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海外留学生的领事保护机制与效果评估

2020-10-12陈奕平叶上源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驻外使领馆领事

陈奕平 叶上源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积极有效开展针对海外留学生的领事保护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与线上访谈的方法聚焦我国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机制的运作情况,发现其中存在领事保护培训不足、领事保护信息普及度不高、多元主体协调性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培训,提升使领馆工作效能,重视留学生组织作用,推动多元力量参与。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留学生;领事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利益

中圖分类号:D9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0)05-0045-07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海外中国留学生的领事保护机制

我国是海外留学生数量较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尚在国外的留学生约140万人,其中在美国约41万人[1]。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留学生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是防疫物资短缺,导致他们面临生命安全威胁;二是一些国家受西方涉华舆论的影响而对中国存在误解,导致他们更易受到歧视与不公平对待;三是不少国家受疫情影响停止办理出入境服务,导致他们受困于签证事宜,等等。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时面向海外留学生开展领事保护工作。本文聚焦我国海外留学生群体,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重点讨论我国领事保护的预警机制与应急协调机制。

(一)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的预防机制

1.发布预警信息。我国各驻外使领馆主要通过网络渠道,如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也通过举办线上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督促海外公民做好防疫。同时,各驻外使领馆结合当地疫情发展状况编译防疫指南,提醒我国海外公民注意防疫。比如,2020年2月,中国驻冰岛使馆召开华侨华人留学生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座谈会,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馆编译发放哥斯达黎加卫生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指南》。

2.优化求助渠道。为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帮助更多的海外中国公民解决困难,领事保护工作各主体纷纷搭建新的求助平台,优化求助渠道。比如,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联合全球华文新媒体共同推出的同心战“疫”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有百余家海外华文新媒体参与其中。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在原有领事保护应急处置电话基础上,临时增设1条涉疫情咨询电话。由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打造的“留英学子线上援助平台”通过系列线上讲座、在线医疗、心理咨询服务、发布医疗防护和心理健康资讯等方式,为留英学子“保驾护航”。

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我国各驻外使领馆在落实领事保护培训常态化工作基础上,结合海外疫情发展实际情况,多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比如,驻新潟总领馆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举办首次线上“领保进校园”活动,来自东北大学、新潟大学、山形大学与福岛大学等领区15所高校约100位中国留学生参加[2]。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专门拍摄了一部记录在比侨胞居家防护、团结抗疫的短视频,鼓励大家积极应对疫情。

(二)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的应急协调机制

1.中央政府层面。中央政府积极同驻在国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为海外公民解决签证、救治等问题;通过增设领事保护求助电话等形式为海外公民提供更好、更及时的信息咨询服务;协调国内有关部门派出临时航班多批次接回海外公民;为海外留学生派送健康包等。比如,2020年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将尽快解决中国留学人员签证的延期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入境限制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中国留学人员的合法权益;4月11日至6月5日,我国开通专门面向全美留学生的临时航班32架次,总计接回在美留学生约7 000人[3]

2.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防疫号召,调动地方校友会、同乡会等力量,在发布安全提醒、搭建沟通互助渠道、筹集抗疫物资、关怀海外同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四川省侨联开展“侨爱心健康包”“熊猫关爱——抗疫·川侨在行动”“爱心护航行动”等抗疫公益活动,组织了27.5万只口罩及价值20万元人民币的抗疫物资支援海外重点侨团;河南省委外办积极指导和支持建立了河南大学美国校友会“守护河南留学生群”、河南大学德国校友会“留德河南籍学生防疫抗疫群”,积极联系河南大学附属医院,邀请河南省抗疫一线有经验的主治医生进群指导科学抗疫,有针对性地授课,及时回答有关问题,缓解留学生恐慌情绪。

3.驻外使领馆层面。驻外使领馆作为各类领事保护工作的重要基地,发挥上传下达、沟通各方、政策落实的作用。各驻外使领馆除了落实好信息传达与安全提醒外,还密切关注与追踪被感染留学生状况;积极调动各方力量,为海外留学生抗疫与回国提供指导与帮助。比如,在中国驻阿德莱德总领事何岚菁的提议下,人民网澳新频道、人民视频组织了一场专门为留学生推出的澳新战“疫”公开课,邀请国内首位走进新冠肺炎病房的心理科医生肖劲松以及澳大利亚资深律师孙晶及其团队为中国留学生解压,教大家在特殊时期如何稳固心理防线。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向侨界发出帮扶海外中国留学生“爱心守护、同心战疫”倡议,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多地侨团、机构和个人积极响应。截至2020年3月31日,80个侨团、130位侨领参与其中,开通130条热线求助电话,向包括港澳台留学生在内的领区中国留学人员提供帮扶服务,为留学生居家隔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企业层面。海内外多个企业积极搭建沟通平台、打通互助渠道,为海外留学生提供服务;整合筹集物资,满足留学生抗疫所需;利用企业资源,帮助留学生抗疫等。比如,匈牙利华人中医师、匈牙利东方国药集团创始人陈震通过“陈博士药房”系列,在脸书、微信等平台为匈牙利民众及我国公民免费服务;上海义达国际物流公司制定了公益活动方案,成立300万元人民币的专项基金,免费为3万海外留学生每人提供20个口罩。CHI集团会长露崎强以低于成本价的每天3 000日元(含税)的标准,把集团名下的6家酒店提供给因疫情滞留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居住;为防感染,所有入住的华人留学生都享有单人单间的待遇。

5.侨团及个人层面。我国侨团及华侨华人依托商会、侨团等平台,紧密团结海外侨胞,为海外留学生提供求助平台、防疫指导、心理疏导与物资援助等,较为广泛地帮助留学生解决困难。比如,全美浙江总商会紧急成立防疫应急专委会,开通抗疫应急协助热线,并将热线取名为“LUCKY(幸运)”,组建“全美浙商-全美学联抗疫联盟”,为在美中国留学生提供抗疫服务。意大利米兰侨界联合米兰华助中心开办了“网上方舱医院”,为在意侨胞提供线上医疗服务,通过小程序短短20小时收到400多位侨胞的求助信息。在美华侨华人组成维权联盟抵制歧视活动,建立SOS互助微信群。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机制的实施效果

为验证疫情期间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机制的实施效果,本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线上访谈。剔除无效样本后,共回收“关于海外留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有效问卷201份,平均答题时长为3分54秒,符合预期答题时间要求,问卷可信度较高。其中,参与调查的有65名英国留学生、43名美国留学生、38名澳大利亚留学生、31名日本留学生、13名新加坡留学生和11名其他国家留学生。样本囊括14个国家,涉及亚洲、欧洲、大洋洲与北美洲地区,基本符合我国留学生海外留学目标国分布状况。调查对象的年龄集中在18~30岁,占95.02%;大部分学生留学时间在2年以内,占57.21%。此外,共邀请了25位海外留学生参与线上访谈,受访者的留学所在国集中在美国、英国与法国。

(一)正面反馈

1.健康包发放效果良好。笔者选取了关于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集中的几个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派送健康包、组织包机回国、召开座谈会、开展视频会议/对话、线上问诊与线上心理咨询。参与调查的201位学生中,90%左右的受访者知晓“派送健康包”。这说明疫情期间关于派送健康包的宣传力度足。201位学生中有134位收到了健康包,并且对该措施的评价(5分制)均分达4.39。这说明健康包发放不仅范围广,还获得受访者的好评(表1)。受访者对“派送健康包”评价较高,说明我国领事保护主体在物资筹集与发放上取得的工作效果良好。

2.多主体参与领事保护工作获得关注。随着多元主体参与应急协调机制的不断发展,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驻外使领馆、侨团与企业依然在本次领事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我国主要领事保护工作主体具有一定印象,其中对驻外使领馆、侨团及个人、地方政府的印象较为深刻(表2)。在英国留学的受访者提到:“领事馆和地方政府有组织回山东、上海、郑州的包机,意大利也有很多商团组织飞温州的包机,领事馆在这方面参与较多。”

3.留学生组织/志愿者主体性作用凸显。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本次领事保护中的主体还包括留学生组织,并且受访者对此主体进行的领事保护工作印象最深刻(表2)。通过访谈了解到,留学生组织主要在派送健康包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關于留学生组织的工作效果,在英留学生认为“布里斯托CSSA学联在整个健康包的组织上做得都挺好的,流程很清晰”;还有的认为,“隔离做得很好,人流量控制得很好,他们学生会很辛苦地在工作”。20多位收到健康包的被访学生都认可留学生组织或留学生志愿者参与的领事保护工作,并对他们表示感激之情。

(二)局限与不足

1.我国海外公民信息登记制度有待完善。“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制度是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在2013年开发并推出的,旨在为出国旅行的中国公民提供一个可以登记个人(团组)及旅行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可及时为他们推送各类安全提醒信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与他们取得联系,必要时为他们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4]。一般而言,我国海外留学生应在该系统进行信息登记,以便后续领事保护工作的开展。但201位受访者中仅有93位进行了信息登记,3位没有进行信息登记的受访者都表示“没有必要”,105位受访者“不清楚信息登记是什么”(表3)。

2.官方主要宣介平台普及度不高。目前,我国外交部主要通过中国领事服务网、“领事直通车”官方微信公众号、“领事之声”官方微博、“12308微信小程序”发布海外安全预警信息,以便我国公民了解海外最新动态。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以上平台的熟悉程度停留在“一般”以下的水平(表4)。受访者较少关注我国各驻外使领馆通过微信、微博发布的安全提醒或预警信息等。这说明,我国关于领事保护的官方宣介平台普及度不高。其原因在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动自媒体的发展,人们更容易关注浏览量和转发量较高的自媒体信息;平常关于领事保护宣传渠道的介绍与普及工作不足;官方宣介平台的话语表达与语言风格较陈旧,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当下年轻留学生的阅读喜好。

3.领事保护专门培训不足。调查显示,201位受访者中有15位(占7.46%)学生曾经寻求过领事保护,内容涉及办证服务、留学过程中的纠纷、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以及归国需求。受访者普遍对办证服务类评价较高,平均分为4分(总分5分)。受访者对包机回国的评分也有2~4分不等。其中2位受访者给解决留学过程中的纠纷评了1分,1位受访者给解决人身财产安全问题评了1分。我国海外领事保护工作存在手续办理烦琐、处理时间较长等不足。近年来,为更好地开展海外领事保护工作,让海外留学生及时寻求领事保护,我国不断开展有关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的培训工作。而201位受访者中只有11位学生接受过有关领事保护的专门培训,其中5位受访者表示接受过留学机构的培训,3位受访者参加过“领事保护进校园”活动,2位受访者进行过“自行网络学习”,还有2位受访者分别接受过法国驻广州领事馆的“留法行前准备会”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培训。这说明我国实施领事保护培训的主体涉及使领馆、留学机构等,但其中的协调性不足。

4.其他领事保护措施实施效果一般。调查结果显示,约5%的受访者接受过“视频对话/会议”,约4%的受访者接受过“线上问诊”,3%左右的受访者接受过“组织包机回国”,接受过“召开座谈会”“线上心理咨询”的受访者不足2%,以上领事保护措施都没有接受过的受访者约占31%。虽然参与各类领事保护措施的受访者对该实施情况的评价都在一般偏上的水平,但在实际访谈过程中,不少受访者对除“派送健康包”外的领事保护措施评价不高。

5.多元主体参与领事保护工作的协调性待加强。总体来看,在美国留学的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在派送过程中需要学生组织自行联系派送公司。使领馆在协调各留学生组织开展工作上发挥的作用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健康包更好更快地发放。

三、完善中国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机制的建议

(一)完善预防机制

1.完善我国海外公民信息登记制度。一是通过立法或行政规定要求我国海外公民填写信息登记,尽可能地掌握我国海外公民的实际情况。二是运用好信息登记制度,打通使领馆与海外留学生个体之间的有效联系渠道,提高信息传达的及时性与普及性,为开展各类领事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2.搭建广阔有效的信息联通渠道。调查显示,受访者在疫情期间主要通过“留学生圈子”了解各类信息或安全提醒(表5)。打通与留学生的信息互通渠道,不仅要加强官方渠道的宣传,也要在非官方渠道打开宣介口,尤其是留学生群体的生活圈。一是和当地留学生组织密切联系,形成有效的长期互动机制。二是打造官方—父母—留学生联系链条,提高信息传达效率。三是完善各官方渠道,科学管理各个栏目或子菜单,打造贴近生活实际的官方平台。四是组建专业团队,优化平台建设,尽可能避免技术性漏洞。五是运用大数据与算法收集海外留学生舆情,通过精准推送的方式让更多信息传达到他们手中,并通过定位需求精准解决相关问题。

3.加强对海外留学生的领事保护培训。一是继续落实“领事保护进校园”活动,提高高校领事保護培训普及率。二是地方政府部门可以考虑与留学机构开展培训互动,使领事保护培训常态化、机制化。三是系统化推动领事保护培训,打造从中央到地方、地方到高校、地方到留学机构的一体化培训模式。四是积极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开展线上领事保护培训,适应大多数年轻人生活习惯。

(二)完善应急协调机制

1.提升驻外使领馆的工作效能。建议驻外使领馆强化危机事件/突发事件的评估,把握好海外公民将会遇到或需要帮助的事情,协调各方,努力扫除领事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真正发挥好驻外使领馆的工作效能。

2.重视留学生组织/志愿者在领事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一是使领馆密切与留学生组织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渠道。二是针对海外留学生领事保护工作,将留学生组织纳入领事保护机制主体中,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驻外使领馆、企业、侨团与留学生组织六个主体协同开展领事保护的新型工作机制。三是各驻外使领馆安排专人负责与留学生组织的对接工作,加强主体间的协调性与工作稳定性。

3.推动多元力量参与领事保护工作。地方政府、侨团、企业甚至是专家个人等都是可以努力调动的资源与力量,能够有效弥补驻外使领馆在人员安排与经费支出中的不足,真正体现调动八方参与领事保护工作的整体性外交思想。中央政府与驻外使领馆在今后可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领事保护工作,组织长期有序的座谈会,交流探讨领事保护工作的得失,继续完善全方位多主体的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领事保护应急机制。

4.创新领事保护工作内容。一是继续完善新型领事保护工作机制,真正满足海外中国公民所需所急,展示大国外交的良好风范,增强海外留学生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与支持力,为今后引资纳才奠定基础。二是打通各类反馈渠道,倾听海外公民的声音,努力弥补短板。

参考文献:

[1]  海外疫情蔓延多少留学生确诊?是否建议回国?官方释疑[EB/OL].(2020-04-02)[2020-07-27].http:// sou.chinaqw.com/search?q=%E7%95%99%E5%AD%A6%E7%94%9F.

[2]  中驻新潟总领馆举办线上“领保进校园”活动[EB/OL].(2020-06-09)[2020-06-24].http://cs.mfa.gov. cn/gyls/lsgz/lqbb/t1787497.shtml.

[3]  驻美使馆再次对确有困难留学人员回国意愿进行摸底调查[EB/OL].(2020-07-22)[2020-07-29].http:// www.chinaqw.com/hdfw/2020/07-22/263807.shtml.

[4]  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EB/OL].[2020-06-29].https://ocnr.mfa.gov.cn/expa/.

责任编辑:孙德魁

猜你喜欢

驻外使领馆领事
16国驻澳使领馆收到可疑包裹
领事探视“征求意见稿”之我见
林则徐以烫回洋人凉
领略中国外交为民的务实写真
辨析驻外办
东京电影节力推生态片
中国学生变自信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