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活为切入点,提高美术课程教学效率

2020-10-09沈雅纯

艺术大观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美术生活化

沈雅纯

摘 要:美育是当今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生活是艺术的源头,我们要将生活的元素放入美术课程中去,让生活与美术课堂相连。我们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感受生活,使美术活动与生活相连,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美术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9-0-02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是块肥沃的土地,它滋养着一切的美术创作与审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要学会利用生活这一活水源头,将生活元素融入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作和审美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但他们缺少生活经验,而审美是需要生活经验的,所以我们教师应当以生活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寻找素材,把教学情境生活化,将课外活动与生活相连,从而提高美术课程效率。

一、回归生活,在观察实践中寻找美术素材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美,提高他们发现美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小学生审美鉴赏力与感知力的必然要求。实际上,小学美术课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孩子们能从创作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有差异性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了影响。城市的孩子比农村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接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他们的眼界要比农村孩子开阔。但这不代表我们的农村孩子在美术方面就不如城市孩子,我们可以利用本身特点,把劣势转变为优势,乡村生活更加贴近大自然,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发现美。通过指导与鼓励小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和现实生活,并认真观察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各种事物,挖掘其中美的基因,体会和感受它们的艺术魅力,更为关键的是可以借助这种美术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1]

例如,在上《拓印树叶真有趣》这节课时,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树叶,树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在上这节课时,我把课堂搬到室外,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可能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忽视的树木,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不同树木的叶子一样吗?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叶子?他们的外形分别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这样的观察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是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方法,以此激发他们学习与探索美术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意识,促进他们审美鉴赏能力发展。但是在指导学生在生活或大自然中感受美的时候,要考虑小学生本身的思维认知和个人喜好,保证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事物可以吸引他们注意力,并且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样才能发挥生活化素材的教育作用,更有利于提高美术课程教学效率。

二、回归生活,将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形象、声音、色彩、感觉和思维的。”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只是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非常无聊,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一堂美术课如果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这样的课就不是成功的。那么,该如何在课堂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虽然方法有很多,但是其中适合小学生,契合他们思维认知与思考模式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与生动性特性。而情境创设法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调动他们本身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氛围,也非常容易和生活化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结合来形成生活化教学情境。那么,教师如何将教学情境生活化?其实,美术的很多内容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将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物带进课堂,让营造的教学情境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2]

例如,我们可以用形象的事物、丰富的色彩、还可以加上有趣的声音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比如,我在上人美版四年级美术《多姿多彩的靠垫》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不同种类的靠垫,布置在教室的各个地方以此来给学生创造一种生活化的情境。教师在选择教具时候要注意分类,比如在选择靠垫的时候,可以选一些不同图案,不同色彩的靠垫,尽量多样化一些,这样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的联想。比如当学生看兔子花纹的靠垫就有可能联想到其他动物花纹;看到用花的形象做靠垫图案时就可能联想到其他花卉图案;看到各种颜色的靠垫学生们就有可能思考哪种颜色与家里的装修更配。通过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物可以很好地引发小学生思考,并且让他们乐于自主开展探索实践活动,最终在他们思考和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身边有代表性的事物,比如我们当地的特产是阳澄湖大闸蟹,我们就可以将这个生活中的特产融入进美术课堂,让孩子们以蟹为素材,设计一款靠垫图案。这样的教学情境比较生活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让一些非本地生对当地的文化有一些了解。[3]

三、回归生活,让美术课外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是小学美术课堂的滋养地,我们还可以把生活元素融入课外活动。我们可以将地方特色带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也应该变的多样化一些,要让孩子走出课堂,让课外活动生活化,但是也还要在活动中融入人文元素和教育元素。通過有机结合小学美术课外活动和现实生活,强化人文元素和教育元素的渗透,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避免使美术课外活动完全沦为了一般的玩耍活动而失去了本身的教育价值与作用。而在小学美术课外活动和现实生活进行结合期间,为了顺利地融入人文元素或教育元素,也需要考虑小学美术教育现况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保证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美术课外活动开展的价值。

(一)美术课外活动要融入人文元素

如何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外活动中融入人文元素?我们可以这样做:在课外活动中结合地方特色,给孩子们展示地方人文,让孩子们在拥有地方特色的课外活动中了解当地文化,培养孩子们的人文情怀,同时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土的一些人文资源,也可以培养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教育方式。

例如,我所在的巴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小镇,是阳澄湖畔的一颗明珠,她还有文明中外的阳澄湖大闸蟹。在组织美术课外活动时,我带领学生走入当地历史文化馆和“蟹文化”馆,通过参观,学生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还带着他们参观大闸蟹养殖基地,让学生了解蟹农是怎样养殖大闸蟹的,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此外,在将人文元素融入课外活动期间,还可以结合爱国教育、道德教育等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性挖掘和利用博物馆、红色纪念馆等一些包含特色人文精神的资源来带领学生赏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美术鉴赏意识,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更容易促进他们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二)美术课外活动要融入教育元素

美术课外活动该怎样融入教育元素?环境保护,废旧物品再利用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放到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将废旧物品变成艺术作品。如此一来,就可以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保护环境,不浪费资源这一教育思想,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目标。

例如,考虑到小学生喜欢动手,对手工制作兴趣浓厚,所以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身边的废旧材料,比如易拉罐、塑料瓶、废旧纸盒等等,然后通过组合,添加等方法加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原本的废旧材料可以变成非常有意思的创意作品。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发现,原来身边经常被忽视的废旧物,通过艺术创作可以变成这么有意思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还可以保护环境,这样就很好地将教育元素引入到课外活动中。同理,针对爱国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也都可以相应地融入生活化的美术课外实践活动当中,保证可以一边带领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边接受教育。

总之,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我们的教育也应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的探索,寻新求变。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生活是美术课堂最好的滋养地,生活是艺术的活水源头,我们小学美术教学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让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将人文元素,教育元素融入课外活动,让生活实实在在地走进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创立于成长[J].生活教育,2006 (11):12.

[2]許年.生活化的美术教育[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Z1):158-160.

[3]陈健勇.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革、发展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美术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美术篇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淘气包马小跳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