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缝合方式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0-09-30赵瑞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3期
关键词:胆总管胃肠功能住院

赵瑞海

(内蒙古牙克石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牙克石)

0 引言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等,此病的发生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1]。且经临床研究表明,胆囊结石患者中还有一定几率存在胆总管结石[2]。因此,在面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稳步发展,出现了多种的微创治疗方法,并且在缝合方式上,选择不同的缝合方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各不相同[3]。本文则是对比分析不同缝合方式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患者70例,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患者均出现右上腹疼痛的症状,但无上腹手术史,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45±8.24)岁,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5例;研究组有男19例,女16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平均年龄(63.24±9.33)岁。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显示,其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了腹腔镜手术后,选择对应的胆总管一期缝合方式,即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吸收线连续扣锁缝合,研究组患者则在缝合上采用Quill免打结缝合线。(1)可吸收线连续扣锁缝合。医生需要在腹腔镜下进行全层胆管黏膜对黏膜的连续扣锁缝合工作,采用自上而下方式,针距2 mm,边距1 mm,每一针缝毕即收紧并进行扣锁,依次工作,直至缝合完全,最后回到起点缝线处做最后的缝线打结。打结完成后还需用小方纱轻压检查缝合处是否出现渗漏。(2)Quill免打结缝合线。医生需要在腹腔镜下进行全层胆管黏膜对黏膜的连续扣锁缝合工作,采用自上而下方式,针距3 mm,边距2 mm,先进行缝合工作,当缝合完成后,开始收紧缝线,收紧完毕即为缝合完毕,最后则需要用小方纱轻压检查缝合处是否有渗漏现象。

1.3 疗效标准

比较两个小组患者的胆总管缝合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同时对两小组患者术后并发的切口感染和胆漏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胆总管缝合、胃肠功能恢复、住院的时间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胆总管缝合、胃肠功能恢复、住院的时间进行比较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在这三项时间的表现上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胆总管缝合、胃肠功能恢复、住院的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胆总管缝合、胃肠功能恢复、住院的时间比较(±s)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5 9.87±3.25 2.15±0.47 8.12±2.33对照组 35 16.18±6.54 3.52±0.82 9.87±3.69 t 5.111 8.575 2.372 P 0.001 0.001 0.020组别 例数 胆总管缝合时间(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d)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和胆漏的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上,传统的手术方式已有十分雄厚的经验基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稳步提升,微创治疗得到大力开展,而相对传统手术而言,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4-6]。因此,在当下的治疗上,得到了医生的大力支持,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使用[7-8]。同时,在手术缝合方式选择上,医生在对胆总管一期缝合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以希望得到最佳的缝合方式。且比起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不存在意外拔管的风险,且具有较短的手术和住院时间、费用低和术后患者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小等的优势。

据临床研究可知,胆漏是胆总管探查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其的出现与否也和胆总管一期缝合效果评价有着直接联系。同时这也说明胆管壁缝合技术对胆漏现象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对不同的缝合方式进行有效对比以选取最佳缝合方式则显得很有必要。研究显示,可吸收线连续扣锁缝合和Quill免打结缝合线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中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是相对来说Quill免打结缝合线由于缝合时间较短,使得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时间较少,因此,其更具有优势。同时,在使用Quill免打结缝合线的手术医生上,选择技术掌握度高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就能得到更佳的手术效果,使患者术后恢复加快,不仅能减轻自身疼痛,还能减轻自身的经济压力,值得临床大量运用。本研究也显示,使用Quill免打结缝合线的研究组在胆总管缝合、胃肠功能恢复、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表现上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中,采用Quill免打结缝合线比起可吸收线连续扣锁缝合能够获取更佳的操作体验和术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胃肠功能住院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妈妈住院了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