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兵家必争之地

2020-09-29郭晔旻

领导文萃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井陉娘子太行山

郭晔旻

太行与“八陉”

巍巍太行,是中国中部雄起的一座大山。它从黄河以北的怀州(今河南济源市)起始,向北一直到达长城脚下的幽州(今北京市),绵延千里,纵跨了京、晋、冀、豫四省市。

从地质上看,太行山是因地壳变动断裂形成的,道路稀少,只有一些羊肠小道可以通行,极有利于凭高控险,设置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太行山是兵家必争之地,很大程度上是就这些孔道而言的。太行山脉共有8处这样的通道,史称“太行八径(陉)”。从北到南分别有军都陉、飞狐陉、蒲阴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和轵关陉。

“太行八陉”身为晋、冀、豫三省交通咽喉,自然成为古代军事防御与进攻者眼中的战略要冲。对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政治、军事势力而言,太行山固然都很重要,但相对而言,西侧的山西地势高峻,而东侧的河北、河南则地处平原。自河北逆势仰攻山西较难,而自山西东下太行却较易。因此,在战争年代,谁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掌握了从山西东进河北与南下河南的控制权,以俯瞰的姿态傲视华北平原。

古来征战多

早在战国时期,太行陉便是秦军东出函谷关击赵,进逼赵都邯郸的重要军事通道。著名的说客苏秦就曾向赵肃侯分析,若“秦甲渡河逾漳,据番吾,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军只要能渡过黄河,越过天井关,抢先占据并控制太行陉,则兵锋即可直指邯郸,赵国首都便岌岌可危了。果然如其所料,后来秦军大举攻赵,其战略部署正是首先占领上党,打通太行陉,随后再东下邯郸而灭赵——天井关沿太行陉往北过晋城、高平,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的古战场。

大而言之,在宋以前,太行山一带的战事,主要集中在包括太行陉在内的“南四陉”。这是因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特别是洛阳与长安(今陕西西安)。当然,这个情况也并非绝对。世人皆知的“背水一战”的典故,就出自楚汉战争中的井陉(属“北四陉”)。

宋代之后,太行山的战事焦点转移到了“北四陉”。其原因很简单,地理位置靠北的北京成为元明清三代帝都。“北四陉”或成为正面进攻京都之路,或成为侧翼迂回京都之道,其战略地位愈显重要。

倒是井陉的军事价值不见褪色。究其原因,在于太原。太原(古称晋阳),是太原盆地的重心,也是整个山西的重心。它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于防守一方。其西面是吕梁山的层峦叠嶂,吕梁山外侧更有黄河环绕,古往今来的外敌很少选择在这个方向用兵。太原的南、北两面,又都有名城重镇为屏藩。北有大同与雁门关,西南有临汾,东南则是上党。井陉虽极尽险峻,“车不能方轨,骑不得成列”,从河北平原仰攻殊为不易,终究也是一条用兵路线。

现代硝烟急

井陘不仅是古代兵家争夺之焦点,进入20世纪后,这里的硝烟依旧不曾散去。也是因为此地军事地理价值太过巨大,与井陉口隔山相对,还有一座“娘子关”。从军事地理角度看,娘子关控制着晋冀两省的中部通道,出井陉口往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过娘子关往西,再无高山阻隔,三晋门户洞开。从井陉口到娘子关,绵河曲曲流过,两岸山高崖陡。而娘子关城筑在绵山山腰,背倚陡崖,下临绵河深谷,形势十分险要,历来被视作“三晋之门户”“京畿之屏障”,假使有一方强兵屯驻,另一方便插翅也难以逾越了。民国建立之后,山西政权落入阎锡山手中。此人以“山西王”自诩,一度宣称“兵队不出晋省一步”,一门心思做着割据美梦。到了1927年6月,阎锡山宣布加入“北伐”,与盘踞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开战。偏偏晋军不堪一击,与奉军接战一触即溃,只能撤回山西,在娘子关到雁门关绵亘数百里的阵地上,凭借要隘险关,连续击退了对方组织的几次大的进攻,把奉军30万之众拒之“省门”之外。

近现代,娘子关作为战略要地,只要晋、冀两省有战事,几乎必成双方争夺的重点。抗战爆发后,被认为“形势最为完固”的山西,成为华北正面战场的焦点所在。1937年10月,日军占领华北大片地区后,急于吞并山西。在阎锡山与他的军队撤离太原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却在挺进敌后,并在太行山腹地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在八路军发起的举世瞩目的“百团大战”中,娘子关再次成为战场,并拉开了百团大战的序幕。当时,八路军的10多个团向正太铁路(石家庄—太原)沿线发起进攻,娘子关至平定一线战斗尤为激烈。1940年8月20日深夜,八路军一部分主力攻占娘子关,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在于充分利用了这里的地形。

1939年11月初,日军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扫荡”,妄图寻歼我主力。八路军在靠近蒲阴陉中的紫荆关的黄土岭战斗中,以机动伏击,将从北面进攻的日军总指挥阿部中将及其部下900余人全部击毙,令日军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回首既往,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抗日战争这2000多年间,太行山上烽火时燃,干戈不息。尽管朝代一再更替,而太行可资依恃之险始终未变。在抗日战争中,太行山区还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其中,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故事发生地狼牙山,就屹立于易水河畔,紫荆关的南面,因山势险峻、状如狼牙而得名。1941年9月,八路军的五勇士凭着五支步枪和手榴弹,牵制了日寇3000多兵力,激战整整两天,击毙击伤日军数百人,最后纵身跳下悬崖。巍巍太行山,目睹了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的崇高气节。

(摘自《世界军事》)

猜你喜欢

井陉娘子太行山
井陉地望考辨
新时代井陉拉花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河北民间舞蹈井陉拉花在高校推广与传承的策略研究
三娘子的饼
庆祝《娘子关》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花鸡娘子
太行山(外二首)
驴声驴影三娘子
水与战争之三 井陉之战
太行山上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