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叙事范式研究

2020-09-26杜宏艳

戏剧之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人物

杜宏艳

【摘 要】笔者通过长期对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的市场观察和文本分析发现,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通过多年的发展逐渐走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成功的电影表述历史的范式。首先,从文本研究充分度上来看,它与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有同源同宗历史溯源的中国仅靠个别优秀导演的“天才之作”不同,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有着体积庞大的创作矩阵;其次,他们在遵守共同的历史叙事范式、历史人物塑造范式以及历史题材电影如何打造符合历史精神的美学范式下进行有意识地创作。通过研究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叙事范式,以期对国产历史题材电影创作提供可借鉴之处,最终推动亚洲电影成功表述亚洲的历史。

【关键词】历史题材;叙事范式;人物;美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4-0119-02

一、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叙事范式

纵观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创作不难发现,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创作者采用了一种“避轻就重”的叙事范式,“避轻”就是上述所说的韩国本身历史史实不多的短板,韩国影人避开短板,而“就重”。“就重”之意,是指韩国影人很善于从为数不多和价值意义并不是很重大的历史事件当中进行深入挖掘和放大,所塑的历史大气、蓬勃、厚重,这是近年来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给人的总体印象。

严格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和事件的因果顺序构建影片的同时,通常在影片结尾处插入现代化语境,采用今昔对比的方式,用回溯的叙事视角与历史交织,提升了影片的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表现韩国近现代历史的电影《词典》《摇摆狂潮》《军舰岛》《出租车司机》等都采用了诸如此类的叙事方式,并形成固定的范式,屡试不爽。在电影《词典》中小人物金畔守误打误撞进入收集朝鲜文字的“文化遗产保护小组”,身为父亲的金畔守最终为保护经历千辛万苦才修订好的朝鲜文字词典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影片主体故事讲述完就是电影的结尾:多年后金畔守的儿子和女儿也已经长大,厚厚的朝鲜语词典被出版,送给金畔守儿子的词典扉页上写有“献给金畔守”几个字,观众感动之余也让整部电影瞬间拥有一种史诗魅力,延展了历史的深度,提升了影片整体的历史气质。

二、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人物塑造范式

韩国近代历史题材人物塑造的一般范式是塑造历史小人物,即“小化”显现。这种采用“小化”的塑造范式,符合当下时代审美对人物真实性的追求,努力将小人物放置于尽可能真实还原的历史境遇中,跟随历史的进程一起成长。

(一)动荡历史之中小人物无法做出选择

在动荡历史的洪流裹挟下,民族、国家主权沦陷,历史当中的人同样也丧失了自主性,犹如浮萍无法掌控自我的命运,历史小人物为了谋求生存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聚焦的是这样一类小人物,更多的时候他们参与到了某个影响历史进程的宏大事件之中而不自知,更不会明白他们的言行举措会同挽救民族存亡、保留民族文化精神财产和挽救更多同类的生命紧密相关。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历史时关注的是那些通过个人伟力来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人物”。而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塑造人物的范式是将那些被“重要人物”和宏大历史所遮蔽的、动荡历史下无法做出选择的小人物进行还原和讲述。

这些历史小人物切入历史的方式呈现了同质化的特征,即他们并不是因身负某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被召唤进历史的,而是基于当时的历史进行的真实选择。他们是电影《词典》里的金畔守,金畔守作为一个父亲身处乱世的市井之中,干着偷鸡摸狗、投机取巧的行径,在一次偷盗行为中误打误撞进入了为避免日本文化殖民而编纂朝鲜语大辞典的文化小组当中,迫于生计的他俨然不知(当然他的身份也注定无法理解)这项工作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歷史洪流裹挟下小人物的成长

回溯历史,历史之中的人因与现实(当下)的人脱离了关系,因此很容易忽视历史人物的鲜活性,使历史人物沦为“某种抽象概念或品质”。而在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当中,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均被还原并放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中,事实上历史中的人也应该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欲望且和当下人别无二致。上述虽说被历史洪流裹挟下的更多的平民百姓小人物无法做出自觉意识的选择,而只能以“历史水分子”的形式随波逐流,但这些被赋予鲜活生命的历史中的人,于他们而言也在经历成长和蜕变。影片《军舰岛》里的小女孩李素姬因为战争失去了最挚爱的父亲,在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卑微时,她早已经在战争中坚毅地成长起来,由最后一个镜头可以看出,李素姬对着镜头咬牙挺住,寓意了朝鲜这个民族的坚强民族品格,堪称影史经典镜头。

三、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的历史美学范式

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在电影画面美学风格上,总体呈现了一种“厚古薄今”的创作思想倾向。这种对韩国历史题材电影画面中的历史美学精神的推崇,在笔者看来是韩国影人积极从中国国画和中国革命时期革命题材的雕塑当中进行了“临摹”与“重塑”,可以说是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历史美学精神彰显的来源。这种美学渗透下的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的画面,人物造型立体,线条强烈,画面真实考究,追求画面的精致复古,用光、配色细腻、不露人工痕迹,进而能够真实呈现历史风貌和还原历史深度。

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进行自身解放和摆脱奴役的一曲壮歌,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样式来进行讴歌,其中表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雕塑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位于南京雨花台公园的《雨花台烈士群雕》很好地契合了中国在“十七年”时期的雕塑美学观念,表现了革命时期英雄就义时的人物动作姿态。群像中的人物拳头紧握、昂首挺胸、眉头紧皱、目光笃定而又充满愤怒,整座雕像采取正三角形的构图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使得人物的上半身独立突出,呈向中心聚拢的趋势,整体上极具舞台感和戏剧性。

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军舰岛》,影片结尾处朝鲜难民在宋仲基扮演的朴武英的带领下同日本军队展开战斗的场景中,战斗的场景被拍摄得真实、残酷,整个画面充满质感。其中一条线索是崔七星带领自己的手下同朝鲜叛徒进行决战,在这条线索中崔七星与自己的部下牺牲的镜头场面被拍摄处理得非常具有雕塑的美感。导演在表现两个战士中弹倒地的瞬间、崔七星中弹的瞬间时,为了渲染和凸显英雄就义的悲壮质感,将人物从战争的背景当中抽离开来,“花大笔墨进行大写意的特别处理,同上述雕塑作品一样极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在雕刻的表现风格方面,作者吸取古代山水画中所谓‘斧劈式的勾斫笔法,追求的是类似‘大写意的艺术效果。而恰恰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引发人们由战士雄伟的背部联想到弹洞累累的坚壁、爆破以后的城堡、风浪冲刷着的峭壁……这种象征比喻的艺术语言给形象增添了‘永恒的感觉”。

四、总结

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不同于史学家们历史研究的方式,而是通过影像来记录历史、挖掘历史、重塑历史,借助影像从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当中慢慢积累重塑本国历史的力量,打造坚挺的文化软实力。甚至从将来一段时期来看,韩国近代历史题材电影还会不断涌现新的更有力量的历史题材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汪澜.从顾恺之的形神观谈中国人物画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陈超.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6.

[3]李楠.新世纪中韩古装片美术创作风格比较[J]. 当代电影,2018,(03).

[4]芦静静,王红.“北洋三部曲”中的历史美学精神研究[J].电影文学, 2019,(04).

[5]电影该以什么方式书写历史——评《进京城》[J].当代电影,2019.

猜你喜欢

人物
戏曲人物表演艺术漫谈
音乐剧《迷藏》中“方老师”一角的饰演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