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学校实际有效开展研学旅行

2020-10-09牟丽红

甘肃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任务主题

牟丽红

【关键词】 研学旅行;学校;意义;问题;主题;任务

【中图分类号】 G63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6—0063—02

研学旅行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词,由我国古代游学、近代修学旅行逐步演变发展而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近几年,研学旅行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一、研学旅行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1. 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拓展学生视野,夯实书本知识。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即使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以学校为背景的实验室条件下,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因此,如何使学生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兼顾,由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转变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辅相成,就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研学旅行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密钥。它可以使学校根据区域特点让学生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去拥抱大自然、亲近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实现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接轨,夯实书本知识[1]。

2. 能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实践能力。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在未来职业发展中,除了专业素养,待人接物、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由于应试教育,导致大多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实践能力较差。研学旅行中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活动,不但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入情境中,自觉地参与实践活动。在研学过程中,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食宿,要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要共同面对困难(如吃饭时挑食、偏食的毛病,自我卫生习惯差等)、团结协作战胜困难,要保证安全、维持秩序、遵守规则、交流感悟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

3. 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自己。在应试教育下,学校教育无法逃避分数竞争,师生因分数而焦虑、敏感、不适、疲惫、煎熬,从而互相隐瞒、互相嫉妒、互相防范、互相隔阂甚至互相仇恨,使同学情谊变的扑朔迷离而异常化。而学困生则失去自信、否定自己,甚至变的悲观厌世,失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研学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气氛是比较轻松的,可以有欢声笑语,也可以有汗水和泪水并且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有益,是最难能可贵的。借助研学旅行的契机同学们一同走出校门,奔赴自然,畅游文化历史,深入乡土民俗,感怀社会发展,以愉快的心境,通过以游兼学、学游相济的方式,开阔视野、增智启慧、涵养德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追逐分数而产生的学习竞争病。学困生在研学旅行中却可以发挥自己学习之外不为人知的优点,使他人认识到学困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同样存在一些学优生所不具備的优点,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自我正确认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4.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研学旅行以开门办学姿态让学生在游历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这种游历活动正是让学生增强和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同的绝佳契机,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研学旅行,无论短期实施还是长期开展,学生总能从社会、大自然中汲取有益知识,不同程度锻炼了实践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从而不断提高下一代国民素养。

二、研学不当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研学旅行与学生的毕业、升学并无直接联系,导致出现了把研学旅行当作传统意义上春秋游的现象,并没有给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视野、认知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与拓展,所以极易将研学旅行变成简单的春秋游,这样的研学旅行缺乏深层次的内涵。

第二,很多学校会把学生的研学旅行全权委托给旅行社或研学旅行公司,由他们代替学校策划学生研学旅行路线、研学内容以及整个的组织活动,这种方式使学校简单了,但是研学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旅行社开发的产品质量以及活动实施方案。然而,目前大部分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以及路线设计人员并非教育学或相关专业出身,也并无教育相关经验,那么,最终形成的研学产品并没有与校本课程结合,研学效果就无法得到保证。

第三,学校在推进研学旅行中,自身协调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及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从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取的教育效果不会很理想。

三、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研学旅行

《意见》要求,各地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但需要按照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做好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学校采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合作并与企业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基于以上要求,我认为不同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开展研学旅行,才能真正实现研学旅行的目的和意义。

1. 成立组织。建立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精心挑选责任心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作为领队,承担学生管理及安全保障,并加强事前培训、事后考核。

2. 精选研学主题,优化研学线路。研学旅行要去哪儿?《意见》强调,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各地要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并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一批示范型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对此,结合宕昌县及我校实际情况,根据我县的“三色旅游”特色,我们可以先进行为期一天的短期旅游,确立以官鹅沟古羌族为中心的绿色、古色旅游线路或者以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线路,确定欣赏官鹅沟自然风貌(地质风貌,乔木、灌木、高山草甸、雪山为一体的山体风貌)或探寻古羌国文化遗产资源或重走长征路进行红色教育的活动主题。并按活动主题安排几名学科教师作为研学指导老师,围绕研学旅行开设专题讲座,同时要求学生查询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习俗及历史文化等相关内容,指导研学。如果这次研学成功,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再开展为期几天甚至更长期的研学旅行[2]。

3. 告知家长,自愿报名。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专门会议等方式,告知研学旅行的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及注意事项,并把安全内容纳入到自愿报名协议和活动全过程。公布活动详细计划和收费标准,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签订自愿报名参加协议,费用收支公开、透明,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学校统筹,争取适当减免。

4. 考查精选研学旅行公司。加强对承诺条款落实的监督,对吃、住、行、购等细节都要有明确要求。要公开、公正选择有资质的研学旅行公司,选择安全性高的研学旅行線路,旅行公司要有专门服务于研学旅行的部门以及专职的研学旅行导游队伍,加强对承办旅行公司服务承诺落实的监督,对活动中吃、住、行、购等细节都要提出明确要求。

5. 重视安全问题。《意见》指出研学旅行必须遵循“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安全责任体系。研学前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预案中要有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责任日报告制度,对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要确保交通安全。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时,要确保车辆营运手续完备,车况良好;司机车技优秀、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随行老师、导游要全程跟团活动,每车至少安排两名教师、一名导游,禁止超员。

6. 明确研学任务,准确评定学生成绩。研学时给学生明确布置任务,任务完成程度作为考核依据,涉及评定方式、计分方式、成绩来源等。发展性评价学生:一看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状况等,可分等级记录在案。二看学生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演出展示等方式呈现,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单。

总之,研学旅行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只有解决“研的内容,学的方法,旅的地方,行的途径”等实质性问题,才能远离传统课堂的说教灌输,真正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把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马希良. 研学旅行的现实教育意义在哪里[J].《教师教育论坛》,2017(04).

[2] 张成. 立足学生实际,精心开展研学旅行[J].地理教育,2015(03).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任务主题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