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创新性思考

2020-09-26卜凡

戏剧之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

卜凡

【摘 要】木版年画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民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对木版年画造成了严重影响,急需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开发,寻找新的保护方式。文章对木版年画的现状进行了述评和分析,尝试探索出推动木版年画创新性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创新;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4-0164-02

一、木版年画的开发背景

木版年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主要张贴于新年之际,具有吉祥祝福寓意的年文化艺术作品。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版年画种类繁多,地域性强,内容取材于世俗社会生活,包罗万象。

近年来,随着传统生活习俗的改变和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木版年画正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其实际的功能性极大削弱,纯粹的观赏性也有待提高。木版年画的传统技术和制作工艺受到了消费市场变化的严重影响,现代工业机器的发展对其手工制版技术造成了猛烈冲击,曾经贴满千家万户的木版年画,逐渐被机器印刷的胶印年画所代替,传统民间木版年画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存在价值。

二、木版年画开发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诸多价值,但如今许多传统技艺都面临着传承人数量骤减、制作工艺失传等问题,大量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非遗实物与文献资料流失海外或遭到损坏,任意滥用和过度现代化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非遗的传承链正在中断。

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术,木版年画的延续以传承为主,制作流程代代相传,具有明确的分工,画稿、刻版、印刷等,但详尽掌握这套流程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同时,木版年画的内容需每年更换,其印刷材质又多为廉价的纸张,因此保存至今仍旧完好的年画数量并不多,多由私人藏家、博物馆、传统技艺传承人所收藏。我国近年来颁布政策条例呼吁文物保护,但售卖老年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市场萎缩的木版年画原产地。因传统文献资料中对于木版年画的记载甚少,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传統民间木版年画不具有研究价值,导致不少品相精美的年画以低廉的价格被文物贩子收走。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木版年画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却难以得到全面的推广。

三、木版年画开发的创新性思考

(一)题材内容的创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将面临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问题,木版年画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木版年画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讽喻劝诫、戏曲时事为主要题材,然而这些内容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较为晦涩难懂,内容上的固守传统以及缺乏时代感,限制了木版年画的发展。

因此,可以对木版年画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对木版年画的造型、线条、色彩等艺术风格进行分析,结合原产地年俗文化的深入考察研究,打破传统的木版年画创作形式,以适应人们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流通形式的创新

在注重木版年画内容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流通形式的创新,增添其价值属性。木版年画中有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传统图案,如豪爽的武松、琳琅满目的宫廷装饰、姑苏万年桥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可将这些元素融入动漫游戏产业,从而实现木版年画在动漫游戏领域的新生。[1]如今的动漫游戏追求更好的画质与审美体验,而木版年画中的“拜月图”等,色彩淡雅有趣,稍加修饰便可作为动漫游戏的背景。

同时还可以以传统木版年画的雕刻技艺为基础,改革原用的雕刻工艺,把木版直接作为载体,用传统技艺表现文化内容。这种雕刻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立体、全方位地展示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如今,人们大多只看到了木版年画的成品,却很少欣赏到其精彩的制作过程。将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如放电影一般展示在人们眼前,人们能够清楚地见证木版年画完整的诞生过程。

此外,与其他非遗的制作工艺相互融合也是一种途径,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来展现年画的主题创意。例如,将木版年画的造型与剪纸相结合,经过剪纸的镂空手法处理之后,塑造出的年画形象更加自然、鲜活。这种不同制作工艺相融合的方法是对传统工艺的挑战,需要对艺术形式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具备一定的难度。

(三)文创衍生品的开发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转而将目光聚焦到民族文化中来。[2]木版年画具有平面性装饰美感,可将木版年画运用到产品包装及装饰图案上。可以在对外交流或者会议中使用印有年画图案的礼品盒等,同样也可以将年画元素融入月历中。带有地域性、民族性特征的年画包装品,将使木版年画在交流中得到传播,使更多的人接触并试图了解木版年画,这对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有重大意义。

(四)金融产品的转化

金融产品指资金融通过程中的各种载体,将非遗转化为金融产品本质上是一种将无形资产转化为可见资本的过程。

在国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产权交易所纷纷出现,采用独有的份额化、产权化交易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投资视角和理念审视整个艺术市场。木版年画工艺品也可作为投资品,由交易所将其分为若干份额,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其份额,实现非遗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在文交所的交易模式下,所有潜在的投资者将目光聚集到木版年画的实物上,市场信息将更加充足,价格形成机制也会更加合理。

目前已有非遗作品在文交所上市,带来了诸多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大师级别艺术家的作品数量稀少,在文交所上市后,公开、系统的价格体系将会形成;另一方面,也为其他非遗传承人立起了标杆,起到了激励作用。

(五)旅游资源的转化

旅游资源开发是如今最常见、见效最快的开发模式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经过开发和宣传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精致的外在形态、多样的传统仪式等都是转化为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保持非遗完整性的同时,要适度地对既有民族性又有经济开发前景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品牌定位,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完成非遗的资本转化。[3]

还可通过发放物化形态的非遗纪念品的方式带动相关衍生艺术产品的开发,以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宣传非遗文化,借此增加地方收入,提高地方知名度。非遗与日常生活有所脱离,与人们如今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具有不寻常的特质,能够体现出一种历史感。总而言之,这种文化品牌效应以及创新性消费观可以给非遗的资本转化带来诸多便利。

四、结语

木版年画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民间,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自信,对我国传统艺术、现代艺术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反复消费之后,正面临着传承的“本体性危机”以及和市场脱轨、消费者满意度降低等问题,因此,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保护与开发势在必行。本文从木版年画的开发背景、现存问题及开发的必要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木版年画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创新性思考,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学俊.试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美与时代,2013.

[2]胡妍.非遗视野下山东高密“扑灰年画”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

[3]李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2009.

猜你喜欢

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