤处副处长王晓军感慨地说:“从这次装备展来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应急管理部成立以后,应急体系的发展是跳跃式的,新式的装备,科技的领域,包括信息化的速度都非常快。这次装备展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先进的产品,有装备性能更好的,有科技含量更高的,的确开拓视野和思路。”同时表示,由于南北环境不一样,灾害特点也各有差异,看完这次装备展之后,结合总队和地域的特点,也在思考:需要哪些装备,如何才能采购到性能更好、更实用的装备。

参观完毕,应邀前来的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展示了无人机集群灭火作业、无人驾驶开设隔离带和大型排涝等装备,使大家耳目一新,参训人员普遍评价这次集训有看头、有听头、有学头。特别是18日下午,到哈飞工业集团、顺丰物流公司参观见学,实地观摩了“直升机+消防员”的人装“一体化”和“实物储备+电商储备”“实体仓储+物流配送”的“物流网”现代管理和运行模式,使大家看到了先进企业的发展优势和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项,激发了大家奋发图强的决心动力。

8月19日上午,森林消防队伍保障部(处)长集训总结会顺利召开,标志着为期5天的森林消防队伍保障部(处)长集训圆满落下帷幕。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党委委员、保障部部长钱祖桥在集训结业会上做总结讲话。

钱部长指出,此次集训安排紧凑、组织严密、秩序正规,实现了既定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主题鲜明,体现了时代性;研究深入,体现了广泛性;重点突出,体现了创新性;紧贴实际,体现了指导性;准备充分,体现了周密性。他强调,森林消防队伍正处在转型强能的关键期,应急保障的建设理念、职能定位、运行机制和保障标准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各级必须主动适应新体制新使命新标准新要求,按照构建“五个体系”、顺畅“三类机制”、提升“三种能力”、规范“三项内容”的总体思路,聚焦实战、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与应急保障实战化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

下一步,森林消防队伍各级保障部门将按照局党委的部署要求,深入抓好此次集训成果的转化工作,在力量建设、物资储备、物流体系建设、后勤规范化管理、装备管理、资产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推动森林消防队伍保障体系重塑、结构重组、力量重建、流程重造,必将开创森林消防队伍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集训总队支队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浅析强化和改进交通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年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环保警察
2016年1—8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