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2020-10-09张晓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名将朝代周瑜

张晓明

中外历史跨度大,时间长,浓缩在6本书内,由于课时限制,有些历史老师对某些知识点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样就缺失了历史原本的味道,久而久之,历史课变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弥补常规课堂的遗憾呢?开设历史选修课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在本文将略谈选修课对中学历史课堂的辅助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魅力

开设历史选修课,教师可以细讲某一段历史,从而让这段历史更加丰满有趣。我在讲授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整理了中国古代历代名将,开设了《中国历代名将解析》选修课,让学生走进英雄豪杰们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传奇,引发学生对某些历史现象、规律进行思考。我在讲中国近现代史时,开设了《黄埔军校的将帅们》选修课,丰富了北伐、抗战、内战这一时期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在讲授世界史时,我开设了《大国趣谈》选修课,将世界上一些大国的历史串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设历史选修课时,我不拘泥于课标的框架,和学生们自由交流,使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去收集我们将要介绍的那位名将的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战争中的,不必长篇累牍,能说出一两点即可。任务比较简单,学生操作起来就比较容易。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心的过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通过历史选修课的学习,他们感觉到学习历史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对历史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感情是可以转移的,因为爱历史,所以在常规的历史课堂上他们也变得活跃而积极,历史学得越来越好。

二、解决学生的困惑,使他们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纵观中国古代史,学生经常会对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感到迷茫,理不清头绪。我在讲述这一段历史时,首先让他们画出南北朝的朝代更替图。

学生立即查书,熟悉朝代更替,绘制成图。其实这也是一个知识的再巩固过程。接着,我让他们在这众多的朝代中找出一位自己感兴趣的名将进行介绍,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按照朝代的顺序依次上台介绍。因为是学生感兴趣的名将,所以他们查起来更为细致全面。在查找历史人物的时候,他们会对那个朝代的特点、帝王的统治有全面的了解,从而理解了王朝更替频繁的原因,也理解了普通百姓对统一的渴望。我们常说“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一个历史人物的经历往往折射出一个朝代的特点,认识了这个人物,我们就大致了解了这个朝代的特点,而不至于陷入迷茫之中,理不清头绪。

三、将历史教材与选修课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选修课可以作为初中历史课堂的延伸,但如果把二者有效结合起来,那么产生的效果必然是绝佳的。为此,我试着把初中历史教材和选修课内容相结合。例如,教材内容介绍赤壁之战时,关注的是孙刘联合,大败曹操,自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过程非常简短,因此学生对赤壁之战的认识不是通过历史教科书,而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历史真是如此吗?周瑜是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之人吗?周瑜当真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是诸葛亮還是周瑜?等等。在讲“风儒雅将——周瑜”时,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一一弄个明白。原来周瑜是“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维护正统,因为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智慧非凡,才德卓越,贬低了周瑜。这也告诉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基于正确的史事,虽然有人把历史比喻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历史讲究“求真”,它和文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大家要在众多的资料中做到辨伪取真,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完善常规历史课堂,还要利用好历史选修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选修课成为初中历史课堂的好帮手。

猜你喜欢

名将朝代周瑜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猜朝代
朝代谁也不服谁
朝代谁也不服谁
初唐名将
清初名将鳌拜
“名将之花”被击毙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