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氯化锶治疗肺癌骨转移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2020-09-30高勇强吴飞鹏郑贤东李娇霞吴琪燕邓志勇周友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白细胞外周血红细胞

高勇强 ,吴飞鹏,郑贤东,李娇霞,吴琪燕,刘 超,邓志勇,陈 婷,周友俊

(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核医学科,云南昆明 650051;2)云南省肿瘤医院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云南昆明 6501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加重,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被诊断出来。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015 年全球因肺癌死亡人数约为169 万人[1]。据最新2019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然位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2]。且其发病隐匿,约1/3 的患者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而无原发癌的表现,在此之前,患者可无临床症状,甚至带瘤生存数月至数年,约50%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3]。对于单一或局部的骨转移而言,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化疗、外部放射疗法、双磷酸盐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等。但是,对于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当外部放射疗法不能取得良好疗效,内分泌的止痛药物不能完全镇痛,化疗不敏感等情况时,骨靶向性放射性药物治疗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应用较广泛的就是89Srcl2。89Srcl2 已经在前列腺癌[4]、乳腺癌[5]、肺癌[6]、结直肠癌[7]、肾癌[5]等 多 种 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取得了显著地疗效,缓解骨痛的反应率达到60%~90%。但是有相关报道指出,89Srcl2治疗可能会引起部分患者外周血象下降。旨在分析89Srcl2治疗对肺癌骨转移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以及随着累积治疗剂量的增加,患者外周血象的变化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从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首次行89Srcl2治疗的肺癌骨转移患者入组60 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3~74 岁,其中女性17 人,男性43 人;自2014 年4 月至2019 年10 月,选取累计行89Srcl2治疗3 次且符合上述入组标准的肺癌骨转移患者,共计19 人入组,具体如下:患者年龄范围为42~72 岁,其中女性4 人,男性15 人。所有患者检查或抽血前均已告知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上述患者的原发灶诊断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所有患者的骨转移经CT 和(或)X 片和(或)ECT骨显像和(或)活检等所证实,并且99mTc-MDP 骨显像证实骨转移病灶处有浓聚。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血象指标必须满足: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血红蛋白>90 g/L。

1.2 给药方式

所有患者均经静脉给药,每次每例患者给药剂量均为4 mCi。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for Windows 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89Srcl2治疗前1 周、治疗后1 个月的外周血象随着治疗剂量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结果记录为均数±标准差()。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 法,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首次89Srcl2 治疗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患者的外周血象(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计数在首次89Srcl2治疗后1 个月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白细胞由治疗前6.33±0.25 降低为5.48±0.1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红细胞由治疗前4.77±0.7 降低为4.67±0.6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由治疗前210.67±7.20 降低为189.30±6.5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红蛋白由治疗前138.48±2.07 降低为136.45±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患者的外周血象计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均有所恢复,与治疗前水平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累积剂量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随着治疗次数(即累计剂量)的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差值也越大,即随着治疗累计剂量增加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更明显。白细胞首次治疗前后下降了0.58±0.12,第2 次治疗前后下降了0.77±0.10,第3 次治疗前后下降了0.98±0.14,并且,第3 次治疗前后下降的差值与首次治疗前后下降的差值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首次治疗前后下降了0.12±0.10,第2 次治疗前后下降了0.17±0.11,第3 次治疗前后下降了0.27±0.07,3 次治疗前后下降的水平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首次治疗前后下降了26.11±2.01,第2 次治疗前后下降了22.95±2.92,第3 次治疗前后下降了20.16±2.10,并且,第3 次治疗前后下降的差值与首次治疗前后下降的差值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首次治疗前后下降了4.11±2.67,第2 次治疗前后下降了3.79±2.01,第3 次治疗前后下降了3.58±3.26,3 次治疗前后下降的水平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首次89Srcl2 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象变化()Tab.1 Peripheralblood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89Srcl2 treatment ()

表1 首次89Srcl2 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象变化()Tab.1 Peripheralblood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89Srcl2 treatment ()

与治疗前1 周比较,*P<0.05,**P<0.001。

表2 累计剂量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Tab.2 Effect of cumulative dose on peripheralblood of patients ()

表2 累计剂量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Tab.2 Effect of cumulative dose on peripheralblood of patients ()

与首次治疗相比,*P<0.05,**P<0.01。

3 讨论

89Srcl2治疗在前列腺癌[4]、乳腺癌[5]、肺癌[6]等多种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均可获得显著疗效,但是,治疗后在部分患者中可能出现短暂的轻度骨髓抑制。Tomblyn[8]进行的研究显示骨靶向性放射性药物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短暂的骨髓抑制,其中血小板减少症是最常见的形式,血小板计数通常会降低40%~60%,并且,在大多数患者中,只会导致Ⅰ~Ⅱ级血液学影响。Liepe 和Kotzerke[9]进行的研究中,比较了多种骨靶向性放射性药物治疗骨转移性疼痛的功效和毒性,结果示89Sr 治疗后疼痛的缓解率为72%,15%的患者可以停用止痛药且痛感消失,治疗后12 周KPS 评分从70±10%增加到78±14% (P=0.15),并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仅出现了8 名(10%)Ⅰ度、2 名(2%)Ⅱ度和1 名Ⅲ度血小板减少,2 名Ⅰ度、1名Ⅱ度白细胞减少,并且,上述血液学毒性在12周内基本恢复正常。Turner[10]等对93 名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的89Srcl2 治疗后的研究表明,经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其中10 名患者出现了骨髓抑制。据Zenda 等[11]的研究显示,其纳入了54 例骨转移经89Srcl2治疗的患者,其中包括26 例患有前列腺癌/乳腺癌,8 例肺癌,6 例头颈部肿瘤,6 例结直肠癌和8 例患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经89Srcl2治疗后,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1.2%和34.6%,不仅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患者生存质量也明显改善了,治疗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6 例患者出现了3~4 级贫血。据研究显示,89Srcl2治疗后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对血液学的影响,在12%~80%的患者中白细胞计数下降11%~65%,在29%~80%的患者中血小板计数下降约29%,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最低点出现在给药后5~8 周,10~16 周后基本恢复,对红细胞的影响较小[12]。Liu[13]等的研究示在完成随访研究的10 例多发骨转移患者中,仅有4 例在89Srcl2治疗后1 个月出现Ⅰ~Ⅱ级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低,并且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后3 个月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单次治疗的60 名患者中,研究表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在治疗后1 个月分别下降了13.42%、2.09%、10.14%、1.47%,外周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的更为显著。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外周血象计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均有所恢复,与治疗前一周水平相近。在单次治疗的患者中,此次研究结果与国内外专家报道相吻合,说明89Srcl2骨靶向性放射性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单次89Srcl2治疗后可能会引起部分患者的轻度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降低,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在重复治疗的患者中,随着治疗次数(即累计剂量)的增加,部分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会显著降低,笔者推测随着累计治疗剂量的增加,会增大患者外周血受损的风险。

89Srcl2治疗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肾癌等多种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已经证实具有显著疗效,但是治疗后会引起部分患者轻度骨髓抑制。本课题探究了89Srcl2治疗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但是肺癌骨转移使用89Srcl2重复治疗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本研究仅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数据丢失造成样本量较小,所以得出的结果只能代表累计剂量短期内对外周血象的影响,今后将继续努力,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希望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白细胞外周血红细胞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白细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