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为轩 死为阁

2020-10-12唐福玖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9期
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品味

唐福玖

【教学设计依据与思路】

透过作家在文本中所创造的审美形象,探究作家在其中注入的审美内涵,进而走进并理解和阐释作家在其中赋予的与生命、文化有关的情怀,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从文体角度看,《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写人记事类抒情散文。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篇经典散文时,往往把“项脊轩”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作者的客观存在的、用来聚焦和引出家庭衰败和表达亲情的物理性空间,过度关注文章所记之事和所写之人,停留在“情”的层面品读。但是笔者在细读原文过程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在妻子死之前都称那个被修葺之后的仅容一人居住的百年老屋为“轩”,而妻子死之后涉及到老屋称谓则全部又改回称“室”或“阁”。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表达的变化呢?

在关联相关文字和作者的身世经历之后,笔者发现这个看似不经意的称谓改变的背后,传递出的是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人生理想和生命情怀。因此,深入挖掘作者称老屋为“轩”和“阁”各自不同表达的意图才是深入理解归有光的生命世界,揭秘“项脊轩”这一经典文学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价值的关键。

有鉴于此,本课教学设计的目标和流程是:梳理和归纳百年老屋被称为“轩”和“阁”各自部分的写作内容;品味和探析百年老屋被称为“轩”时,归有光赋予项脊轩的丰富内涵;想象和感受百年老屋被称为“阁”后,项脊轩承载的归有光的人生哀思。教学的重点确定为:深入分析归有光赋予“项脊轩”这一经典文学形象的丰富内涵。教学的难点确定为:在具体语言表达内容和写作动机的分析中把握“轩”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中国文人有一种雅趣,即喜欢为自己的书斋寓所起一个室名,自得其乐。书斋的命名大都比较讲究,或以明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比如张溥的书斋为“七录斋”,该名源于他每次读书都要抄录七遍才停止,“七录”是他勤勉学习态度的彰显。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叫“项脊轩”的书斋,一起去感受被称为“项脊轩”的这个书斋对于明代作家归有光来说有哪些重要意义?

二、阅读与梳理

提出问题:作者在原文倒数第二段描写妻子死之后的内容,对百年老屋的称谓由之前的“轩”改称为“室”(室坏不修)或“阁”(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妻子死之后的这两句话,作者为什么不表述为“轩坏不修”和“乃使人复葺项脊轩”呢,你们认为“轩”和“阁”在各自语段的语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呢?

(一)学生活动一:阅读与梳理

下面以四个同学为一组,带着上面的问题完成以下两个阅读和梳理的学习任务:一是梳理老屋被称为“轩”的部分所写的内容;二是梳理老屋被称为“阁”的部分作者所写的内容。

(二)学生活动二:汇总与整合

学生小组内部阅读和梳理完成后指派代表分享和陈述成果。

明确:

1.被称为“轩”这一部分写作的内容:①改造项脊轩并在里面读书和娱乐;②讲述家庭遭遇的系列变故,以及和老妪、大母的交往回忆片段;③在项脊轩中的生活体验和项脊轩的两次遭遇。

2.被稱为“阁”的部分作者所写的内容:①妻子离开人世;②久病卧床不起;③常年在外奔波。

三、讨论与交流

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梳理活动可知,作者在写妻子死之前的文字时都称百年老屋为“轩”,我们可以称其为“生为轩”;但妻子死后则改称“室”或“阁”,我们可以称其为“死为阁”。请同学们结合上面梳理的内容讨论下面两个问题:当百年老屋被附名为“轩”时,“项脊轩”对于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百年老屋被回称为“阁(室)”后,“项脊轩”对于作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一)学生活动一:深入相关语句,分析作者赋予“轩”的丰富内涵

1.引导学生品味和分析“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所呈现的作家赋予“轩”的第一层内涵。

明确:以梅兰竹菊为代表的香花香树已经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和士大夫用来彰显自己人格和生活情趣的核心物象,他们用这些被赋予了高洁文化内涵的植物来昭示自己君子般崇高的品格;在“轩”前种植这些植物,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出归有光身上的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向往的那些优美的人性,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品味和分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等句子所呈现的作家赋予“轩”的第二层内涵。

明确:“借书满架”不仅仅只是用书来装饰屋子,让屋子更具有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彰显自己作为读书人、文人士大夫的身份,以及追求读书悟道带来的生命本真的快乐。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读书环境的安静,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这样的描述更是表现了作者向往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宁静、和谐美。

3.引导学生品味和分析“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等句子所呈现的作者赋予“轩”的第三层内涵。

明确:以叙述家族分崩离析的衰败悲情故事起,以叙述发奋读书,立志继承祖志,扭转家族的衰败趋势,振兴家族终,项脊轩不仅扮演了彰显作者“内圣”的角色,更是作者立志发奋读书,改变家族命运的陪伴者和激励者。

4.引导学生品味“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等句子,想象作者妻子在这个小屋中向自己询问古代的事情,作者教妻子读书写字,作者在里面享受着才子佳人式的甜蜜、温馨爱情生活的其乐融融的场景,进一步分析作者赋予“轩”的第四层内涵。

明确:妻子的到来使得项脊轩不仅承载了作者崇高的品性人格,陪伴和激励自己振兴家族的使命,更是成为作者收获爱情婚姻生活的见证者和呵护者。

总结:项脊轩对于作者来说不是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冰冷的物理性存在空间,而是融入到作者生命中,寄托作者向往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宁静、和谐美的审美品位,见证作者振兴家族的人生使命,呵护作者理想爱情和生命情怀的生命体。

学习支架一:在引导学生讨论“轩”的审美内涵时,补充“轩”字的词义。“轩”本义指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比如“轩驾”指帝王的车驾;“轩冕”指卿大夫的车和礼服,借以指官爵禄位。“轩”后来引申为优雅、高尚的品格,比如“轩昂”指气概不凡,高大雄伟;“轩眉”形容人志气高昂或高兴的样子。

学习支架二:在引导学生讨论“轩”的人生使命内涵时,补充删除选段的翻译和关于“蜀清”“诸葛亮”两个典故用意的介绍,帮助理解项脊轩对于作者的重要意义。

(二)学生活动二:深入相关语句,感受“阁”背后作者复杂的人生哀思

1.引导学生品味“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承载的作者的第一个人生哀思。

明确:项脊轩是作者收获爱情,享受甜蜜爱情婚姻生活之地,这里留下了作者最美好的时光和回忆。然而妻子的离世让项脊轩变成了一个睹物思人、阴阳两隔的伤心之所,项脊轩作为爱情见证者和呵护者的生命性存在不復存在。

2.引导学生想象“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情境作者与项脊轩的关系的变化。

明确:项脊轩承担着作者成就功名、振兴家族的重任,但妻子去世之后,作者也很长时间生病卧床,卧病在床让作者无法通过功名来振兴家族,即使让人再次修葺项脊轩,但是没有自己年轻亲自修葺时在里面注入的理想抱负,作者已经回不到那曾经激励自己发奋读书、实现理想抱负的项脊轩中,项脊轩对于作者来说已经成了一个冰冷的物理性存在空间。

3.引导学生想象“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的生活状况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人生哀思。

明确:作者经常在外奔波寻求功名,与项脊轩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加上这期间家世衰微、亲人去世等诸多人事变迁和八次考取功名不第,项脊轩所承载的那些美好人事已经彻底无法追寻,作者面对的只有整个家族节节衰败、分崩离析,心爱之人的离世,和自己常年颠沛漂泊、功业无成的辛酸。

总结:从“后六年”到“后两年”再到“自后”,补录的这段文字写于作者写作正文十几年之后,时间让“轩”渐渐成为了“阁”。随着时间推移,世事变迁,那曾经寄托着崇高审美趣味,见证家族繁荣和自己励志发奋读书来拯救家族、收获美好爱情的项脊轩对于作者来说已经成为过去。项脊轩不再是作为一种精神和生命的存在,而是一个外在于作者,缺乏快乐生命气息和灵气的,和其它房屋没有区别的物理性空间。

学习支架三:在引导学生分析第三组句子时,给学生补充归有光的生平经历:归有光嘉靖十九年(作者此时已经三十多岁)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功名很不顺利,直到嘉靖四十四年才中进士(此时作者60岁)。

四、迁移与表达

同样一个屋,命其为“轩”,因为这里曾是作者崇高的人格理想和温暖亲情的精神寄托;称之为“阁”,则因为这里现在是作者承受死亡之痛、理想幻灭,感受物是人非的冰冷物理空间,小小的一个书斋名让我们感受到了归有光的生死情怀。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在作业本上也为自己的书房起一个室名,并写一段介绍词。

【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项脊轩归有光品味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