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庐州路总管考述

2020-09-28张金铣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州府通志

张金铣

(安徽大学 历史系,合肥 230039)

至元十三年(1276年)2月,南宋淮西制置使夏贵投降,元朝设置淮西路总管万户府。《元史·地理志》称作淮西路总管府。次年,淮西局势渐趋稳定,改称庐州路总管府,隶属淮西道宣慰司。至元二十八年,又将和州、无为州、六安州划归庐州路。元代庐州路辖区包括城内录事司,三县(合肥、梁县、舒城)以及和州、无为和六安等三州。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南方红巾左君弼部攻占庐州,元朝在庐州统治瓦解。二十四年,朱元璋大将徐达进攻庐州,左君弼逃往安丰(今安徽寿县),7月,徐达攻占庐州。元代各路实行军民分治,“各路设总管府以治民,万户府以统军”。[1]元代路总管府设置达鲁花赤、总管各一员,并称长官;佐贰官有同知、治中、判官。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推官二员,专治刑狱,下路一员”[2]卷91《百官志七》,2316。又设经历、知事、照磨兼承发架阁,谓之“首领官”。明清方志中,记载元代庐州路官员较全当属乾隆《江南通志》、光绪《重修安徽通志》以及嘉庆《庐州府志》和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共计收录庐州路长官10人,然其中达鲁花赤和总管并不区别,统称总管;而各志所载人数又不相同,且有误入和漏载。论文试对志书所载总管进行考述,以备文史研究和异日修志之用,见表1。

表1 清代方志所见庐州路总管

1 志书所载之庐州路总管

清代通志和庐州府志所载庐州路总管10人,有文献佐证和事迹可考者,包括邸浃、塔海、都思帖木、郑釭、七十、三宝和杭州不花等7人。

(1)邸浃:保定行唐(今属河北)人,行军万户邸顺之子。事迹载于《元史》卷一五一《邸顺传》。宪宗六年(1256年),邸浃袭父职为万户。宪宗九年,从皇弟忽必烈渡江有功。至元初年,升为怀远大将军、金州万户。至元十三年,改襄阳管军万户。3月,“以枢密院奏,行淮西总管万户府事,守庐州”[2]卷151《邸顺传》,3571。在任一年,改镇江西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大德三年(1299年)卒,年77。

(2)塔海:字天祥,西域哈剌鲁人。乾隆《江南通志》作“塔尔海”,《元史》卷一二二有《塔海传》。至元年间,塔海充当宿卫,号哈剌赤。大德四年(1300年),授中书直省舍人,迁中书客省副使。至大、皇庆年间,历和林行省理问、佥通政院、和宁路总管,改汴梁路总管。延祐二年(1315年),奏免汴梁路税粮22万石。旋迁庐州路总管。“时有飞蝗北来,民患之,塔海祷于天,蝗乃引去,亦有堕水死者,人皆以为异。民乏食,开廪减直,俾民籴之,所活其众”[2]卷122《塔海传》,3005。嘉庆《庐州府志》称大德年间,塔海任庐州路总管,似误,当为延祐年间。官至资善大夫、佥枢密院事。

(3)都思铁木:出自蒙古克烈氏。湖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之子。乾隆《江南通志》作“都实特穆尔”,庐州路总管。都思铁木,“延祐、至治间,尝长是路(庐州路),有惠政”[3],百姓立“去思碑”,后官至湖广行省左丞。根据碑文,都思铁木延祐六年8月到任,至治二年9月离任,其职为庐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阶亚中大夫。[4]

其弟拜住,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任庐州路同知,为政有“廉慎之操”,“有古循吏风”。[3]在职5年,受代离任后,庐州士人葛闻孙撰《庐州路总管府同知拜住公政绩碑铭记》,碑文收录于赵绍祖《安徽金石志》和光绪《续修庐州府志·金石略》。

(4)郑釭:乾隆《江南通志》、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均作“郑钰”,真定路灵寿县(今属河北)人,郑温次子,延祐间任庐州路总管。郑温在《元史》有传,元太宗时从中书粘合南合征襄汉,宪宗时从万户史天泽征四川,皆有功。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进怀远大将军、右卫副都指挥使。九年,诏温统蒙古、汉人、女真、高丽诸部军万人,渡海征耽罗,平之”[2]卷154《郑温传》,3644。十二年,升右卫亲军都指挥使,率军万人从平章阿里海牙攻南宋荆湖南路。官至江淮行省参知政事。至元二十八年卒,年81。郑釭,《大明一统志》卷三《真定府》称其“性聪敏,有智略。仕为龙兴路同知,历庐州路总管,升枢密院判。所至有能声”,后官至榷茶都转运使。[2]卷154《郑温传》,3644

(5)七十:乾隆《江南通志》及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均载为庐州路总管,《庐州府志》载其任职时间为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年),族属、籍贯不详。顺帝至正年间,有监察御史名七十,后官至中书参知政事、平章政事。军阀孛罗帖木儿与察罕帖木儿争战,“二十一年正月,命平章答失帖木儿、参政七十往谕解之,孛罗帖木儿罢兵还镇”[2]卷207《逆臣传》,4602。至正二十七年2月,“七十为中书平章政事”[2]卷46《顺帝纪十》,978。元代蒙古、色目人重名很多,此朝廷任职之七十,当非曾任庐州总管之七十。

(6)三宝:乾隆《江南通志》、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均称其为庐州路总管,《庐州府志》称泰定初任庐州路总管。据揭傒斯《景贤书院大成殿记》:“元统元年,庐州之三贤堂赐额景贤书院。至元四年,同知总管府事拜住以夫子殿卑陋弗称,将改作,倡以楮币千五百缗,既而总管三宝洎寮佐皆助于上。”[5]元朝有两至元,即世祖至元(1264—1294年)和顺帝至元(1335—1340年),此处则为顺帝至元(后至元)。据此,三宝任庐州路总管在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年)。又《元史》卷三六《文宗纪五》载,至顺三年(1332年)5月,“浙西道廉访司劾副使三宝凶恶阴险,紊乱纪纲,诏罢之。”疑庐州路总管三宝即此人。

(7)杭州不花:乾隆《江南通志》作“杭州布哈”,《庐州府志》作“至正中任”。据《元史·陈思谦传》,至正十一年(1351年),陈思谦调任淮西廉访使,当时“庐州盗起,思谦亟命庐州路总管杭州不花领弓兵捕之,而贼已不可扑灭矣”。至正十五年,庐州路为南方红巾左君弼攻占。杭州不花,可能是元朝最后一任庐州总管。

2 志书误载之庐州路总管

清代方志所载庐州总管还有郝彬、昂阿秃、帖木儿不花等人。根据《元史》及相关记载,3人皆为财赋机构官员或监镇官员,并非庐州路总管。

(1)郝彬:字景文,霸州信安(今属河北)人,《元史》卷一七〇有传。至元初,充太子宿卫,擢扬州路治中。以御史推荐,“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核户版,理屯田,诸废修举”,迁为江淮财赋总管府总管,罢所属提举司六,入为工部尚书、户部尚书。[2]卷170《郝彬传》,4001据此,郝彬所担任的总管,实为江淮财赋总管府总管,并非庐州路总管。大德年间,改为翰林侍讲学士。[2]卷186《曹鉴传》,4282至大初年,担任中书参知政事。尚书省立,改为尚书参知政事。仁宗即位,罢尚书省,家居七年。起为大司农卿,未几谢病归。延祐七年(1320年)卒。

(2)昂阿秃:河西人,淮西宣慰使昂吉儿之子。乾隆《江南通志》作“昂阿图”,见《元史》卷一二三《也蒲甘卜传》、卷一三二《昂吉儿传》。至元二十一年,昂阿秃随父昂吉儿入觐,世祖命为速古儿赤。速古儿赤为怯薛执事之一,掌尚供衣服。二十四年,扈从世祖征讨叛王乃颜,奉旨代其父职。“二十六年,授庐州蒙古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大德六年(1302年),领兵征讨水东土司宋隆济等。后还镇庐州,“以私财筑室一百二十余间,以居军士之贫者”[2] 卷123《也蒲甘卜传》,3028。泰定四年(1327年)卒。

(3)帖木儿不花:元世祖之孙、镇南王脱欢第4子。《元史》卷一一七有传。至元二十五年,脱欢以南征无功,改镇扬州,封镇南王,大德五年(1301年)卒。其子老章、脱不花相继袭封镇南王。脱不花死,其子孛罗不花年幼,元廷乃命帖木儿不花袭封镇南王。天历二年(1329年),改封宣让王,“赐金印,移镇于庐州”[2]卷117《帖木儿不花传》,2912。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拨庐州、饶州牧地一百顷赐之”。至正十五年(1355年),左君弼攻占庐州,帖木儿不花率众北逃,顺帝令其“以兵镇遏怀庆”[2]卷117《帖木儿不花传》,2912。至正二十七年8月,进封淮王。二十八年7月,顺帝逃离大都,令帖木儿不花监国。8月初,明军攻克大都,帖木儿不花被俘,不屈被杀。

3 志书缺载之庐州路总管

除清代方志记载外,担任过庐州路总管者,还有恩州李谔。李谔见于《中庵集》卷一四《益都路总管李公去思记》、《柳待制集》卷八《李谔谥端宪》,《元史》卷六《世祖纪三》、卷二〇八《高丽传》等3处提到李谔。

李谔,字德贞,恩州(今山东武城)人,号谷山。“风仪朗然,意度沉雅,博学能文,而政事为尤长。”[6]其兄李谦,字受益,成宗时任翰林学士承旨,官至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人称野斋先生。《元史》卷一六〇有传,然称李谦为郓州东阿人。至元六年(1269年)8月,李谔奉命出使高丽。[2]卷6《世祖纪三》,122使还,任职于枢密院。此后五任监察之职,两次出任路总管。大德三年(1299年),由岭北道廉访使迁为益都路总管,三年秩满,百姓思其惠政,立“去思碑”。终官于庐州路总管任上,谥号端宪。翰林待制柳贯《李谔谥端宪》称,“故庐州路总管李谔,以知见为学,以笃实为行”,“宪节五更,守麾再易,弹击不遗于权幸,攘除必尽于根株,民怀去思,吏仰成式”。[7]

猜你喜欢

州府通志
清代处州府知府补遗、考订
从方志看明代广东地震的时期分布
从州府到乡村 这里走出过云南大学的首任校长辉煌之后的寂寥 云龙宝丰村
试析《通志·校雠略》的文献学思想
从《通志·校雠略》看郑樵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婴儿的眼泪
黑龙江方志考略
《天津通志·军事志》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