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新的时代内涵

2020-10-10齐卫平

人民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

齐卫平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治国理政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治国理政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传统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新。将增进人民福祉的诉求与国家治理的目标内在地统一起来,赋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的时代内涵。

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相统一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党功能的发挥,在当代世界政治实践中,由政党担负治国理政的职责是普遍的制度化操作。然而,各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千差万别,因此赋予政党的使命也各不相同。

新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与新型政党制度同步建构。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搭建了国家政权架构,明确了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国家政权的人民属性、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权力运行的关系安排,把执政的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的目标诉求高度结合——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势共同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实践中,“人民”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核心概念,把人民摆在第一位是毫不含糊的立场。这个立场有两个集中表现: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根本组织路线。党中央历任领导人始终不渝坚守人民立场,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例如,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身的利益,党的一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等等。这些话语在建党为什么、执政图什么、掌权干什么的问题上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

在近百年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有力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它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相统一的实践要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使命担当。与西方政治制度不同,中国共产党不仅担负着长期执政的使命,而且负有全面领导的责任。执政党和领导党的双重角色意味着,执掌权力不是我们党的追求目标,引领国家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才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党治的是人民的国,理的是人民的政。治国理政的权力如果违背人民利益,就是对执政价值取向的扭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根本组织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为我们党执政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党的干部,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他反复强调,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必须“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始终保持权力光环、地位光环下的清醒”。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把“公”与“民”直接联系在一起,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权力观要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本质,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相统一,最为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此,必須坚决反对两种表现:首先是由商品交换、利益私欲侵蚀权力而滋生的贪污腐败,这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表现与我们党的执政价值取向水火不相容;其次是通过“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追求政绩的权力滥用,这种劳民伤财的行为说到底是“执政为私”的灵魂在作祟。这两种表现虽然性质不一样,但都以扭曲的执政价值取向使我们党的治国理政偏离正确轨道,为人民所痛恨和反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含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的统一。中国共产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就开始治国理政的实践,70余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切实做到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相统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仍需认真对待。一方面,以往历史实践中脱离人民群众的执政失误值得高度警惕;另一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发生危害人民利益错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更好地把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相统一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党治国理政实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治国理政的崭新局面,接连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落实到治国理政各环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根本保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揭示了治国理政与执政党建设的内在关系。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全面领导的使命和角色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不止于执政党自身,更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中央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敢于深挖伤疤的勇气,秉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的原则,以“打铁必须自身硬”回应治国理政的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严紧硬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性举措,有力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局面,清除了影响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各种障碍。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顶层设计,为党治国理政实践注入了新内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对新时代党治国理政具有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意义,坚持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顶层设计搭建了党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广阔舞台。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这个总目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新时代国内主要矛盾变化,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把握时代脉搏,回应人民呼声,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论断。这个新论断揭示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着力点的变化,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关切人民需要。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进程,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从不发展、慢发展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形成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的新动力。

第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四个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资本主义道路或者其他别的道路都不能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指出“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求党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增进人民福祉的政治定力。

第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担当历史使命,领导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是新时代我们党兑现诺言的实践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卓越的治国智慧,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砥砺奋进的路上越走越踏实,越干越有信心、越有劲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载着伟大的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是黨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思想指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的时代新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容丰富、理论深刻、意义长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迈进新的历史阶段,因此,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面临诸多新考验。就治国理政而言,“全过程”是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概念。一方面,党治国理政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时间意义的不间断;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贯彻落实到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环节,体现空间意义上的全覆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要在新时代新阶段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做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篇重头文章。

第一,必须把加强执政能力与提升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紧密结合,牢牢把握党在治国理政中应对各种考验的主动权。在党的忧患意识中,忧党、忧国、忧民是连在一起的。党的事业与人民事业的一体性意味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壮大党的生命具有决定意义。党中央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在国内外深刻变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新形势下,应对风险和化解危险的能力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赶考永远在路上,风险永远在弦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党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在提升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中加强执政能力,积极、充分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主动应对治国理政实践中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

第二,必须发扬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担当、为人民作为的精神,脚踏实地推进党治国理政实践的创新发展。党治国理政必须要坚决、有效地消除“为官不为”“庸政怠政懒政”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有担当精神,勇于作为,各级干部对人民负责首先表现在治国理政中的担当和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就必须推进治国理政创新发展。以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担当、为人民作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党治国理政提出的内在要求。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