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的新浪漫主义音乐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

2020-09-30

乐器 2020年9期
关键词:帕格尼尼尼诺夫拉赫玛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是拉赫玛尼诺夫晚年十分重要的钢琴与乐队的作品。作品从不同方式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新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一、悠长、宽广的俄罗斯音乐旋律

拉赫玛尼诺夫的旋律特点是优美、流畅,且极具个性。鲍里斯·阿莎耶(Bories Assafjew)对此有过这样的评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最精彩、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那如歌般悠扬婉转的旋律。这完全是一种独特的拉氏风格,不拘泥于任何乐理,不受任何常规手法的限制,浑然天成,天衣无缝。”[1]他自己曾经说过:“大作曲家永远首先关注音乐中的主导因素——旋律,旋律是整个音乐的主要基础,因为完美的旋律就意味着产生它的和声外形……旋律的独出心裁——就这个词的最高意义来说,这是作曲家的首要目标,如果他不能创造出长期存在的旋律,那他掌握作曲技巧也就没什么希望了。”[2]正是由于他如此重视音乐中的旋律塑造,所以才塑造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中让人记忆犹新的优美旋律。

不仅如此,拉赫玛尼诺夫对旋律的塑造还十分注重民族性。他曾说到:“我是一个俄罗斯作曲家,生于斯,长于斯,它塑造了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人生之路的基调。既然我的音乐是我的性格缩影,那么它必定也是俄罗斯民族、俄罗斯音乐的缩影。”[3]他塑造的旋律也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气息宽阔、悠长的特点。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中“爱的主题” 旋律就充分表达了俄罗斯茫茫大草原一望无际、宽广的特点。“爱的主题”其旋律形态是典型的拉赫玛尼诺夫“螺旋式”旋律,即以某个音为中心,在较窄的音域内反复地摸索萦绕产生一连串拱形的旋律形态(谱例1)。由谱例1可以看出,“爱的主题”是帕格尼尼原曲主题旋律的倒影,是拉赫玛尼诺夫对帕格尼尼主题旋律的继承与发展。质朴而平和的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之后让位给弦乐,是拉赫玛尼诺夫将逐步增长的热情发展为浪漫激情的颂歌,歌颂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以及无限的思念之情。

谱例1 拉赫玛尼诺夫“爱的主题”与帕格尼尼主题旋律

二、阶梯式级进音程引出“末日经”

“末日经”(Dies Irae,又作“愤怒的日子”或“最后的审判”等)是13世纪初期的一种“继叙咏”(Sequence),也是现存天主教仪式的五种继叙咏之一,并被用作安魂弥撒的一部分。《末日经》的旋律采用古老的格里高利素歌(Gregorian Chante),唱词相传是塞拉诺的托马斯(Thomas de CelaNo,?~1256?)所做。[4]“末日经”曲调简朴,性格庄严肃穆,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氛,被认为是描写死亡和死亡的恐怖,因此被语义化地象征着“死亡”的主题,勾画出世界末日审判的森严和庄重。

拉赫玛尼诺夫是引用“末日经”次数最多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交响诗《死亡岛》《第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第三交响曲》以及绝笔之作《交响舞曲》等都可以找到“末日经”的音调。人们称拉赫玛尼诺夫是“恐惧和悲惨的歌唱者”“悲剧型的悲观主义者”“无限悲怆——没有一丝希望,无可挽回的命运的劫数……”[5]事实上,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主题并不代表他悲观主义倾向。他引用“死亡”主题是为了揭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默然,将被社会所异化的人格,被社会扭曲的心灵,用音乐将美好事物的毁灭展示在人们面前,以其悲剧性力量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邪恶的憎恶,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死亡”主题的深刻底蕴。

拉赫玛尼诺夫晚期创作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就将帕格尼尼原曲与中世纪的教会圣咏“愤怒的日子”的主题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死亡的哲理性思考。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多个变奏中出现“末日经”,预示魔鬼形象的出现。“末日经”在旋律形态上主要是由二度级进音程构成,不时呈现向下的倾向,辅以连续的上下模进,使得旋律成“向心式旋法”的“阶梯”状外形。“下行小二度进行”具有某种语义化含义,是悲伤、叹息和哭泣的象征。“向心式旋法”中心音的反复回归运动则表现一种犹豫、徘徊的心理。两种语言都具有某种伤感的情调,表达其看不到社会光明前景的惆怅和思念祖国的忧郁感情。

三、节奏的创新使用

拉赫玛尼诺夫在继承了帕格尼尼多样化节奏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对节奏进行创新。比如,让钢琴连续弱拍进入、变换节拍、长时间地切分使用等方式,丰富音乐情绪,烘托音乐气氛,增强戏剧性的音乐效果。

1.钢琴与乐队交错,钢琴连续弱拍进入,制造恐怖气氛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是一首以钢琴与乐队形式创作的变奏曲,也被称为拉赫玛尼诺夫《第五钢琴协奏曲》。由于作曲家强调钢琴与乐队的比例关系,因而其钢琴协奏曲被人们称为“钢琴交响乐”。

例如,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变奏9(谱例2)中,钢琴总是在乐队三连音的第三拍进入,即用乐队的低音构成强拍,用钢琴的高音构成弱拍。钢琴的持续弱拍进入,好像魔鬼鬼鬼祟祟地出现在阴暗的森林中,音乐情绪阴森、恐怖。持续三小节的钢琴弱拍进入,造成强烈的不稳定感与戏剧冲突,预示着某个未知情况即将发生,剑拔弩张的音乐紧张情绪一触即发。

谱例2 拉赫玛尼诺夫变奏9

不仅如此,拉赫玛尼诺夫在变奏16中,利用乐队pp的力度营造阴森可怕的音乐氛围。钢琴第五小节的弱拍进入,并与后面两小节构成类似切分的节奏音型,表达神秘、诡异的音乐氛围,音乐似乎在描述帕格尼尼同魔鬼如何签订出卖自己灵魂的死亡契约。

2.同一变奏连续变换节拍,增强音乐戏剧性

变换节拍指的是乐曲中各种不同节拍的先后交替出现。节拍可分为二分性节拍和三分性节拍。二分性节拍,是以二等分的规律来划分节奏韵律;而三分性节拍是以三等分的规律来划分节奏韵律。

以二分性与三分性节拍划分规律为依据,笔者将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中的变换节拍分为两类进行分析:其一,在前后节拍拍速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做二分性与三分性节拍的交换。如《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变奏10使用3/4拍与4/4拍的交替变换。3/4拍的强弱韵律是强、弱、弱;4/4拍的是强、弱、次强、弱,节拍重音的不规则出现,造成不相同的节奏律动动力。同时,三分性3/4拍与二分性4/4拍的节拍相互交替,造成鲜明的节拍对比效果。拉赫玛尼诺夫在变奏10用钢琴低音双八度再次奏出低沉、阴冷的“末日经”主题,犹如凶狠的魔鬼迈着沉重的步子向帕格尼尼走来。音乐进行到第10小节,拉赫玛尼诺夫用3/4拍与4/4拍小节拍数上的交替变换,表现跌宕的音乐效果,塑造出魔鬼与帕格尼尼搏斗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的音乐场景。

同样,在变奏15的中段,拉赫玛尼诺夫用了一小节的2/4拍,立即又变换回原来的3/4拍,短暂的二分与三分性的变换节拍表达音乐情绪的间歇与转换。变奏15有如帕格尼尼向魔鬼显示自己疯狂的技巧,在短暂的间歇后,帕格尼尼将自己不羁的音乐情感宣泄到极致。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中变换拍子的第二类是:在单位拍时值保持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拍数紧缩一倍变换。如《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变奏21(谱例3)的2/4-4/4拍及变奏17的6/8-12/8拍。变奏21的2/4-4/4拍的单位拍时值相同,每小节均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只是在小节拍数上缩小一倍,并且在变奏21中,音乐用紧缩一倍的2/4拍将不可抑制的音乐情绪一次次地推向高潮。由于2/4拍较4/4拍稳定性强,因此,拉赫玛尼诺夫利用2/4-4/4变换节拍表达稳定-不稳定-稳定的音乐情绪,推动音乐向前发展。同样地,变奏17在后段乐谱上有一小节渐慢(rit)、渐弱(dim)标记,拉赫玛尼诺夫利用6/8拍较12/8拍单位拍时值相同,在拍数上缩小一倍的特点,用一小节特殊的6/8拍做渐慢、渐弱处理,转变音乐情绪,推动音乐继续向前发展。

谱例3 拉赫玛尼诺夫变奏21

3.切分节奏的连续使用

拉赫玛尼诺夫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变奏12(谱例4)中,连续八分音符与后十六使用,造成音乐“短-长-短”的切分节奏效果。这一音乐片段被称为具有女性形象的旋律音调。连续切分节奏的使用在勾勒出音乐的摇曳、不稳定性背后,隐含着一种独具意味的美感。混合着木管在低音奏出悠长的意大利旋律即d小调的分解属和弦旋律,连续切分在上方有如典雅的少妇衣着石榴裙,跳着轻盈的小步舞曲。音乐峰回路转,饶有趣味,表达优美的音乐情绪。

谱例4 拉赫玛尼诺夫变奏12

同样地,在帕格尼尼变奏19中,在魔鬼面前炫耀其疯狂技巧的时候,变奏20(谱例5)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凝重、紧张。拉赫玛尼诺夫在变奏20使用的切分音型充满动感,通过音乐的扩张与紧缩,使音乐形成强大的张力与不稳定性。正是如此,变奏20在跨小节连线与切分节奏的结合下,使得原本规整的小节线变得模糊,音乐具有强烈的动荡性,推动不稳定、紧张激烈的音乐情绪持续向前发展。

谱例5 拉赫玛尼诺夫变奏20

拉赫玛尼诺夫在旋律上用悠长、宽广的俄罗斯音乐旋律,抒发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之情,插入使用阶梯式级进音程引出“末日经”,以表现悲剧性音乐情绪。在节奏上拉赫玛尼诺夫利用创新节奏,增强音乐的戏剧性效果。以上创作技法十分鲜明地展示了拉赫玛尼诺夫的“新浪漫主义音乐”的特色,他将20世纪创新手法与回归调性、强调旋律相结合,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优秀的经典之作。

注释:

[1]【德】安德烈亚斯·魏玛著,陈莹译,《拉赫玛尼诺夫》,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161页。

[2]【俄】M.阿兰诺夫斯基编,张洪模译,《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3]【德】安德烈亚斯·魏玛著,陈莹译,《拉赫玛尼诺夫》,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161页。

[4]胡杨,《与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3有关的一些特点》,《黄钟》,2002年第1期。

[5]《外国名作曲家研究<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转引自:赵馨,《论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主题》,《黄钟》199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帕格尼尼尼诺夫拉赫玛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演奏失败的原因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谈帕格尼尼小提琴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传奇女飞行员“逃美”激怒阿富汗
浅析拉赫马尼诺夫《悲歌》的音乐风格
帕格尼尼“另类”教学法
帕格尼的爱与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