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设计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2020-10-09陈志祥

关键词:引导学生有效设计设计问题

陈志祥

摘 要: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数学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来精心设计。它是学生探究知识的一个平台,也是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载体。问题的设计要能实现启学引思,导学引教。数学问题是学生思维的阶梯,能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积累经验,感悟思想,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有效设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39-1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中要进行有效提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有效设计数学问题时,教师要能坚持兴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笔者下面就谈谈对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认识。

一、设计问题要有稚化思维

教师要善于应用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认识问题。即在备课或讲课时,教师要降低自己的思维,退到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上。要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去体验,要力求做到教与学双方的思维活动始终同步协调和谐并进。

例如:课堂教学苏科版七上《2.1正数与负数》一课中问题导入的新课设计。

问题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算术数,这些数中谁是最小的数?

问题2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数,如冬天天气预报中常出现如-13℃~7℃等字样,你能说出它的实际含义吗?你还能举出这样的生活实例吗?

问题3请看教材第12页的四幅图,试说出它们的实际含义,你能说出其它图中带有“-”号的数表示的意思吗?

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课本中的四幅图片,不仅含有正数和负数,而且还考虑所选情境的人文价值,如生活经验、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指导(做资料卡片)等。教师选择的问题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同时把教师的思维下放到情境中,与学生一起思考探究,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有效设计和提问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

二、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从教学的目标出发,根据教学实际,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抓住教学的难点有目的设问,实现化难为易。围绕本节课的教学主线,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问题。

例如:课堂教学苏科版七上《6.2角》一课中角平分线画法和关系式的表示,它与线段的中点和关系式的表示类比教学,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理解上问题不大,困难在于是否能准确地完成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之间的转化。

问题1我们前两节课学习折纸得到线段的中点,今天我们还来折纸,请大家拿出课前已准备好的透明纸,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把这个角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再展平纸片,折痕把这个角分成的两个角有什么数量关系?(学生一起动手操作)

问题2折纸能得到线段的中点,那今天这条线,它是直线呢?还是射线或线段?给它什么名称呢?你能类似线段的中点,写出它的关系式吗?(学生主动交流并试一试)

问题3大家还记得线段上的一个点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就是线段的中点?你能以此类推一条射线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就是角平分线呢?(师生交流归纳)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类比线段的中点探究方法,通过折纸探究角的平分线,推理它的关系,强化数与形的联系,让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更加严谨。

三、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对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这个发展区。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特别是要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问。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例如:课堂教学苏科版七上《6.5垂直》一课中对垂线段知识的问题设计。

怎样测量跳远成绩?提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跳遠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项体育运动,你知道如何测量同学们跳出的距离吗?

问题2跳远成绩实质上就是看落点到起跳线的距离,怎样测量出这个距离呢?

问题3跳远的落点是两个脚印,你认为选择哪一个点最公平?

(学生交流讨论归纳)

问题4我们平时过马路怎么走才最短呢?(学生思考画图,互查)

问题5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71页做一做,测量后说说你的看法。(师生交流后共同归纳)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知、掌握知识,具体通过学生讨论、画图实践,引导学生类比、对比,使学生对垂线段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

四、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性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随意提问,特别是没有经过思考提出问题,这对学生的思维是起不到导向作用的。教师问的突然,学生思考茫然,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意义,反而会浪费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有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例如:课堂教学苏科版七下《10.5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一课中,问题三:某厂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产品,生产一个甲种产品需时间8s、铜8g;生产一个乙种产品需要时间6s、铜16g。如果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用时1h,共用铜6.4kg,那么甲、乙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个?

问题1本题研究的是产品生产问题中的哪两方面的问题?

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已知数是什么?未知数是什么?怎样设未知数?

问题3这个问题中数量关系较为复杂,我们可以尝试借助表格分析,那如何设计表格?

(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思路,师生合作填好表格)

问题4我们如何用表格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会根据所设未知数和数量关系列方程组吗?(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上述案例中,通过把问题层层分解,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数字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综上所述,有效设计数学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能及时地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有效地设置好每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真正地学会用数学方法思考,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作者单位:丹阳市陵口中学,江苏 丹阳212300)

猜你喜欢

引导学生有效设计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教学设计重在“设计问题”
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便携式钓具包装设计问题及改善分析
解析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