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

2020-10-10杨梦茹余乐山徐凝

中国商论 2020年18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创新绩效

杨梦茹 余乐山 徐凝

摘 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而企业吸收能力对其创新绩效的高低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吸收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讨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关系中吸收能力作用机制,并总结其影响因素;最后剖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未来探讨的方向。本文不仅丰富了二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对我国企业在实践层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作用  吸收能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9(b)--0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被认为是重中之重。企业作为战略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在于自身先验知识,更是由其识别、消化外部环境中有价值的新知识,进而灵活运用于企业实际创新战略的制定,实现创新产出的能力决定的。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组织管理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研究的层层深入,Cohen&Levinthal(1990)关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实证证实[1]。但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直接作用”逐步过渡到“间接作用”,认为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关键的调节或中介作用。本文将在系统梳理吸收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吸收能力通过不同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1 吸收能力概念

Cohen&Levinthal(1990)从企业层面第一次给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认为它是企业在识别并获取外部环境中有价值的新知识后,不断地消化让其为自身所用,并且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服务于企业的一种能力。后来,他们开拓性的将吸收能力的概念引入了战略管理领域,认为它对企业在行业中是否占据竞争优势具有关键作用。自此以后,吸收能力的概念成为重要的理论工具,大大发展了吸收能力理论。但Cohen&Levinthal(1990)只给出了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并没有清楚地对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的维度区分与层次划分,使后续的研究难以进行概念操作化。因此,对吸收能力的涵义进行进一步的界定,就成为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目前已有大量学者专注于研究企业吸收能力,但不同学者对于吸收能力概念的阐释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本文择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简单阐述。

Mowery&Oxley(1995)提出企业吸收能力是对知识转移过程中隐性知识进行处理,不断修正之后使其能最大程度上服务于企业自身的一系列能力[2]。Dyer&Singh(1998)补充提出了“伙伴专有吸收能力”,认为它是企业由自身的联盟伙伴处发展而来的,进一步拓展了吸收能力的概念[3]。Koza&Lewin(1998)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在综合自身先验知识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外部知识并最终运用外部知识创造出有价值的新知识的一种能力。他认为吸收能力并非简单外部模仿,关键在于外部知识内部化,使外部知识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继而创造出新知识[4]。Lane&Lubatkin(1998)基于組织关系的视角,主张应当把吸收能力置于组织关系中进行评估,而不是仅仅考虑独立于组织的单一企业,进而提出由识别、评估、理解和应用这四种不同能力组成的相对吸收能力的概念[5]。Kim(1998)则认为吸收能力是组织在自身先验知识和努力程度的基础上组织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其中,组织学习能力是组织从外部环境中吸收并进一步应用新知识的一种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则侧重于创造性学习的过程[6]。 Van Den Bosch(1999)认为Cohen&Levinthal提出的企业吸收能力是一个反馈环,即企业通过吸收能力不断学习外部新知识,消化后形成新的吸收能力继续学习有价值的新知识,认为吸收能力和企业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协同演化机制[7]。Zahra&George(2002)把吸收能力具体划分成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转化和知识利用这四种不同维度的能力,阐述了它们在企业吸收外部环境新知识过程中的不同职能和作用。他们认为吸收能力一方面包括突出获取和消化新知识能力的潜在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包括侧重转化和利用新知识能力的现实吸收能力[8]。Lane,Koka&Pathak(2006)将吸收能力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为企业通过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开发性学习这三个连续的过程利用外部环境中有价值的新知识的一种能力[9]。

国内学者也对吸收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高展军和李垣(2005)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基于自身先验知识,在对外部环境的新知识进行获取和消化后,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具体运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一系列组织惯例和实践过程[10]。王雎(2007)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自身获取和消化外部环境中不同资源的能力,它与组织间关系强弱有着重要关联,是一种嵌入到跨边界网络的能力[11]。张洁等(2012)重点强调了吸收能力是组织通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来获取、消化和吸收外部知识并将其商业化的能力[12]。

2 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

显然,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作用过程如何一直颇具争议。本文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角度分析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2.1 吸收能力直接作用创新绩效

Cohen&Levinihal(1990)在他们的开创性研究中表示,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消化外部知识并最终为自己所用,进而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一种能力,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要素。他们聚焦于企业层面,认为企业在先验知识基础上,通过影响吸收能力使二者融合进而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而他们关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的观点也得到了后续实证研究的证实。

2.2 吸收能力间接作用创新绩效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侧重点从吸收能力作为直接影响创新绩效的解释变量慢慢向“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转变,即吸收能力在第三方因素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中担任中介角色或发挥调节作用。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的。

(1)基于网络嵌入性。网络嵌入性由关系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构成,前者主要是从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质量两方面进行研究,后者则是从网络规模、网络位置、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等方面进行探讨。郑林英(2011)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吸收能力在网络中心位置和网络中介位置上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中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把从外部网络获得的新知识投入到自身的创新性活动,并最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13]。刘学元(2016)由实证检验得出,网络关系强度和吸收能力显著正相关于企业创新绩效,且吸收能力在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和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14]。艾志红(2017)指出了实际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关键作用,认为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均会显著提升企业潜在吸收能力,进而提升实际吸收能力,并最终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吸收能力在创新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二者的相关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15]。戴勇等(2017)基于实地调研,认为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关系强度均对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以及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且二者是在吸收能力中介作用的加持下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作用的[16]。

(2)基于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朱秀梅(2006)指出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这二者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17]。刘程军等(2019)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吸收能力不仅可以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知识溢出的方式对其产生间接的调节效应,但是直接影响明显优于间接影响,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调节效应更为显著[18]。

(3)基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吸收能力驾驭外部信息的能力越强,调节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相关关系的作用就越明显。王立生(2007)认为企业吸收能力对关系质量、社会性互动、企业与客户间的认知具有调节作用,进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存在显著影响[19]。戴勇等(2011)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社會资本和吸收能力均显著正相关于企业创新绩效,且吸收能力在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二者的相关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20]。

(4)基于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获得基于企业的强吸收能力,它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知识获取和创新实践,因此先验知识不足、吸收能力不强的企业,智力资本是很难发挥作用并且转化为企业实际创新绩效的。邹艳等(2009)指出智力资本和吸收能力直接正相关于企业创新绩效,并且吸收能力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二者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中产生一定的调节效应[21]。

3 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

Van den Bosch等人首次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目前学者们认为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先验知识、研发投入、组织管理因素和知识环境。

3.1 先验知识

企业自身的知识水平对其吸收和应用外界知识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到知识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企业对于新知识的判断与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知识,因此企业的先验知识将直接影响其对外部新知识的态度以及对其未来潜力与价值大小的判断。Ahuja&Katila(2001)、Mowery(1996)指出,企业所要吸收的知识与企业先验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和异质性会对其吸收能力产生关键性影响,与先验知识相关性强的深度知识和异质多样的广度知识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22]。

3.2 研发投入

企业研发投入是提升吸收能力的关键方法,投入规模大小与吸收能力强弱紧密相关。企业研发活动不仅能够明显带动它对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创新开发,而且对自身吸收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强化作用。当企业想要学习的新技术比较复杂,且对该项技术的吸收能力会对其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形成显著影响时,企业便会致力于较为积极的研发策略的制定,研发投入规模也会相应变大。例如,研发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移等,都会对企业引进并吸收外部新知识大有裨益[23]。

3.3 组织管理因素

Cohen&Levinthal(1990)通过研究具体指出,组织层面的吸收能力水平是企业个体吸收能力水平的一个函数,所以吸收能力是由个体进行自主学习后,向组织进行分享、沟通和转移的过程与实践影响并最终决定的。也就是说,组织管理因素在企业构建吸收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目前有关组织管理因素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大致是从组织结构、内部组织机制、企业学习强度和学习方法、企业学习机制、是否具有扮演新知引进者的接口角色等方面思考的。

3.4 知识环境

知识环境是影响吸收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Cohen&Levinthal(1990)早在研究中提到了这一点,但学者们广泛忽视了对其的深入研究。Lichtenthaler(2009)再次于研究中强调环境对企业吸收能力大小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知识环境在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24]。企业外部知识的来源渠道和知识属性等均会对企业的吸收能力产生重要影响[25]。

4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本文以吸收能力为核心,探究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以及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吸收能力涵义丰富,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也是一种相对能力和跨组织能力。(2)吸收能力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论它是直接发挥作用,还是通过网络嵌入性、知识溢出、智力资本、社会资本间接调节或作为中介变量,它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是明确的。(3)对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一部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检验,但研究尚不系统、完整。

已有的研究为吸收能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入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一是现有的关于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作用过程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未来的研究应细致探讨吸收能力的维度区分、特征功能、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等。

二是现有研究中,吸收能力大多被当作一个解释变量,而对什么因素影响了吸收能力,进而促成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实证分析。

三是现有研究大都聚焦企业层面,更多是割裂的从单个层面研究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不同的作用机制,忽视了各个层面本应存在的联系,缺乏整体性与统筹意识。未来可采取跨层面研究的方式,在综合分析、系统考量的基础上重视各个层面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四是吸收能力的度量问题。现有研究大都简单地用R&D投入强度、专利数量等衡量吸收能力的强弱,始终缺少一个组织间层面的吸收能力量表,已经尝试开发的多维度量表并未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

参考文献

Cohen,W M and D A 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

Mowery,D C,J E Oxley and B S Silverman.Strategic alliances and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

Dyer,J H and H Sing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

Koza M. P,Lewin A. Y.The co-evolu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3).

Lane,P J and M Lubatkin.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

Kim,L.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

Van den Bosch,F,H W Volberda and M de Boer.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

Zahra,S A and G George.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

Lane, P J and B Koka.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a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4.

高展军,李垣.企业吸收能力研究阐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5(06).

王雎.吸收能力的研究现状与重新定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07).

张洁.戚安邦.熊琴琴.吸收能力形成的前因变量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05).

郑林英.网络位置、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刘学元,丁雯婧,赵先德.企业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01).

艾志红.创新网络中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02).

戴勇,王诗卉.从研发能力到创新绩效:技术整合与组织整合的不同角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07).

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刘程军,周建平,储锦超,等.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来自高新技术园区的实证[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04).

王立生.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对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戴勇,朱桂龙.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的社會资本与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广东企业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25(01).

邹艳,张雪花.企业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J].软科学,2009,23(03).

Ahuja,G and R Katila. 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A longitudin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

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3(03).

Lichtenthaler U.Outbound open innovation and its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Examining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J].R&D Management,2009,39(4).

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5).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复杂网络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18HQ009),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SYB201905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梦茹(1999-),女,江苏淮安人,南京邮电大学贝尔英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余乐山(1998-),女,陕西汉中人,南京邮电大学贝尔英才学院经济学专业;

徐凝(1999-),女,江苏常州人,南京邮电大学贝尔英才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创新绩效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互动导向对新服务开发的影响研究
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产业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