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诗歌语言“陌生化”探究

2020-09-29

名作欣赏 2020年30期

以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主张“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过程”,“而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从而使读者产生审美快感,达到审美过程的目的。而我国的“诗圣”杜甫对语言十分考究,“晚节渐于诗律细”,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体现了他高度的语言自觉精神。杜甫对语言的推敲与雕琢,把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从而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奇感受,这正体现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文章试从杜诗的遣词造句,浅析其在语言上的“陌生化”。

一、字词

(一)诗眼

“诗句中之子有眼”,“所谓眼者,指玲珑处言之也”。就诗而言,诗眼是句子中最能触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之处,读者在想象之中,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延长了审美过程。“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而“唯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行迹捕”。

1.动词作诗眼

以动词位于谓语成分的诗歌,通常不需要转化词义。所以大多数诗句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给读者以直观的审美意象和画面,就达不到语言“陌生化”的目的。而同样是写池中的春草,杜甫却独具匠心,写出“水荇牵风翠带长”,常规的逻辑本应该是风吹水荇,而他却用一“牵”字把“水荇”以人格化,刻画出水荇在风中零乱的画面。主语和宾语的硬性连缀,让读者在这一新奇的形式之中,先是感受到陌生,而后不得不思考,延长了审美的时间。“正是在你不得不‘仔细体验’那个字的意味的刹那停顿,诗眼凸显了它的存在。”最后读者正是靠“牵”字作为诗眼的陌生化手段,感受到了虽是春景,荒凉之意却不断涌来。“江声走白沙”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江声”不可能在“白沙”上面走,而“走”字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给人以江水沿白沙之道滚滚奔流的雄伟壮阔之景,还有传来的波涛声阵阵的听觉感受。

杜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以经过锤炼的动词作为诗眼,运用了拟人、联想、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使“石头显示出质感”,使被诗句物化的意象得到生动的涌现,从而达到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即让读者获得了审美感受。如“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刈稻了咏怀》),“疏”“散”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一派落寞萧瑟之象。“随风潜入夜”(《春夜喜雨》)的“潜”字同样赋予了“雨”人格化,让读者疑惑为何用“潜”字,从而延长了审美的时间,但当看到下句“润物细无声”,疑惑顿解,不由大加称赞,而审美感受也不觉地与之增强。“四更山吐月”(《月》)、“万里风烟接素秋”(《秋兴八首》其六)、“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将晓二首》)、“春光懒困倚微风”(《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绝句六首》其六)等,这些皆用动词充当句眼的修辞,虽然很多不合乎常理,但都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读者不仅感受到了杜诗意象的浮现,并且在不借助了解杜甫的生平背景的情况下,就能从这“陌生化”的形式中体会到他主体内心的情思。“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坼”“浮”极言洞庭湖的广阔,能把吴楚两国裂开为二,也能叫天地漂浮,瑰丽的想象让句子呈现出“陌生化”,进一步激活读者的联想,体现了意境的宏阔深沉,同时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独自登上岳阳楼,百感交集下“凭轩涕泗流”的心理感受。

2.形容词、名词作诗眼

在杜诗之中还常常将形容词、名词作为诗眼,从而转换词义,这让陌生化刺激起来的联想比动词作诗眼更加新颖别致,更加曲折困难。这是“因为旧诗句法中,词性纵使能转化,却不是绝对的,其‘根性’还残剩着,所以词类活用往往会显示出‘两性’(形容词与动词、名词与动词)间的徘徊特质”。

“荆扉深蔓草”中形容词“深”在谓语部分活用成动词,但仍保留着形容词“深远”的性质,写出了荆扉幽深之处的蔓草之状,恢复了读者对其的感觉。千古吟唱的“润物细无声”,“细”字的活用,不仅写出了雨丝由形容词所保留的纤纤的形,还写出了它淅淅沥沥飘洒的动态,让“无声”化有形。名词充当句眼的如“行云星隐现,叠浪月光芒”,“星”“月”活用为动词,全句既有“星”“月”给人的朦胧隐绰之感,又与“行云”“叠浪”其他意象相映成趣。“残夜水明楼”,一个“水”字所残留的名词特征,渗透进“残夜”“明楼”之中,赋予静态的夜色以流动之感,灵动高妙,意境深远。运用形容词、名词作诗眼,陌生化刺激起来的经验联想会更曲折复杂。

(二)词汇

“诗歌语言本身并不创造新的结构,它只是人们在被感觉到时已创造的,在未被感觉到的接受时处于自动化状态的结构。”杜甫常将他诗歌的语言受阻、扭曲,使读者的接受过程受到阻碍,尽可能延长其诗歌被接受的时间。

1.不用事物原有的名称来指称事物

如“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兴八首》其一)中的露水不直接指称它为“露”,而因“露白似玉”,杜甫称之为“玉露”。“常从漉酒生”(《漫成二首》),语本陶潜《归田园居五首》之五“漉我新熟酒”,杜甫把经过过滤澄清的酒指称为“漉酒”。天空因深远广大,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杜甫在“天衢阴峥嵘”(《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一句中,将“天衢”指称为天空。“霜皮溜雨四十围”(《古柏行》)中的“霜皮”实为苍白的树皮。这些新奇的指称,以旧貌换新颜,让读者对已经熟悉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陌生感,使其延长了对杜诗关注的时间,增强了感受的强度。

2.多用俗语

世人常将“李杜”并称,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用词多用瑰丽雄伟、气势磅礴之词,如“大鹏”“青天”“长风”“沧海”。而杜甫却多使用俗语,他把日常语言作为诗歌的直接来源,并将其升华。如诗歌常运用“健妇”“无赖”“良家子”“小儿女”“娇儿”“瘦妻”等极富生活气息的词汇。《新婚别》中“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更是引用谚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盛唐时期前人的诗作大多为典雅大气之词,而杜诗俗语的巧妙运用就这样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看似低俗,实为高古,这正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

二、炼句

诗歌语言是“扭曲”“歪斜”“变形化”的语言,其通过颠倒习惯化的过程,把一种全新的视野展现给读者。而杜诗的组句就常常通过倒序这样反约定俗成的语法规范和运用夸张的修辞技巧来进行陌生化处理。

(一)倒序

杜诗中将颜色置为句首有“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秋日夔府咏怀》)、“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戏韦偃为双松图歌》),等等。以“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为例,本应是“知湖外碧草,见海东红云”,但这样的平铺直叙,使诗句毫无新意可言。而杜甫将颜色置为句首,使语言错乱却独具匠心,让人耳目一新。从一开始就直接刺激读者的视觉感官,大大地激发读者的联想力。雨过初晴,碧畔草色青青,红云倒映在奔腾的大海,海天一色,这样一幅画面生动地在读者的脑海涌现开来。又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红入”“青归”将桃花红、柳叶青静态的性状,赋予动态的美,显示出春日一派生机盎然之景。

将风置为句首的倒字句,“风帘自上钩”“风窗书卷”“风鸳藏近渚”“风江飒飒乱帆秋”,明朝学士李东阳评之为“劲健”。是因为“风”在这里是作为动词“吹风”的含义。“风帘”“风窗”“风江”构成动宾结构,具有飒飒风动的“劲健”之态,而“帘风”“窗风”“鸳风”“江风”,把“风”作为名词看待,用“帘”“窗”“鸳”“江”作为定语修饰,所营造的意境就略显“鄙而俗”了。

再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却不言“落木无边萧萧下,长江不尽滚滚来”,是因为以“无边”“不尽”领起诗句,曲折的句式,不仅给人以广阔无边的气势,还如闻秋风瑟瑟、滚滚涛声的声势,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麟甲动秋风”等句子亦是同理。总之,这些错乱的语序,都让句子“颠覆习惯化”,具有多义的特性,强化句意给人的新鲜感,扩大了读者的感性体验。

(二)夸张

夸张的使用,需要作者基于客观现实,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而读者阅读之后,往往是感到吃惊,甚至难以接受,其想象力得到生发,从而获得了审美快感。而杜诗善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让作为诗歌的一系列意象或描写的客体经过创造性变形,带给读者陌生的一面。所以夸张的运用也是杜甫运用“陌生化”的表现之一。

《望岳》中的“阴阳割昏晓”中的“割昏晓”,运用独特的夸张极言泰山之高峻,让读者感到“陌生”,驰骋想象,涌现出泰山遮天蔽日、高耸云天的形象,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别样的景观。《古柏行》中的“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用夸大的手法极言古柏的高大,带给读者陌生的非凡想象。杜甫的夸张句还有“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营造出壮阔无边的意境,延长了审美的过程,从自我感知中解放出来。

三、结语

杜甫追求“字字不闲”的创作精神,在遣词造句上的推敲与雕琢,使诗歌语言受阻、扭曲,让读者感到陌生新奇。经过一定曲折的审美过程,读者完成审美感受活动之时,能获得强烈的艺术感受,这正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不谋而合。因此,正是由于杜甫在语言上的创新,让他不仅被后世冠以“诗圣”的称号,还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