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菌中19种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代谢物

2020-09-29

分析测试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氟虫代谢物乙腈

沈 霞

(嘉应学院 梅州师范分院,广东 梅州 514087)

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丝状真菌的总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食用菌养殖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由于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具有密闭、潮湿和不见光等特点,虫害和菌害一直是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允许在生产中使用氟虫腈、阿维菌素、吡虫啉、除虫脲、拟除虫菊酯、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虫剂、杀菌剂来防治该类病害,但对最大残留量做了规定,如氟虫腈在蘑菇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 mg/kg,且是以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砜之和计[1]。目前中国登记用于食用菌的杀虫剂、杀菌剂品种与国外相比较少[2-3],食用菌生产中农药滥用的现象较严重[4]。农药的滥用不仅会造成对食用菌和产地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引起食用菌农药残留超标,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此外,对于部分农药[5-6],其代谢产物毒性比母体强,且两者的协同效应会使毒性增加[7]。因此,研究建立高效准确的同时测定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用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杀虫类、杀菌类农药残留的研究集中在环境、食品及水果等基质中,食用菌基质也有少量研究报道,但这类研究的检测对象主要以施用的原药为主,往往未涉及危害可能更大的代谢物[8-9]。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10-1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12]、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1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15-17]等。其中,很多杀虫剂、杀菌剂的代谢物由于性质稳定,不易被气化,需要衍生后才能用GC、GC-MS或GC-MS/MS分析,衍生化过程繁琐且重现性差;HPLC法操作简单,但检出限高,选择性差,且易出现假阳性;而LC-MS/MS法的适用范围广、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特别是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技术可大大提高选择离子的灵敏度,在痕量分析方面具有很大优势,适用于食用菌中低含量目标物的检测[9,18]。我国2016年发布的GB 23200.12-2016[19]和GB 23200.15-2016[20]相关标准,虽包含了氟虫腈、双甲脒等部分农药,但未包含其代谢物及百菌清、福美双、除虫脲等化合物。此外标准方法使用固相萃取柱净化,实验过程耗时较长。本实验通过优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方法以及液相色谱-质谱条件,建立了快速、通用的同时测定新鲜食用菌中19种常用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为食用菌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岛津LC-2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AB Triple Quad 550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美国AB Sciex公司);TurboVap LV氮吹仪(瑞典Biotage公司);KQ-500D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3K15 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Milli-Q超纯水器(美国Millipore公司);MS3涡旋仪(德国IKA公司)。

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砜、咪鲜胺、双甲脒、噻菌灵、多菌灵、福美双、马拉硫磷、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百菌清、除虫脲、乐果、灭蝇胺标准溶液(均为100 mg/L)购自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2,4,6-三氯苯酚(纯度大于99%)购自德国Dr.Ehrenstorfer GmbH;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盐酸盐(纯度大于98%)购自加拿大TRC公司。乙腈、丙酮(色谱纯)购自美国Merck公司;N-丙基乙二胺(PSA)、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石墨化炭黑(GCB)、0.22 μm聚四氟乙烯滤膜购自CNW公司;氯化钠、无水硫酸镁、柠檬酸钠、柠檬酸氢二钠(分析纯)购自广州化学试剂厂,无水硫酸镁使用前需在马弗炉中550 ℃烘干4 h。

样品:随机购买本地市售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草菇、木耳、银耳等新鲜样品共30种,其中平菇4种,香菇5种,金针菇5种,杏鲍菇(鸡腿菇)4种,草菇2种,茶树菇2种,木耳5种,银耳3种。取样前混合均匀。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混合标准中间液:分别称取或量取适量的待测物标准品或标准溶液,用乙腈-丙酮(体积比1∶1)配成单标储备液(20.0 mg/L);然后分别吸取适量的单标储备液,用乙腈稀释成混合标准中间液,其中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灭蝇胺、多菌灵、噻虫嗪、马拉硫磷的质量浓度为0.5 mg/L,乐果、除虫脲的质量浓度为2.0 mg/L,其余待测物的质量浓度为1.0 mg/L。

标准工作液:分别吸取10.0、20.0、50.0、100、200、500 μL的混合标准中间液,用空白基质提取液稀释定容至10 mL,得到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所有标准溶液均保存于4 ℃条件下。

1.3 样品制备与提取

1.3.1 样品制备将食用菌样品切碎混匀,均质成浆,装入洁净的容器内,于-18 ℃冷冻保存。

1.3.2 样品提取称取10 g均质后的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20 mL乙腈,然后加入4 g无水硫酸镁、1 g氯化钠、1 g柠檬酸钠、0.5 g柠檬酸氢二钠,盖上离心管盖,涡旋1 min,振摇提取5 min后,4 200 r/min离心5 min。吸取6 mL上清液加至装有500 mg无水硫酸镁、40 mg PSA及40 mg C18的15 mL塑料离心管中,涡旋混匀1 min,4 200 r/min离心5 min,准确吸取2 mL上清液于10 mL试管中,40 ℃水浴中氮气吹至近干。加入1 mL 20%乙腈水溶液复溶,经0.22 μm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后,待测定。

1.4 检测条件

色谱柱:Shim-pack XR-ODS液相色谱柱(2.0 mm×100 mm×2.2 μm);柱温:30 ℃;进样量:5 μL;流速:0.3 mL/min;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梯度洗脱程序:0~3 min,80% B;3~6 min,80%~20% B;6~9 min,20% B;9~9.5 min,20%~80% B;9.5~12 min,80% B。

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和ESI-同时扫描);数据采集:多反应监测(MRM);喷雾电压:5 500 V;离子源温度:400 ℃;雾化气压力:0.345 MPa;辅助气压力:0.414 MPa;气帘气压力:0.138 MPa;去簇电压:80 V;碰撞室出口电压:10 V。19种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母离子、定性定量离子和碰撞电压见表1。

表1 19种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代谢物的质谱参数Table 1 MS parameters of 19 insecticides,fungicid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2 结果与讨论

2.1 检测条件的优化

2.1.1 质谱条件的优化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对19种待测物的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将目标化合物的单标标准溶液分别在ESI+和ESI-两种模式下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在ESI+模式下易得到[M+H]+准分子离子峰,质谱信号响应较强;对于2,4,6-三氯苯酚、氟虫腈及其代谢物、除虫脲,由于其含有酚羟基、三氟甲基等基团,在ESI-模式下得到较高响应的[M-H]-准分子离子峰。选择各化合物的特征准分子离子峰为母离子进行二级质谱分析,以响应值最大的碎片离子为定量离子,次级响应最大的碎片离子为定性离子,优化质谱参数。19种待测物的最佳质谱条件如“1.4”所示。

2.1.2 流动相的优化使用UPLC-MS/MS检测时,通常在流动相中加入甲酸、氨水等试剂以提高响应,但由于19种待测物需在ESI+和ESI-两种模式下同时检测,为兼顾各化合物的响应,流动相中未使用甲酸、氨水等试剂。对于有机相,分别考察了甲醇和乙腈对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两种有机相下目标物的质谱响应相当,但有机相为乙腈时,色谱峰形更好、色谱柱柱压低,因此选用乙腈作为有机相。综上,实验选择乙腈与水作流动相,此时目标物的检测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可以满足检测分析要求。

2.1.3 色谱柱的选择考察了Shim-pack XR-ODS(2.0 mm×100 mm×2.2 μm)、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1 mm×100 mm×1.8 μm)、Waters ACQUITY UPLC BEH(2.1 mm×100 mm×1.7 μm)和Thermo Hypersil GOLD(2.1 mm×100 mm×1.9 μm)4种液相色谱柱对19种待测物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在4种色谱柱上均能实现有效保留及分离。实验选择低成本的Shim-pack XR-ODS(2.0 mm×100 mm×2.2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在最优UPLC-MS/MS检测条件下,19种待测物的多反应监测色谱图如图1所示。

2.2 提取与净化方法的优化

由于香菇、木耳等食用菌样品中含有大量黑色素,提取液颜色较深,若提取后直接测定,会对目标物的检测产生严重干扰,因此需对提取液净化后再上机分析。目前,农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中常用的净化方式有固相萃取(SPE)法和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法[19,21]。SPE法操作相对复杂耗时,且常使用甲苯等毒性较大的有机试剂。QuEChERS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方法操作简单、迅速,且处理过程中避免了毒性较大的有机试剂,因此本实验采用QuEChERS提取净化方法。

为提高对提取液pH变化敏感的目标物的萃取效率,实验采用欧盟推荐的QuEChERS提取方法。在提取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和柠檬酸氢二钠,形成缓冲盐体系,不仅能有效提高pH敏感化合物的提取效率,还能防止目标物在提取放热环境中降解。实验比较了PSA、C18和GCB 3种QuEChERS材料的不同用量组合(20、40、60 mg)对木耳阴性加标样品(10 μg/kg)提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混合吸附剂材料中含有GCB时,所有目标物的提取效率均未超过40%,而吸附剂未含有GCB的样品组中,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50%以上,说明加入GCB后,大量目标化合物会被GCB吸附。而对于PSA和C18不同组合,C18用量变化对回收率的影响不及PSA明显,这是由于C18主要吸附提取液中含量较少的非极性物质,而PSA主要针对含量较多的有机酸、氨基酸、糖类等极性化合物。其中,40 mg PSA/40 mg C18组合时的回收率相对最好,在78%~108%之间,当PSA用量过低时,杂质去除较少,基质效应仍较明显;当PSA用量较高时,部分化合物被PSA吸附,导致回收率偏低。综合比较,实验选取用量均为40 mg的PSA和C18组合净化木耳样品。在优化的组合下,对其它基质的加标样品进行检测,回收率为82%~104%,可以满足方法学要求。

2.3 方法验证

2.3.1 基质效应食用菌样品的主要成分为水、蛋白质、氨基酸等,大部分基质相对简单,但由于木耳和香菇样品中含有大量黑色素,在检测过程中会干扰目标化合物的响应,相同浓度的基质标准溶液响应仅为溶剂标准溶液响应的42%~54%,基质抑制效应明显。为消除样品基质效应,采用阴性样品提取液配制标准工作溶液,使目标物在标准工作溶液和样品溶液中均具有相似的离子化环境,确保了检测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图2 木耳加标样品中不同用量PSA、C18和GCB组合的回收率对比Fig.2 Recoveries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SA,C18 and GCB in spiked black fungusthe numbers(1-19) denoted were the same as those in Table 1

2.3.2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在最优的质谱和色谱测定条件下,对“1.2”中19种待测物的系列标准工作液进行测定,以各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为纵坐标(y),对应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μg/L),进行线性回归计算。代表性基质木耳中目标化合物的线性方程、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见表2,结果表明,19种待测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 0。

通过测定质量浓度为5.0 μg/L(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灭蝇胺、多菌灵、噻虫嗪、马拉硫磷)、10.0 μg/L(双甲脒、噻菌灵、福美双、噻虫胺、吡虫啉、百菌清、咪鲜胺、2,4,6-三氯苯酚、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砜)和20.0 μg/L(乐果、除虫脲)的标准工作液,计算得到各化合物的信噪比和仪器检出限,结合前处理过程,最终计算得到各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0.2~0.6 μg/kg和0.5~2.0 μg/kg,其中木耳基质的相关结果见表2。该方法的灵敏度高,适用于食用菌中19种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表2 木耳基质中19种待测物的线性方程、线性范围、相关系数、检出限及定量下限Table 2 Linear equations,linear range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2),LODs and LOQs of 19 analytes in black fungus

2.3.3 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由于食用菌种类繁多,基质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对方法的回收率影响也不同。因此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选取3类食用菌(香菇、木耳、银耳)的阴性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每类食用菌分别添加3水平的标准溶液,加标浓度分别为1倍、2倍和10倍LOQ,每个浓度平行测定6次,计算回收率及RSD。结果显示,3类食用菌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3.1%~106%,RSD为5.0%~12%(见表3)。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日常检测定量分析的要求。

表3 19种待测物的加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n=6)Table 3 Spiked recoveries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19 analytes(n=6)

图3 阳性香菇样品中百菌清的提取定量离子色谱图Fig.3 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 of chlorothalonil in lentinus edodes

2.4 实际样品的测定

为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采用本方法测定了30个市售的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草菇、木耳、银耳等样品,结果发现1个香菇样品中检出百菌清,检出含量为4.72 mg/kg,其阳性色谱图见图3。

3 结 论

本文参照QuEChERS方法,以乙腈溶剂提取,柠檬酸盐提供缓冲环境,氯化钠盐析、无水硫酸镁除水,PSA和C18组合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检测后,可同时测定食用菌中19种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代谢物。实验通过对检测条件、样品前处理及净化手段的优化,使得该方法在香菇、木耳、银耳等多种样品基质中均能得到较好的回收率及重现性。本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回收率高、结果准确、检出限低,各项方法学技术指标均满足定性、定量分析要求,适用于食用菌中19种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代谢物的测定,可为食用菌中其它农药残留的风险监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氟虫代谢物乙腈
阿尔茨海默病血清代谢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分析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GC-NCI-MS法测定芹菜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出厂水中6种卤乙腈
环孢素A代谢物的研究概况Δ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信息更正
“坏蛋”
7-ACT缩合反应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代替液体三氟化硼乙腈的可行性分析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双乙腈二氯化中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