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艺术的视角感受“视界”

2020-10-09叶春辉

艺术评鉴 2020年16期
关键词:视界艺术教育

叶春辉

摘要:2019年11月9日至24日,“第五届学院的精神· 视界——十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在青岛市举行。作为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研究生层次教学成果的重要展示之一,该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美术院校师生的积极参与。本文旨在从本届展览的时代背景和主题内涵入手,结合参展作品中呈现的特征和趋势,探讨当下研究生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关键词:学院的精神  研究生展览  视界  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6-0159-04

“学院的精神”研究生优秀作品展发轫于2015年,由全国八所美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教学部门共同发起,旨在通过展览“体现教学改革成果、发现优秀艺术人才、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希望借展览举办之际,从新的观察视野和文化语境出发,思考在高等艺术教育层面可能引发的理论见解与思想对话。由此,“学院的精神”系列展览自2015-2018年,分别由中国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相继举办。

2019年,第五届展览由天津美术学院担任轮值策展单位。本次展览一方面在学术定位上延续了“学院的精神”这一母题,另一方面从文化环境、艺术语境和时代背景的联系出发,以“视界”作为展览主题,突出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科技资源下,用新的视野、理论和实践去重新描述现实及捕捉想法,思考艺术教育在该过程中的社会目标与文化担当。

一、“视界”的意义

首先,鉴于时代背景与学术语境,我们当下的社会结构已经受到来自物理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理论以及数字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影响。这些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到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加之“全球化”与其形成的统一贸易网络,即所谓“无边界世界”现象的出现,都为大家在艺术“视界”中创造性地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前提和际遇。

换言之,在这个过渡与转型的时代中,任何一种固化或静态的秩序都将面临被新的观看视角重新质询。而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活动,在艺术的环境里,无论是参与者、教育者、抑或受教者,都会在一种新型伙伴关系下,通过动态互联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而在宏观思维下,将传统艺术经验转换为与他人分享的新的文化体验,实现与环境和世界展开对话的过程,并通过艺术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边界”之外的世界。正如有人说,艺术不是再现可见的东西,恰恰相反,艺术使不可见的东西变为可见。这即是展览以“视界”为题的第一层涵义。

其次,2019年被称为5G元年,而5G的意义即在于实现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互联”空间。5G时代的开启,标志着一个新的有机数字生态系统的出现,以及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开始。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是单纯和价值中立的,它会在心灵的互动下改变人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全新的意识正在形成,而且人类活动的每一个方面都在促发这种新意识的最前沿,甚至已细微关联到何为人类。正由于这种背景,为当下的教育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也意味着艺术学院不能忽视各种正在改变世界的创造性力量,而应该从传统教育目标、专业学科发展、课程体系建设等各类环节的重新思考中,为学习者树立一个始终面向未来的目标导向。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培养对美的感受力(感觉)、尝试艺术创造的过程(实践)、学习人文艺术方面的知识(求知)、懂得鉴赏作品的价值并与人分享(自我主张与文化交流)等四个主要方面的系统过程。同时,通过对每个层级所达到的标准,进而实现“赋予、引导、超越”的教育价值。因此,艺术教育应被视作一个“体系”(社会整体)。而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结构和元素(美术院校)都可理解為是其中的“载体”,它们构成并创造性地延伸了艺术教育和艺术发展环境中的内容。

正由于此,在考量本届参展的十所院校①关系时,笔者有意避免在传统思维定势下容易产生的分散和偏狭,而是希望从一种整体的“凝聚力”(cohesion)出发,为艺术发展和学院精神的体现提供期待与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视界”的概念与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在阐释学中提出的某些观点接近。在他看来,“只有当人们能够互相间展开交谈,由此产生不同的界的融合(fusion),并形成新的共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才是可能的。”因此,“视界”的概念在这里一方面强调了艺术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法应与信息社会的发展同步,用更加包罗万象的“视角”呈现全面和综合的思考,感受“视界”之外的世界;另一方面,“视界”(horizon)的概念也意味着,通过展览建立的契机,为十所院校提供思想和行动的起点,在彼此互动、协作而又交织的过程中,发挥建设未来艺术教育新秩序的整体潜力。

最后,作为本次展览的轮值主办方,天津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进程与地理版图上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文化沉浸和发展变革,这所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影响深远的优秀艺术人才,使天津这座文化古城因艺术焕发热忱和活力,因“美育”传播“真、善”和希望。这些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在与艺术对话和自由表达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的历史也参与到城市和时代的改造中。因此,本次展览以“视界”为题,亦旨在天津美术学院通过优秀学生作品展这一契机,与广大艺术教育界同仁就相关问题展开积极对话,以艺术为出发点,着眼于文化建设与时代精神共筑的目标,实现突破“边界”,建立互联,延伸价值的学院发展诉求。

二、对话与思考

本届展览汇集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等全国十所重要美术院校。这十所院校地处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成为分布在国内不同地域文化中,传播美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展览中呈现的300余件作品,也得以使我们全面了解这些院校在规范与创新,传承与变革,实验与探究中进行的各类努力和尝试。

参展作品涉及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漆画、水彩、壁画、综合材料、摄影、多媒体装置、岩彩、纤维艺术、插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览组委会通过讨论与评选,从作品观念和思想内涵、表现力和完整度、时代性和创新性、学术性和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最终选出40位不同奖级的获得者。

展览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大学生艺术创作的特点和水平,也为各大美术院校在思考新时代下的艺术教育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

纵观整体创作情况,笔者认为主要体现为三个特点:第一,在叙事风格上,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体经验的梳理与表达,他们试图通过与个人经历相关的内容去感受世界并不断拓展理解力。这些作品虽然在形式上是传统的水印木刻,但在创作过程中渗透着作者对于宣纸、木板、颜料与水在融合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在作者看来,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他考虑的是把母版作为起点,从版的角度制作画稿,不是以画入版,而是以版定画。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媒介从形式延伸到了内容,而作者本人也在这种转换的体验中,为自己的观点和创作建立了新的支点和方向。

诸如此类——以表达个人在生活和创作中的感悟为切入点,围绕童年、家乡、青春、记忆、梦境、生命体验和都市文化类的题材作品成为此次展览中的主流。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在信息社会与融合文化下,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群体特点。诚然,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这种特征使他们发展和完善了艺术家作为叙事者的角色,以更敏感和更独立的思想去接受讯息并表现内心世界;除此之外,也为当下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即美术学院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面对新的培养对象时,该如何为学生提供更符合期待的教育而承担变革的责任。

第二,在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媒介的限制,而是通过各类“综合”材料的介入使叙事更加新颖并直指人心。例如,本届展览中出现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媒材作品,都从对不同材料的综合使用和语法表达上,将艺术家个人感觉和经验转换成为另一种富于想象力的结果。《草刺》《行者且赶路》《瘦马No.2》《耕魂乙》《乌合之众》《少女的冷漠》等作品就是极好的案例。

这些作品的出现一方面使我们看到了“90后”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多元化”和“动态化”,即选择上的形式多元与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学生作品个性化与“综合性”的体现,是不同学院教学理念和导师教学主张的“表征”。因为尽管在研究生层次教学中,大多数美术院校都是采取学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但如何在一个合理的机制下,构成一种开放并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体系,并不是容易实现的过程。换句话说,很多时候由于导师的权威性,会在有意或无意间成为学生自由表达的障碍。而导师真正的价值其实在于“引导”而非“主导”,只有教师做到“完全将自我奉献给与年轻人的对话中,创造为大家共享的现实,具有忘我精神,而这种忘我其实也是一种找回与他人密切相联的自我的方式。”②才能使学生在平等交流的环境下,有所创新和作为。

正如在展览开幕当天召开的“高等艺术教育在新时代语境中的探索与突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展览中部分作品出现的“题材内容趋同”“思维惯性延续”“导师风格明显”等问题引发的讨论。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然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也不可否认在规划和改革过程中会面临的诸多困难,困难有来自于学校自身历史条件的,也有来自于外部环境影响的。但开诚布公的对当下研究生教学存在问题进行讨论,意味着展览所起到的沟通和评价作用是有效的,而质疑和追问的目的也在于通过解决的过程继续形成新的反思。

第三,在与传统的对话中,当下大学生表现出了兼收并蓄和文化实践的热情与兴趣。这不仅意味着他们正在通过积极主动的应对时代变迁来激活传统,而且在于关于“传承”的话题在新的语境中经历着不断解读和延续。

从参展作品的数据分析来看,其中中国画、油畫、版画的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总数的23%、21%和15%。这说明在艺术创作形式上,学生更偏重于从最具代表性的原始素材入手,但在表达过程中他们会尝试进行新的补充和建构,如《旧梦》《信天游 Ⅲ 》《楔子》《时光碎片》《花信年华》等作品。

关于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是中西方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始终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且也都在不断的碰撞下努力寻找着最佳切入点。而在当今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困扰,即在满足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需求方面取得成果的同时,又可能因为多元文化破坏传统元素而引起担心。于是,使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在新的文化生态下被激活,是需要通过有效的目标设定和学习范式来推动与实现的。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可从国外美术学院的一些改革方式中吸取经验,建立多学科和专业之间交流的平台,最大程度上洞察学生的需求,利用传统艺术中最具社会力量的内容塑造新的教育方向。

三、让“学院的精神”延续

从理论上讲,艺术学院产生于欧洲,并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一个影响世界的“模式”和“基准”,同时关于教育的定义大多囿于西方模式,且尽管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西方仍然存在着各种深刻的不协调,但这些问题并没有使艺术教育本身的价值受到约束。相反,进入当下后,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作用越发成为中西方社会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文化交流促进中的重要力量。正如艺术的本质是在某种意义上揭示关于世界的深层真理,而真理和正义是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根本。可见,艺术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更在于能够揭示某些科学与哲学无法阐明的“真”,但同时这种“真”不是精确再现的真,而是蕴含了情感力量的信仰。同样,如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所说,“没有信仰的教育不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所以,艺术和教育在作用于人与人精神之契合,文化思想之传递中的功能是统一的。与此同时,它们也决定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命运。

《资治通鉴》中讲“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即指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不仅限于传授技能和艺术经验,而且是历练人格、高尚情操的最佳路径。曾几何时,艺术学院被视为传承经典和确立学科方法及标准的权威机构,学院的“精神”即建立在人类对科学理性和审美标准所延伸的思想信条。在人们心中,学院教育传达出的是一种文化象征符号,而人们始终对这个象征抱有深切的期待。

进入当下,学院的发展受到来自外界和自身的诸多影响,若要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立场,一方面需要在一个兼容多元的构架内,建立合作精神并寻求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则需要优化制度与环境,从横向的观察比较与纵向的继承发展中全面考察问题,让学习者得以透过艺术的视角重新看待、体验并建构未来的世界。

猜你喜欢

视界艺术教育
机视界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视界
视界
视界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