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尝试体会

2020-09-26包娟

考试周刊 2020年80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出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出了巨大的冲击,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切实贯彻我国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造性、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系统性、生态和谐理念,是有效达到“高效课堂”目标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文章从“先教后学,当堂训练”教学展开分析,研究此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讨论对此教学模式下课堂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先教后学;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适用于教学实施中的一般体系、基本策略、总体思路和具体操作流程。课堂教学通常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而教学模式并不是应对课堂变化的唯一准则,但是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的融合,大大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所以教学模式也成为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内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我国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研究出来的一种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当堂训练融合到一起,符合我国教学现状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文章通过笔者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记录运用本教学模式对其内涵及特征的感悟和对本教学模式下课堂评价的总结。

一、 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内涵的感悟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含义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改革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体现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对推进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四个过程,1. 辅助环节;2. 学生先学;3. 教师后教;4. 当堂训练。“辅助环节”即课程导入环节,不过此环节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简明扼要,教师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本环节时间约为一分钟。“学生先学”就是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自学完成任务,此环节约15分钟。“教师后教”即教师在对学生自学进行检测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并与之探讨解决方法,此环节约为10分钟。“当堂训练”环节就是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巩固,在新学习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实现教学目标。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在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负责任的教育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自主、个性发展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正符合如今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要对其加深研究,领悟其教学本质,开拓我们自己教育改革的新征程。

二、 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特征的体会

(一)重视学生主体性

通过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切实体会到此教学模式完全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中心思想。此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位,整个课堂在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侧面引导之下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启发式教学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没有教师灌输性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的前提之下,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上加以引导,但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做更深层次知识理解地引导。

(三)学科的渗透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既能充分体现学科的特性,还能体现出学科之间的同一性和渗透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在任何课程上应用,都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潜能的挖掘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学生面对新知识“先学”的阶段中,教师不对学生做任何引导,完全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感悟,相当于是逼学生独立思考,就像头脑风暴一样,学生一次次地冲击自己思维的极限,一次次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教学的学段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此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切实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如学生的基础太差,此时就应该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反之也可提升学习要求。

(六)教师的向导性

教师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中担当“向导”的角色。虽然此模式全程重视学生的学,但是教学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与教师的“导”息息相关,此模式中教师注重的是一个“导”字,以“导”促“学”。

(七)教学的实效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增强教师教学实际效果的基础,教师教学的高度实效性,极大地促进了课堂的效果,增强课堂的满意度。

(八)推动高效课堂的前进性

切实落实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头脑风暴,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活跃度,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推动高效课堂的前进。

三、 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堂评价的总结

(一)学习目标明确

目标是一个课堂的方向,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标志,当方向错误的时候,前进就意味着倒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推动課堂高校进行的基础就是学习目标明确性、合理性、实际性。学习目标的合理制定要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遵从课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规定,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科学合理的设置目标,目标的设定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习目标的可靠性。但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不是就没有了活跃的课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注重的就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增强课堂的活跃程度,可以在基本目标达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拓深知识理解层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堂流程合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放任学生自行发展,这是大错特错的。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就阐述过科学化流程的重要性:“只有进行科学的统筹,科学的安排工作的流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也深谙其道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虽然将课堂明确的流程模糊化,但是其发展始终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哲学辩证思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流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每一个流程都切实完成学习任务,才能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

(三)学习方式符合实际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方式的融会贯通以及创新,学生自学体现了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体现了合作学习,教师的“导”体现了讨论学习,当堂实践体现了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检测,此教学模式无处不体现了崭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学与学习方式更注重创新性的转变,由个体到集体,由一般到特殊,由表象到本质,切实促进学生學习。

(四)学习内容明确真实

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地发展的学习内容应该是针对实际问题出发的。学生先学是针对课程实际内容进行自主认识,自主理解,自主发现,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这可以是教师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可以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自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就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通过当堂训练来检测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待拓展程度。

(五)课堂的参与性

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所有学生一个不少的积极参与,踊跃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先学”是每一个学生在同一个时间里的自我学习,虽然自我学习的内容一样,然而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其各自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是因人而异的学习,“后教”是全体学生的教,此时的教师就是学生中的一份子,学生们相互讨论,发现不同的理解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当堂训练迅速抓住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记忆最深刻的时候,一方面巩固知识,一方面拓展知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切实促进每一个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

(六)发展的全面性

课堂学习是一个多元化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的理解,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习方法的实践,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既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思维的培养,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多元化全方位推动学生进步。

四、 结语

通过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笔者深有感悟。虽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30年的发展历史,各方面的研究也都趋于完善,但是此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深远,此模式蕴含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核心方向,日后对此模式更要深入研究,掌握其核心内容,把握其实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新课改之路打造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同时,要想高效发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加强灵活的应变与表达能力,紧追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时代教师。

参考文献:

[1]宋彦虎.“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J].甘肃教育,2013(9):47.

[2]陆顺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J].甘肃教育,2013(1):44.

[3]何俊峰.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体会[N].延安日报,2011(7).

作者简介:包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迭部县藏文小学。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下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建议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回顾与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