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中学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2020-09-26于光亮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中学互联网+

于光亮

【摘要】班级管理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中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至于班级管理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必须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加强班级管理。本论文以农村中学班级管理作为研究切入点,对网络背景下具体的日常管理途径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班级管理  互联网  农村  中学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2-0001-02

进入到21世纪之后,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最为常用的手段。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校教育中承担着较大的责任,是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引导者、管理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手段进行创新,并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来改进思想教育、人性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一、“互联网+”背景探索及意义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而在教育方面,“互联网+”强调突破、分解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并再围绕互联网这一中心进行重新组建,形成新的体系与结构。如今,农村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对象均为00后,他们已然生活在信息化极速发展的新时代下,有着鲜明、张扬的个性,同时好奇心极强,愿意并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对此,班主任要順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农村中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效率,并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供更多科学的指导,构建班级日常管理艺术。

二、农村中学班级管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

1.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

在目前农村中学的班级管理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管理理念落后。新课改十分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增强主体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就目前来看,大多是农村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上均是采用硬性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仅是要求学生服从即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管理需求等,甚至在班级管理中出现了过分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行为,进而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影响班级日常管理效果。

其次,管理方式单一。农村学校普遍地处偏僻且经济落后,同时教师年龄层偏大,大多数班主任依然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同时即使一部分班主任意识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价值,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与知识教育,在实践中也仅是摸索前进,需要经历较长的过渡期,这对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尤其是针对一部分年龄较大的班主任来说,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忽视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另外,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常常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单一的管理目标,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以至于班级管理效果不佳。

再者,管理对象复杂。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充斥着游戏、暴力、色情、虚假等众多的不良信息,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同时好奇心较强,缺乏辨别是非与自控能力,进而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并且一部分中学生并未认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学习价值,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获取直接答案的工具,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思维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以致于管理效果不佳。基于此,农村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2]。

2.网络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应用优势

班主任在对中学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鉴于以往传统管理现状,可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形式,使得班级管理形式更加灵活,更加与当前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进而提升了农村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

一方面,通过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使教师进一步走近学生,使两者建立友好的关系。因为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教师多采用硬性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多是敢怒不敢言。而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将学生带入一个新的管理环境,促使其主动探索,从中学到许多道德知识与行为规范,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另一方面,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鉴于农村学生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在外务工,无法对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据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可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这一优势,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进而更好地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工作[3]。

此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使主题班会与课间活动更为生动与丰富。因为以往主题班会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并不感兴趣,总是喜欢走神与做作业,而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展现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还会给予其较大的触动,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间活动是学生放松身心的时间,班主任的管理重心便应该向组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而偏移,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放几首好听的歌曲,让学生的大脑得到一定时间的休息,并达到陶冶情操的结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中学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途径分析

1.借助互联网,实现师生之间亲密沟通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生理均处于敏感期内。同时,在这一时间段内,学生的叛逆心理也相对比较明显。鉴于传统农村中学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不仅管理形式单一,且班级管理的目标以学生的成绩为单一目标,进而促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常常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触动学生心理防线等,进而导致农村中学班级管理效果不佳。基于此,农村中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进而不断提升班级日常管理的有效性[4]。

具体来说,农村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可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借助QQ群、微信群、创建班级主页等形式,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进而实现师生之间在虚拟化的网络中,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在具体进行交流的时候,为了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心里,班主任可在具體管理中,在主页中发布一些科学健康知识,指导学生科学饮食、健康运动等,进而促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班主任的温暖,进而使得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认同感,并积极主动融入到班级中。可以说,与传统的沟通模式相比,这种虚拟化的网络化沟通模式下,给学生造成的压力比较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并促使学生在亲密的沟通中,自觉接受班主任的意见。

2.借助互联网,创新班级管理新形势

鉴于传统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借助这一技术,实现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形式进行:首先,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班主任在对农村中学生进行日常班级管理时,必须要首先对学生的全部信息档案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如,教师可借助Word等程序,建立一个学生信息库,并将学生的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家庭、联系方式等收录其中,以便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其次,另辟蹊径,在网上开班会。班会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但在常规的班会形式下,学生参与程度比较低,以至于班会开展效果不甚理想。而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班主任在开班会的时候,就充分借助这一载体,在网络上开展班会,进而指导学生在网络上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班会讨论中,以实现班会的教育价值;最后,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还可以设立班主任信箱,鼓励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传递给学生,进而实现无障碍交流。通过这种网络上的有效形式,可及时了解学生心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提升了班级日常管理效果[3]。

3.借助网络载体,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农村班主任在对中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进而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班主任在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可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包括每周布置定量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载体来进行阅读学习,并要求其写下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想法,由教师、学生共同评定进行展览,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进而促进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还可以给学生建立一个展示平台,当中对自己学习、品德、生活、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阶段性的公示,并由固定的班干部,将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展示到互联网这一平台中,进而促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以实现其更好的成长[5]。

4.借助互联网,实现家校合作新模式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家庭也承担着较大的责任。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6]。据此,农村中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资源,积极主动创建一个家校合作的新模式,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对此,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不仅要充分借助家访等形式与其进行沟通,还应借助微信群、QQ群、校讯通等形式,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告知学生的家长;同时,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从学生家长那里,详细了解学生,进而通过双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适于学生成长的有利环境[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引导者,对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鉴于目前农村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师生之间亲密沟通、优化课堂管理形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实现家校合作等,进而全面提升农村中学班级日常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四雪.网络: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新助手[J].教师,2014(19).

[2]郭兴龙, 陆荣华.“互联网+”背景下班主任管理艺术初探[J].甘肃教育,2019(21).

[3]董加林.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 新课程·中学,2015(9).

[4]杜影.共同学习、快乐成长——谈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J].儿童大世界月刊,2017(5).

[5]钟日清.浅谈“互联网+”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新途径[J].读天下(综合),2019(16):246.

[6]徐雁波.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家校沟通艺术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6):197+199.

[7]刘彩霞.“互联网+”背景下利于家校共育的班级管理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7):33.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中学互联网+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