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工程期保险采购实务分析与探索

2020-09-29谢文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海缆保险市场保单

谢文博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1 海上风电工程建设期风险特点

海上风电场建设属于高风险作业类型。相比陆上风电场施工,海上作业处于无遮挡的水域中,环境更为复杂,在建造过程中,作业面有限、设施相对高度集中,作业中存在大量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1],作业环境的恶劣为事故的应急救助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和高昂的费用,使海上风电场建造具有很大的风险。海上风电场建造的高风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然灾害、海洋水文风险因素

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风浪将导致在建风机叶片、塔筒、基础损坏;设备运输船舶及运输设备损坏;过往船舶、施工船舶跑锚引发风机及海缆损坏,海上漂浮物撞击在建风机基础。

1.2 场地环境因素

场地环境因素导致的风险主要包括:(1)地质条件。由于地质的复杂性,会引发各类意外事故,尤其在基础施工时,如特殊的地质灾害,如浅层气、活性断层、沙波、不规则基岩等。(2)施工场地。海上作业施工受风、浪等影响较大,且作业面有限、作业时间也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原有海底管线等设施可能会受到影响。(3)海上交通。海上运输的风险,作业海域船舶与标的物碰撞风险,渔网、走锚等对于海缆的风险;邻近航道、施工航道影响。(4)码头。由于意外事故导致码头损坏引发的各类等待、延期租用等费用增加[2]。

1.3 施工过程风险

施工过程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1)施工难度大。大件、重件吊装,整台风机质量可能超过400t,加上吊具等整体起吊质量可能超过700t,起吊高度超高;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复杂、海缆敷设施工工艺要求高。(2)施工设备风险。海上风电施工需要使用大型、专用设备,如打桩锤、吊装船等,设备集中且使用费用高,施工机具的可靠性尤为重要。维护保养不足和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施工设备在作业过程中损坏,进而导致在建工程受损,重置费用高昂。(3)施工经验缺乏。相比于陆上风电,目前海上风电的施工技术积累尚处于前期,设计及施工单位对海上风电专业建设经验欠缺,当海上风电由浅海发展迅速扩张至深海,施工经验与设计能力面临巨大考验。(4)重置成本高。海上施工重建修复费用比较高,甚至远高于原建造成本。

此外,风机设备风险、供应链中断及延误风险、第三者责任风险相对陆上风电更为集中及突出。

保险是风险转移的有效手段,针对海上风电的风险特点,海上风电保险采购也呈现不同的特色。

2 海上风电保险及工程保险

2.1 海上风电风险转移——保险

对于项目业主,建设期保险方案的险种构成主要取决于项目业主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状况以及项目业主的保费预算情况。其中,在工程建设期间风险转移的过程中,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是保险计划的核心。其主要承担项目建设期间,因保险责任内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及工人、技术人员的疏忽、过失等原因造成的保险工程项目物质损失及列明的费用,以及在工地施工期间内对第三者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而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3]。

2.2 工程期工程保险介绍

对于海上风电工程期工程保险,国内外在承保险种上存在差异。国内之前的海上风电(如东海大桥)项目主要通过传统的安装工程一切险(EAR)进行承保,类似于陆上风电项目;国际上,针对海上风电建筑安装工程保险,主要通过WINCAR/WELCAR 保单进行承保,WINCAR/WELCAR 保单是专门针对海上建筑工程的保单,目前国际保险市场产品有限,并以欧洲保险市场为主要提供者。针对海上建筑工程特点,WINCAR/WELCAR 保单涵盖许多费用形态保险,并设定分项保险金额,规范补偿额度,说明如下:

1)一般适用的条款:(1)损害防止费用条款;(2)残骸与废弃物清除条款;

2)适用于海上货物保险的扩展条款:(1)共同海损与施救费用条款;(2)转运费用条款;(3)额外费用条款;

3)适用于海上工程的扩展条款:(1)等待费用条款;(2)离岸工程取消费用条款;(3)测试、漏隙与损害搜寻费用条款。

其中,等待费用需要进一步说明,等待费用通常涉及海上风力发电工程之工作船租金问题,由于该种船舶租金非常昂贵,如发生意外事故而产生迟延致原工作期间延长,因而导致租金费用不菲,此种情况被保险人可以使用费用类条款在限额之内提出索赔。

WINCAR/WELCAR 在针对海上工程扩展各类费用保障的同时,对被保险人的风险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并在保单中以保证条款的形式出现,作为限制性条款,即海事检验人条款。对于重要阶段,必须由指定的海事检验人进行风险查勘及检验,风险查勘报告也是未来可能出险理赔的依据。在欧洲,目前已经形成了专业的海事检验人公司服务于各类海上工程项目,但即便如此,欧洲海上风电的赔付依旧可观。

2.3 欧洲海上风电保险赔付与风险管理

根据数据统计(2010—2015 年),欧洲保险市场海上风电项目在建造期的赔付金额已经超过1 亿英镑,平均每个赔案的金额达到185 万英镑,海上风电场的单一赔案金额较大,在欧洲没有台风等巨大灾害的情形下,其最大的赔案金额已超过2 000 万英镑。与此同时,海缆的事故超过50%,经对75 个海缆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海缆受损原因为施工工艺、其他外来机械破坏、风暴和电气原因,有关海缆的赔案事故原因统计如图1 所示。

图1 海缆事故原因统计

海缆施工风险主要来自2 个方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及操作的意外事故导致的海缆受损,以及由于各类船只抛锚等外来破坏因素导致的海缆的受损。

由于海上风电建造风险大,对风险管理要求高,德国保险协会(GDV)组织保险公司并联合风电制造商和承包商的相关专家一起编写完成“海上风电工程作业守则”(OCoP),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揭示风险,同时采取措施消弭风险发生概率或降低风险。此外,业主、设计院、施工方明确各方职责,畅通沟通渠道,抓住海上短暂施工窗口期,保质保量完成海上工程建设。

3 国内海上风电工程保险采购实务

根据历次海上风电保险采购特点,针对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工程期采购安排分析如下。

3.1 立足国内外保险市场,尽可能多地释放承保能力

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承保能力有利于控制保费成本,通过信息披露和推广促使国内外保险市场尽可能多地释放承保能力。为达到该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操:(1)撰写完整的核保信息报告。完善的信息整合与披露,有利于保险公司合理的评估项目建设期风险,并给予合理的保险定价。(2)前往国内外主要保险市场及再保险市场进行路演,以增加保险市场与业主方的沟通,有助于业主方了解保险市场定价敏感点,并通过大量技术沟通与交流建立保险市场对国内新能源海上项目的信心。

3.2 充分分析国内工程期风险,作为保单设计基础并全额投保

实时跟踪并充分分析国内工程的风险特点,选用不同的保险安排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使用以安装工程一切险为主要保单设计基础,并结合欧洲保单WELCAR/WINDCAR 结合项目特征进行针对性设计,也可以使用WINCAR 保单删除限制性条款,并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充分沟通,以达到成本与保障的平衡,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展与赔案实时修正保单条款。

相比欧洲,我国台风的巨灾风险较高,巨灾全损风险概率虽然很低,但却无法排除,一旦发生巨灾事故,数十亿元的直接损失加上事后处理的成本,如此巨额损失对任何一家企业的财务安全都有极大的冲击性。为保证项目公司的财务稳健,建议考虑全额投保作为第一原则。同时,保险公司的费率计算基础也是考虑大数法则,即便设置一定的赔偿限额,由于全损的概率较低,费率也基本不会下降。

3.3 适度利用保险市场竞争,并组建共保体

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合理的策略,激发国内外保险市场适度竞争,有利于保险市场释放承保能力和降低保费采购成本,通过组织共保体进行承保实现风险分散。

4 中国特色的海上风电工程保险探索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处于前期积累期,无充足的承保理赔数据揭示风险。对于我国海上风电的保单保障、保险安排以及风险管理,仍需要各方进行长期的探索及努力。和欧洲海上风电相比,我国在场址特征、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呈现出中国特色的风险类型及统计数据,结合中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项目的摸索,对今后海上风电工程期保险采购提出如下建议。

4.1 建立中国特色海上风电的风控体系

目前,国内缺乏专门针对国内海上风电的风险控制体系,虽然德国有关方面组织发布了“海上风电工程作业守则”(OCoP),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编写方主要是保险公司和施工方,缺少需要业主与设计院的参与,风险高低的判断来自赔案统计较多,而非技术分析。对此,可以借鉴吸收,并通过国内外的项目实践,各方群策群力,逐步建立中国海上风电的风险控制的规范,例如,DNV 编写了海缆的作业守则,也可以作为风控体系的参考。

4.2 摸索中国的海上风电海事检验人机制

欧洲海上建筑工程保险WELCAR/WINDCAR 的保障范围广,并针对海上作业的特点,但其前提基础是海事检验人的机制,可以说海事检验人机制是海上工程保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专业海事检验人员的风险管理,督促施工方工艺实现设计要求,同时也给予了保险公司承保信心,有利于保险公司提高承保能力,提升业主安全管理水平。海事检验人机制是高风险海洋工程建造保险的特色,欧洲已经形成了专业的海上风电海事检验人,对于不同的施工阶段与施工工艺,有不同专业的海事检验人进行检验,如桩基施工、海缆施工等。

中广核如东风电项目在施工期间进行了一些尝试,组织了有关专家进行风险查勘,为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国内海上风电保险还属于初级阶段,海事检验人在国内仍属空白,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保险公司面临赔付及风险累积,保险公司存在不愿释放承保能力的可能,我国海上风电工程保险将面临承保能力不足的局面,届时,我国海事检验人机制将可能成为我国海上风电保险无法限制的条款。

4.3 建立共保体,设计符合中国特色的海上风电保单

国内海上风电处于快速发展期,工程保险对承保能力需求将持续增加,但是我国规划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区域,巨灾风险累积问题将阻碍承保能力的释放,需要通过再保险或共同保险进行风险转移和分散。目前,个别国内公司组建的松散的共保体组织与国内广大海上风电的需求相比仍显不足,类似于核共体的专业的海上风电共保体是否能够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海缆保险市场保单
考虑降损潜力及经济性的海缆选型研究
陆海段不等径海缆匹配方案与载流能力提升研究
110 kV海底电缆-架空线雷击过电压分析
浅谈海上平台间海缆末端抽拉工艺
全球再保险市场现状及特点分析
急用钱,试试人身险保单贴现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保险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与分析
人身保险理赔难分析
寿险保单贴现证券化探析
完善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