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的教学“三步曲”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为例

2020-09-28江苏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陈贵宝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三步曲腊八粥中华文化

江苏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 陈贵宝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依托文本,抓好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呢?

笔者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教学,从走“近”文化内容、走“进”文化特点、走“浸”文化培养三个方面,谈谈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的策略。

一、走“近”文化内容,感受深刻魅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原文化“大同”“和合”,吴越文化海纳百川,巴蜀文化神秘灿烂;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制,儒家的仁礼;唐诗的艳丽,宋词的优雅,元曲的悠扬;生旦净丑各登场,万古流芳余韵长。 本单元课文选材就极具代表性,角度准确,内涵丰富,能让学生一叶知秋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1.走近传统节日

腊八节祭灶神,清明节拜祖先;七夕乞巧女儿节,重阳登山老人节;上元赏灯元宵节,中秋赏月月饼节,阖家团圆是春节。 《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或从节日活动角度介绍,或从节日食物角度描写,或从事情叙述,或从情感展开,角度不一,但都充满浓郁的民俗风情,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人情美、语言美、文化美跃然纸上。

2.走近多彩艺术

本单元课文体裁不一、题材不同,散文《北京的春节》的京味儿;小说《腊八粥》的馋味儿;七言绝句《寒食》落花飞舞、斜柳依依之美;神话传说《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脉脉无语之思,描写得栩栩如生、意味深长、形神俱佳,真是诗词歌赋显雅士风度,语段篇章赞中华文明。

3.走近少数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藏戏》向我们展示了藏民族独特风情和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与京剧的庄严、越剧的细腻相比,藏戏那头戴面具、没有舞台、说唱方式的特点也不逊色分毫,使之成为中华文化“满园春色”中的“一枝红杏”。

二、走“进”文化特点,把准传承要素

纸上得来终觉浅,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化,吸收文化智慧,做好文化传承呢?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带领学生把握中华文化三个特点。

1.活动的民族性——文化继承的深度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在《北京的春节》中,老舍先生用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春节活动娓娓道来。 如何让学生体会这幅民俗画卷? 学生预习中的自主学习单最为简洁明了:

时间 人们的活动

在理清详略描写的基础上,笔者又通过重点精读让学生体会各项活动的含义。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到了“祭灶神”“守岁”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逛庙会”“赏灯” 呈现出全家团圆、阖家欢庆的全景式画面……最后,笔者又补充了北京童谣《过年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 在情趣盎然的声律中,学生深化了解了北京春节各项风俗活动及其内涵,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之情。 五彩缤纷的民族味就这样“加持”了文化继承的深度。

2.内涵的包容性——文化理解的宽度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古诗三首》告诉我们节日的起源不同:寒食节出于生活习俗、七夕节源于民间传说、中秋节来源于星象。 就算是春节,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发展中也逐渐融合, 内容却存在差异:北京的春节吃水饺,壮族却是吃“压年饭”;北京的春节要拜年,藏族却是“跳神会”;北京的春节要放鞭炮,傣族却是过泼水节。 同一个春节各族人民过得特色鲜明,使人无比喜爱。

那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内涵的包容性呢?在教学《腊八粥》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腊八粥表达了人们渴望丰收和保佑平安的朴实愿望。那从《腊八粥》一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1:对甜蜜腊八粥的喜爱。

生2:对母亲的眷念。

生3:对家乡的怀念。

……

师:冰心奶奶也写过一篇文章《腊八粥》,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学生阅读)

生1:表达了孩子们对甜蜜腊八粥的喜爱。生2:表达了大家对母亲的眷念。

师:这是相同点,有不同点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1:腊八粥还是孩子们对周恩来爷爷怀念的方式。

生2:我从这句话中知道了,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恩来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

生3:我还从这句话知道了,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腊八粥最早从佛教寺院供佛起源,发展于民间百姓节约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进而又成为无数文人骚客笔下乡愁、母亲的代名词,现在更成为我们怀念伟人领袖的纪念日。腊八粥的内涵逐渐丰厚,我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也越发加深……

理解并包容不同宗教、不容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并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衍生出新的内涵,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就是这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拓展了文化理解的宽度。

3.表达的多样性——文化借鉴的广度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骚客用手中笔表达着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戏剧……无不精彩绝伦,令人啧啧赞叹。

古诗《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月夜院中景色,表达了诗人望月兴叹的深深秋思。 如何帮助学生内化这种感情呢?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你还读过类似的诗句吗?

生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唐朝李白《月下独酌》中的诗句。

生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唐朝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

生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

师:前几句是唐诗,这一句是宋词。还有其他宋词吗?

(生背)

师:“孤夜难眠又思亲,对月轻抚诉我心。”这是张艳古琴曲《月下思》下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是余光中现代诗《乡愁》中的乡愁。让我们伴着古琴声欣赏诗朗诵《乡愁》,体会音乐和诗歌下的乡愁。

(生听,交流感受)

师:“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同一种乡愁,唐诗宋词表现得含蓄而丰富,音乐散文表达得柔美而缠绵。

从体裁、形式、结构、语言、声律、画面等多角度理解文化、感悟文化,包罗万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借鉴的广度。

三、走“浸”文化培养,增强深刻理解

千百年来,灿烂的中华文化已悄悄渗透进国人的血脉,他们从雄伟的泰山感慨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培育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国人气节,培养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社会责任心。 如何让文化也浸润学生心灵, 让他们做好文化传承与理解呢?

1.培养文化视野

文化视野指思考问题的某种出发点和角度。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视野的最大困难是教师未打通文化与人的关系, 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隔阂感。

《北京的春节》 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就蕴藏在大人祭灶王、祭祖宗的忙碌中;躲藏在小孩穿新衣、放鞭炮的玩闹中;隐藏在腊八粥、元宵的香味中。

为此,“语文园地”中题目就极具示范性: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你还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

……

习作《家乡的风俗》设计目的也是如此……这些题目的设计不仅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理解寓意,更关键的是鼓励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理解,从而丰富自己对传统习俗的认识和运用。

2.培养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指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最大困难是教师未打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抽象感。

为此,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笔者设计搜集春联、写春联的活动;在教学《腊八粥》时,笔者开展查找腊八粥食材寓意、品尝腊八粥的活动;在教学《藏戏》时,笔者安排欣赏并设计藏戏面具的活动……这些活动设计让学生对优秀文化有了直观的接触,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文化自觉就自然渗透在他们方方面面的生活细节上。

3.培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指对自身文化有坚定的信心和践行的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而一篇篇精选的课文就是学生传承和理解文化的最好途径。 在学习中,学生自然成了传统文化最坚定的继承者、先进文化最积极的传播者、科学文化最具潜力的创造者。

“学习园地”中的《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就是学生在学习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文化传播与交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最好表达。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近,则了解;进,则热爱;浸,则自豪。 壮哉,中华民族;美哉,中华文化;重哉,文化传承与理解。

猜你喜欢

三步曲腊八粥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一起喝腊八粥
腊八节
过年啦
小学语文阅读“三步曲”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