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电影《小丑》

2020-09-26麻志远

戏剧之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小丑

麻志远

【摘 要】精神分析学挖掘了被埋在电影文本深处的主体意识形态体系,它使电影理论从对影片表层结构的阐述变为对影片无言叙述的内在框架的研读。华金·菲尼克斯凭借在电影《小丑》中的精彩演绎,荣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该片充斥着多种精神分析元素,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本文将运用电影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解析影片《小丑》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小丑》;精神分析;无意识理论;俄狄浦斯情结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4-0142-02

电影《小丑》是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华金·菲尼克斯、罗伯特·德尼罗、莎姬·贝兹等出演的犯罪剧情片。该片讲述了男主角亚瑟·弗莱克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住在哥谭市一间破旧的公寓里,他靠扮演小丑为生。亚瑟深记母亲的教诲,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都要保持微笑,却因此背负了沉重的压力,面对疯狂的世界和他人的嘲笑,亚瑟最终彻底崩溃。导演在片中将符号与精神分析法相结合,使得影片具有意味深长的内涵,发人深省。

一、无意识理论在《小丑》中的具体体现

弗洛伊德把人类意识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部分。“意识”即自觉,处于表层,可以控制住;“前意识”则是调节意识与无意识的中介机制,作用是阻止无意识进入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是被前意識和意识压抑的心理活动,包括与本能相关的各种欲望。①这也就是其学说的核心——无意识理论。之后,弗洛伊德又对上述这三个层面的心理结构进行了完善,将其表述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也由此衍生出了“三重人格理论”。简单来说,“本我”就是“潜意识”,主要表现为本能冲动,尤其指性冲动;“自我”在“超我”的监督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并根据现实条件来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而“超我”是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它既能自我批判,又能道德控制。

在影片《小丑》中,电影一开始就有这样一个画面:亚瑟坐在镜子前化着小丑妆,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用手拉扯着自己的嘴,强行让自己呈现出笑容,此时画面切到面部特写,一滴眼泪从他的眼角滑落。亚瑟心理结构中的“本我”是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本能冲动,而“超我”是他自我的道德控制(可表现为母亲对其人生观的影响——要始终保持一张笑脸,你有一个使命,使世界充满欢笑),他强颜欢笑,意味着“超我”在压制着“本我”,那一滴泪却已经预示着“本我”濒临爆发。

之后在影片的叙事中,当亚瑟感到悲伤、委屈时,都会控制不住自己而放声大笑,潜藏在亚瑟身体中的“本我”,在逐步侵蚀着他的身体,而他也一直在试图控制着“本我”,避免其爆发出来。影片中有一个细节,亚瑟在受到委屈大笑之后,垂头丧气地往家走,缓慢地爬上了一段很高的阶梯。这段镜头在片中共出现了两次,表现出亚瑟压抑住了“本我”,爬到阶梯顶端象征着他重新回到了有秩序的生活当中。但是在他第一次杀人之后,就再也没有爬过这段阶梯。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情节,亚瑟在杀掉母亲前,对母亲说了一段话,“你曾告诉我,我那不受控制的笑是一种病,不是这样的,那才是我真实的一面。”他杀死了母亲,也杀死了那个必须用笑容去掩盖哀伤(真实)的自己。在这之后,亚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失控的大笑。

影片最后,亚瑟在上莫瑞的节目之前,他跳着舞从那段阶梯上下来,此时的亚瑟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失去道德的“小丑”。“本我”冲破了“超我”的束缚,霸占了亚瑟的身体。

二、“俄狄浦斯情结”在《小丑》中的具体体现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还有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论述:“3-6岁的儿童会经历‘俄狄浦斯情结,男孩更多爱慕母亲,总是想独享母亲之爱,进而仇视自己的父亲,产生恋母嫉父、弑父娶母的心理倾向。”②

(一)恋母

根据弗洛伊德的这段论述,可以发现片中的亚瑟有比较明显的恋母情结。由于母亲的精神问题,使得亚瑟很难从母亲身上得到母爱,所以影片中的恋母情结主要体现在女邻居身上。片中,在亚瑟第一次见到女邻居时,就对女邻居产生了好感,他羡慕她的女儿可以有一位爱她、疼她的母亲,他希望自己也可以拥有这份母爱,于是他对女邻居展开了追求。他们一起逛街,一起去看脱口秀,表现得异常亲密。最后,在得知母亲是妄想症患者时,极度悲伤的亚瑟来到女邻居家中寻求安慰,但是女邻居很惊恐,好像和亚瑟并不熟,还问了一句:“你是我的邻居亚瑟吗?”当亚瑟向女邻居做出开枪的手势后,女邻居表现得更加惊恐。此时画面闪回了几个他们在一起的镜头。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亚瑟和女邻居在电梯里相遇,从对女邻居做出开枪的手势开始,他们发生的一切都是亚瑟自己想象出来的,对母爱的渴求使他产生了幻觉。

(二)弑父

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在其理论“父亲之名”中提出“父亲是一种隐喻”的观点,按照他的理论,“父亲”被看作是一个符号,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父亲”代表了家庭中的法律与秩序,它是对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正常或乱伦倾向的一种制约力量。往往父亲发出禁令,孩子就被迫与母亲分离。③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父亲—母亲—孩子”的三角结构是组成原始稳定家庭的基本因素。如果父亲去世了,为保证家庭结构完整,他在家庭内的作用和影响仍然存在,父亲的这种角色就会由能实现父亲作用的“能指”来替代。这个“能指”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名称、几句话、一件物体,总之,应该是能体现父亲的象征力量的一个能指。

在影片中,亚瑟是没有父亲的,他的“父亲”可能是从精神层面给予他鼓励和希望的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莫瑞。因为莫瑞,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脱口秀演员。莫瑞在他心中也成为了替代父亲作用的那个人了。但有一天,莫瑞在一期节目当中嘲笑了他的脱口秀,这让他对自己“父亲”的崇拜破灭了,由此他产生了“弑父”的心理倾向。所以当他被莫瑞邀请上节目的时候,他杀死了“父亲”。

另外,拉康“父亲之名”的理论还有一个观点,即“母亲的话语”。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父亲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家庭的原始三角结构,但是因为父亲的作用会由他人或他物来替代,所以父亲的缺失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这里就有一种可能,如果母亲认可了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即使他去世了,他对家庭及孩子们的影响就会被母亲的话语所替代,故父亲在家庭三角结构中的位置也依然存在,只是借由母亲的话语传达给整个家庭。④

本片中也有一种关系可以被看作是“母亲的话语”理论的体现,那就是亚瑟和母亲口中的“父亲”托马斯·韦恩的关系。虽然韦恩告诉亚瑟,这一切都是母亲幻想出来的,他们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根据“母亲的话语”理论可以理解,韦恩是母亲认可了的“父亲”的替代者。“母亲的话语”使这个韦恩在亚瑟面前变成了具有家庭地位、保证家庭“三角结构”完整的父亲。由于母亲的话语代替了父亲在这一结构当中的作用,韦恩对亚瑟的影响也通过母亲的话语来实现,所以,在影片最后,亚瑟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弑父”行为。

三、结语

电影《小丑》探索了人类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通过描写人物“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的对抗,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的矛盾。影片不仅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也表达出当下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阴暗面。通过“小丑”这样一个逐步沦落的典型人物,映射出人们在面对这样一个失控的社会所表现出的无奈。由此,电影《小丑》结合了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探析,使得影片呈现出了极具内涵的文化意义,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注释:

①②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③④范荣.父亲是一种隐喻——试析拉康的“父亲之名”在杜拉斯作品中的能指作用[J].外国文学研究,2006(05):97-104.

参考文献:

[1]马鹏程,邹运真.论精神分析理论下的《盗梦空间》解析[J].智库时代,2017,(09):188+190.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小丑
幽默的小丑
漂泊中的追梦人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勇敢的小丑
我像一个小丑
小丑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