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0-10-09连春礼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风貌创设教学内容

连春礼

众所周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其中包括计算经度、纬度、测量温度,等等。由此可见,地理这门学科与人文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太过古板、枯燥,只是一味地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地理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一、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情境多集中在开场白部分。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课堂导入,即在讲授知识之前,利用多媒体或其他教学手段,创设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情境,主要是为了烘托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是,教师在正式的课堂讲解中没有重视情境教学的应用。

2.情境的创设易流于形式。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领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有些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不重视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只注重教学方法在形式上是否到位,造成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脱节。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全部参与进来,其实是华而不实,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3.情境教学只用在公开课中,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在进行日常的地理教学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未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然而在公开课的教学中,会想尽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情境教学花样百出,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

二、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质量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这样,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地理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出发,留意随处可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2.注重情境体验教学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在创设情境时,要将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这样,才能将教学内容与情境教学完美契合,从而保证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会脱轨。教师在进行情境体验式教学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灵活应用地理知识。

3.注重体现情境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和乏味,只关注教学内容的灌输性,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寓教于乐的教学观念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4.借助诗歌与图片,创设地理情境。

由于地理课程的特殊性,与其他课程有着相通之处,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他学科与地理学科教学融合,增加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认同感。例如,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为教学目标,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精神和思维发散能力。在介绍中国各个地区的地理风貌时,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文中的一些诗歌来具体地表现地理风貌。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一些地理图片或视频,丰富课堂内容。其次,可以以提問题的形式让各个同学说出能够表现各个地方地理风貌的诗句。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沐浴科技之光

地理学科主要展现的是地理风貌和人文风貌,因此,单凭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务必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更加具象化地了解地理风貌和人文风貌。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学习更多的多媒体使用方法,丰富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够活跃课堂,通过当下比较流行的多媒体形式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播放视频等,展现地理内容,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宽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渠道。

实行新课改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满足教学所需。在初中地理情境教学中,要注重情境模式引入的实用性,不能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要弥补情境教学的不足之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风貌创设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