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胆组材小心求证,例说历史创新试题命制

2020-10-09潘俊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史事命制李鸿章

潘俊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自主创新命制试题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师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有些试题让人久久回味赞叹不已,有些则留有遗憾。笔者以第三届中学历史创新命制试题大赛为灵感,浅谈历史创新试题的选材、组材、呈现的历程。教师在“打磨”着试题,试题也在“打磨”着教师,希望以赛促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一、灵感由来与命题缘起

1.灵感由来。

笔者曾经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小调查:调查初中生对历史上10件历史事件的认知兴趣和印象。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人物在历史认知的中心。从而得出感悟:从某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开启一段历史……人物,是特定时代的灵魂。

2.命题缘起。

一份试题的两个定位:对于选拔者而言,需要的是学生学业水平的层次,以便判断选拔;对于教育者而言,需要的是学生历史空间的特征,以便于因材施教。所以,创新试题命制的标准必须依纲据本,即初中创新试题的命制范围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所涉及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关注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个人觉得关注考纲每一道例证性试题的解析、说明,并将其连成一体,就是一篇关于中考命题和解题的攻略。以2019年历史考试纲要活动探究题的例证性试题解析为例。

【解析】例15—16题为活动与探究,属于延伸探究题型。呈现方式可以是史事报道、看图配文、观点评析、人物小传、叙述历史小故事以及问卷调查、绘制图表等。(略)

可以看出命题取材是史事报道、看图配文、观点评析、人物小传、叙述历史小故事以及问卷调查、绘制图表等。这对创新试题命制就是一个导向。

二、选取材料与问题设置

参赛要求根据历史主题自主选择材料,材料形式可以多样,如:文字材料、历史图片、漫画、图表、邮票等均可,命制不同目标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初中也可以是“活动与探究题”)(含2~3个设问)。要求原创,选择的材料需有出处,解题的主要信息源要来自所选择的材料;尽可能使每道试题考查范围覆盖“三维目标”。

示例:试题设计——以“李鸿章和洋务运动”为例

李鸿章 一个特定时代的东方形象,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

材料一 【“洋务通”李鸿章】

晚晴时代,大家让子女学八股文,他却在家里请来美国驻天津领事馆的毕德格在家教儿子习洋文。不但孩子学,他自己也学。毕德格“还为他用中文朗读了不下800部英文、法文和德文的书籍,使李鸿章对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不再生疏。很难设想,当时中国还有哪一位高官像李鸿章这样,用这样的方式读了如此丰富的外国书籍”。

——《李鸿章家族》

选择题的设计

1.当时世界上(以1860—1890年为例)发生了哪些事情()(2分)

①法国大革命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⑤飞机的发明 ⑥美国南北战争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答案解析及说明 本题6个选项只要符合题干给定时间范围即可。材料中的信息为基本考查目标,考查识记目标。答案为D。

2.“这个世界上(以1860—1890年为例)发生的一切”,使世界呈现的发展主题特征是()(2分)

A.资本主义的产生 B.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国际工人运动兴起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答案解析及说明 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1860—1890年世界发生的大事件,根据事件推断出资产阶级统治在不断巩固和扩大而非产生。突出考查这一历史时期的主题特征,强调理解能力。答案为D。

材料解析题的设计 要求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根据史事推断出当时世界呈现的整体特征。(4分)

答案解析 史事: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任写2例2分)

特征 资产阶级统治逐渐巩固和扩大。(2分)

答案要点 史事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每点1分,共2分。世界呈现的特征需答到资产阶级逐渐巩固和扩大而不是产生。

通过材料的整合可知人物是特定时代的灵魂;人物,在历史认知的中心;学习历史离不开对人物的全面认识。

三、立意引领与试题呈现

材料和问题只是命题的资源,立意引领才是试题成型的关键一步,才能更好地体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设计试题如下。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统编教材八(上)第2页“材料研读”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糊裱匠”,他糊裱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指什么?请你解答李鸿章的困惑:洋务运动为什么不能拯救中国?(6分)

答案解析 “屋子”“材料”指:清朝封建统治,自强求富之法。(2分)

“困惑”指帝国主义的压制、技术落后、社会观念落后、眼界狭窄、缺乏协调。(4分)

考查目标 提倡“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碍,突破不了传统和个人境界的“网”,所以,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糊裱匠”。本小問较难,考查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需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解答。

四、痛苦煎熬与破茧成蝶

试题命制的过程是痛苦煎熬的,但破茧成蝶需要大胆组材,更需小心求证,同时也是有遗憾的,如试题材料呈现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不能单一是文字材料。教研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史事命制李鸿章
李鸿章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郭店《窮達以時》所載百里奚史事考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李鸿章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对一道中考题的命制与解析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