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档案中的李翔梧与刘志敏

2020-09-26李智民

档案管理 2020年5期

李智民

摘  要:本文通过档案还原上个世纪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李翔梧、刘志敏真实的生活轨迹,挖掘其中的档案价值。

关键词:俄罗斯档案;李翔梧;刘志敏;莫斯科中山大学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stores the real life trajectories of Li Xiangwu and Liu Zhimin, student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Moscow through the archives, and explores the value of the archives.

Keywords: Russian Archives; Li Xiangwu; Liu Zhimin;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Moscow

2007年12月,正值隆冬季節,时任洛阳市党史研究室主任耿占云、副主任姬铁成和我三人,远赴俄罗斯国家政治和社会历史档案馆,查找上个世纪20年代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李翔梧、刘志敏的档案。在档案馆里,我们查阅和复制了全宗495,目录225,卷宗1317(李翔梧71页)、2137(刘志敏8页),以及全宗530,目录2中与他俩有关的部分档案(19页),共计98页。打开尘封已久的档案,我们试图从那一页页的珍贵记录中,还原他们真实的生活轨迹,读出背后的故事。

1 留苏前的经历

李翔梧,原名李凤周,1907年9月24日生于河南省洛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8年考入洛宁县立高等小学校,1921年考入位于洛阳的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3年转入位于开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艺术科(以下简称“省立一师”)。

1924年初,李翔梧等几个进步学生,发起成立“河南青年学社”,并担任河南青年学社第一届执行委员兼出版干事。他参加的主要社会团体有:“非基督教同盟”“河南国民会议促成会”,并担任宣传股委员。1925年上海发生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后,李翔梧参与了“河南各界沪案后援会”的发起工作,并担任“后援会”文书股和宣传股负责人,为河南声援“五卅”运动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1]

1924年12月,李翔梧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党票号码:京市字2118号),任国民党开封市党部编辑(出版)委员及青年部干事,《河南青年》(周刊)和党报《每周通讯》编辑。当年5月27日,出席国民党河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2]

1925年6月,李翔梧从“省立一师”毕业后,到了北京,担任当时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机关报《国民新报》的编辑。当年9月,李翔梧加入中国共青团。[3]10月,党组织派其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刘志敏,1908年7月16日出生于河南罗山县城一个破落的小商人家庭。1926年,她未读完中学即前往汉口,加入宋庆龄创办的国民党妇女党务训练班学习。1927年2月,在训练班内由朱庆荣、李惠桃两人介绍加入国民党,同时加入中国共青团。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受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委派,以战区农运特派员身份,在信阳县农民协会从事农民运动宣传工作,同时,担任共青团支部书记,秘密从事学生和妇女工作,还曾到冯玉祥部队的政治部女子宣传队做过宣传工作。武汉“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发生后,革命处于低潮。但是,刘志敏没有在革命道路上犹豫徘徊,反而在政治上更加坚定了。她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继续秘密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8月,因汉口党组织遭到破坏,刘志敏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不久,即被湖北党组织派赴苏联学习。[4]

2 党组织选派经过

莫斯科中山大学,俄文全称“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是联共(布)中央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他而创办的,目的是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

李翔梧在1925年11月25日填写的《旅莫中国国民党支部党员调查表》[5]中“何人介绍入孙大”一栏,填的是:于树德、路友于。于树德,河北静海人,1922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一大”选举的中央执行委员,时任北京执行部青年部(学生部)部长。路友于,山东诸城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1927年与李大钊一起被军阀张作霖杀害。时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候补执行委员,具体负责执行部的日常工作。两人均为当时国民党北京执行部主要负责人李大钊的得力助手。李翔梧在《国民新报》任职期间应该与两人来往甚多。他在《旅莫调查表》第21个问题“来俄前后对外关系”中与其有联系的“个人和组织”栏,填的就有路友于,并注明“来俄前关系”是“朋友的关系”。[6]

另据原中州大学附中学生、由河南党组织1927年2月派赴苏联留学的马员生在《旅苏纪事》[7]中回忆,1925年“双十节”后,国民党开封市党部接到选派学生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通知。时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王若飞为确保国民党内的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左派能选上,就通过国民党北京执行部负责人于树德以特派员名义选派。第一批河南派出的9名学生,除2名左派外,其余全是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当时马员生也在被推荐之列,因个人原因放弃,换上了杨放之。最后确定,“中大附中”3名:屠庆祺 (杜畏之,中共党员)、张玲华(国民党左派)、杨放之(国民党左派);“省立一师”3名:韩沅波(即韩绍湘、中共党员)、裴光(团员)、李翔梧(团员);“开封二中”1名:刘国章(后改名刘少文 ,中共党员),郑州1名:李沛泽(即李培之,中共党员,王若飞爱人)。还有1人不详。据伍修权回忆,和他同时应考莫斯科步兵学校,合格并被批准入学的原中山大学同学共有十一个人,其中有一个河南人李星若。[8]“河南大事记1925年”中,河南党组织选派留苏学生中有“李星美”的名字,不知是否是“李星若”之误?

孙耀文在《风雨五载——莫斯科中山大学始末》中说:“在北方,选派留苏学生的工作,实际上落在了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肩上。不过,选派工作也是以国共两党名义进行的。”[9]“当时属于中共北方区委领导的北方各省党组织,也在本地选调了一批青年到上海集中,然后去苏联学习。”[10]于树功记得,“1925年秋天,由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央执行部在北京的委员丁惟汾和于树德(共产党员)出面,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开了一个会,公布了留苏的成员四十人,当场发放了到上海的旅费三十块现洋。”[11]

可以这样理解,1925年北方留苏学生的选派,名义上是由国民党,实际上是由中共北方区委和其领导的各省党组织实施的。

3 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

就这样,李翔梧怀着“学革命理论,受团体训练”的目的来到了苏联。[12]李翔梧于1925年11月23日抵达坐落在莫斯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的中山大学。[13]李翔梧被分在第4班,学生证编号是35号。学校给每个中国学生都起了俄文名字。李翔梧俄文名字全称是:扎哈尔·伊万诺维奇·日丹诺夫。

中山大学的学习任务是繁重和紧张的。学俄语,学理论,过组织生活,還要学军事。李翔梧很快适应了这种学习节奏并取得了好成绩。据伍修权回忆:“我和翔梧同志在中山大学虽不同班,但我们的关系却很亲密。我记得很清楚,翔梧同志稍比我年长,修长的身材,容貌端庄,神情严肃却又平易近人。我们在中山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成文武艺,归国闹革命。翔梧同志在学习上可谓刻苦钻研,孜孜不倦,进步很快,成绩显著。所以不到两年时间,他就被调到东方大学当翻译了。这在当时的同学中是少有的。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天资聪敏固然是一个条件,革命的热情与理想恐怕是内在的一个原因。”[14]

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李翔梧由中国共青团转入俄罗斯列宁共青团,并先后担任团小组长、团支部委员、墙报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俱乐部书记等职。[15]除此之外,他还担负许多课外工作。由党组第4组组长李弼庭签署的两张“党员及团员工作调查表(1927年1月22日、2月28日)”[16]中,李翔梧在“担任何种工作”一栏是这样填写的:“墙报俄文栏编辑、西方革命史书记(1月);新闻组组长及翻译、学校参观翻译、国民党小组翻译、俱乐部参观翻译、墙报编辑(2月)”。在“每种工作除开会以外尚须费若干时间”栏,他填写的是“口译时间十五小时及其他”。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李翔梧也经常受苏联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委派到基层去执行任务。李翔梧档案里有几张出差证明可以说明这一点:(1)1926年3月7日18时,到全苏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中央射击俱乐部外事处参加处务会议;[17](2)受莫斯科州团委宣传部委派,1926年4月1日晚8时,参加格鲁霍夫团支部全体会议,担任翻译;[18](3)1927年3月18日,受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援会莫斯科分会委派,在“十月革命工厂”工人大会上致欢迎辞;[19](4)1927年5月21日,受莫斯科团市委委派,到谢尔吉耶夫团委作关于中国大事件(可能是“四·一二”政变)的报告。[20]

4 半张“团员分析表”

在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半张用中文填写的中山大学第一期学员“团员分析表”[21],但月份、日期和填写人均不详,只有阿拉伯数字“1926”。该表左上角的俄文词语,注明是“共青团员鉴定”,推测该表填写的时间应是1926年年底学期结束时。从内容来看,应该出自中山大学党组织负责人之手。因有资料说第一期分11个班,而这张表上只显示了7个班的99名党团员的名字,故称之为“半张”。虽然是“半张”,但对于研究当时中山大学中共党团活动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团员分析表”分班次、中坚分子、中平分子、落后分子、成问题分子五个栏目。“中坚分子”栏目又分兼党员、纯团员(即来莫前的团员)、来莫后加入三个子栏目。表中名字用中俄文标注。99个党团员中,其中“中坚分子”75人,“中平分子”13人,“落后分子”10人,“成问题分子”1人。而“中坚分子”中,兼党员29人,纯团员27人,来莫后加入的团员19人。兼党员中,比较著名的有:邓希贤(邓小平、7班)、傅钟(2班)、张锡瑗(1928年与邓小平结婚、3班)、李弼庭(4班)、刘鸣先(4班)、赵先桂(毛泽覃妻子、5班)、李俊哲(李卓然、7班)、韩沅波(韩源波、7班)、潘自励(潘自力、7班)等。纯团员中,有王嘉祥(王稼祥、1班)、朱瑞(7班)、裴光(7班)、李翔梧(4班)、云润(乌兰夫堂兄、6班)等。来莫后加入的,有吴良斌(吴亮平、1班)、邵志刚(邵力子之子、1班)、杨放之(1班)、蒋经国(4班)、傅学文(后与邵力子结婚、5班)、于楞(于右任之女于芝秀、5班)等。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李翔梧在“中坚分子”之列,可见党组织是信任他的。

5 莫斯科东方大学翻译

1927年7月,中山大学第一期学生毕业。李翔梧受共产国际派遣,到位于莫斯科斯特拉斯特广场3号的东方大学做翻译工作。莫斯科东方大学全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1921年10月由联共(布)中央创办,主要任务是为苏联东部地区培养民族干部和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干部。

东大先后给他发了四张工作证,时间从1927年的7月至1928年9月1日。[22]与他同时到东大当翻译的有乌兰夫(云泽)、薛萼果(孙冶方)、綦书功、高理文等。据高理文回忆,在夏令营,“我们和东大的同学度过了两个月的军事训练生活。军事训练的内容,第一步是俄国军官教我们如何使用轻武器,如步枪、轻重机关枪,如何拆卸、保养枪支的零件。天晴的时候常做野外行军,以班、排为单位演习。”[23]夏令营工作结束后,李翔梧留在东方大学中国特别军事政治训练班担任翻译组长。黄火青当时就在这个班学习,据他回忆,李翔梧会俄、英、法几国外语,是东大最好的翻译之一。[24]军事班主要教授军事理论、指挥艺术、军械知识和中外战例等内容。一年的教学翻译生涯,不仅使他施展了翻译才华,也因此丰富了军事知识,为他回国后从事军事斗争奠定了基础。

6 加入联共(布)

刚进中山大学不久,李翔梧就向党组织提出过入党要求。[25]1927年11月14日,李翔梧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6]申请书全文如下:

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支部局特别委员会:

经马雷舍夫、艾因古什、波古里亚耶夫、菲什娜、乌瓦洛娃介绍,本人提出申请,请允许我加入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扎·伊·日丹诺夫(李翔梧)

1927年11月14日

根据当时联共(布)章程规定,申请入党需要有5位党员介绍。李翔梧的5位介绍人,除马雷舍夫为东大教师外,其余4位均来自中山大学。5位介绍人一致认为李翔梧政治坚定,工作积极,严守纪律,同意推荐其加入联共(布)。

其中的波古里亚耶夫是中山大学秘书处的负责人。在中山大学学生回忆录中,他的名字出现频率比较高。他的推荐信是这样写的:“我在中山大学的工作中与日丹诺夫(李翔梧)同志相识。作为一个共青团员,他无论是参加党(共青团)的工作,或是参与学校的社會工作,都很积极,觉悟很高。日丹诺夫同志与党内同志关系良好,是经得起考验的。我认为日丹诺夫同志是一名训练有素且合格的共青团员,特推荐其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预备党员。”[27]

1927年11月24日,党小组召开闭门会议,听取了李翔梧关于加入联共(布)的陈述,会议以多数票通过接纳李翔梧为联共(布)预备党员。[28]11月25日,联共(布)东方大学支部局特别委员会召开全体党员公开会议,会议又以多数票通过接受李翔梧为联共(布)预备党员。[29]联共(布)克拉斯诺普列斯尼亚区委1928年5月12日作出第26号决议:批准日丹诺夫(李翔梧)为联共(布)预备党员,预备期2年。[30]而李翔梧的联共(布)党员证已于1928年4月25日发给本人,入党时间是从1927年11月25日,即支部局特别委员会大会通过之日算起。

7 莫斯科的爱情

李翔梧在莫斯科,不仅学到了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还收获了爱情。

1927年11月6日,中共派遣的第三期留苏学生到达莫斯科。刘志敏被分配到中山大学一年级二班,班长:李俊夫;党组是第二组,组长:万志凌。学生证编号:871。[31]她的俄文名字全称:娜塔莉亚·安德烈耶夫娜·佩尔西科娃。

他们两个的认识缘于曹靖华夫妇。当时,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曹靖华夫妇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工作和学习。曹靖华夫人尚佩秋回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同爱人曹靖华冲出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从武汉经上海乘船到苏联。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我和志敏同志都是罗山人,由于同乡关系,彼此很快就熟悉了。她当时也在中山大学学习,和我同年级而不同班。我们家当时就住在中山大学内,刘志敏同志常常到我家玩。我爱人曹靖华到东方大学,认识了在那里工作的李翔梧同志。他也常来我家,在我家里认识了刘志敏。他为人热情开朗,工作热情很高。刘志敏与他相识后,关系比较融洽,彼此都有好感。大约在1928年春,他俩经我和曹靖华同志介绍结了婚。”[32]

婚后甜蜜的生活,给在异国他乡学习的刘志敏极大的安慰和快乐。1928年7月暑假开始,李翔梧到东大科夫罗夫夏令营工作。[33]刘志敏给当时管理学生的波古里亚耶夫写了一封信,请他批准去看李翔梧。信是用俄文写的,我们从信中可以感受到刘志敏那炽热的爱情。信中写道:

“波古里亚耶夫同志: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日丹诺夫。我没有一天不在想他。我的感觉很不好,这是一种医生无法医治的病。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我的身心将倍受折磨。因此,我要求去科夫罗夫市(东方大学夏令营,日丹诺夫在那里工作)。请派我去那里!9月1日前我会返回。——我太想他了!——佩尔西科娃,1928年7月2日”。波古里亚耶夫批复:同意给假。[34]

而波古里亚耶夫给工作人员“卡莎”的通知是这样的:“同意女学员佩尔西科娃去其丈夫日丹诺夫处休假至8月1日。”[35]这样假期就少了整整1个月。不知刘志敏是否看到这个通知,她是于8月20日返回莫斯科的,9月1日到校报到。但波古里亚耶夫几次都借故未见,一直到12日才见到,结果可想而知。但卷宗中没有看到对她的处分文件。只是在她后来给“中山大学管理部诸同志”的申诉信中,我们看到她在承认错误的前提下,对学校给她的开除学籍处分,有以下声明:“我是由中国共产党党部派来莫斯科,委托着我以学习革命理论和经验的使命,而将自身训练为无产阶级战线上的战士。如果是违抗或不愿担负这种使命的,自然有开除学籍的必要。所以,在有(第一)不愿学习,(第二)明显的反革命,(第三)违背学校纪律(的情况下可以给与处理)。但在这三方面,我自信我自己的一切行动,并未有丝毫犯了这种错误。对第一方面来讲,——虽然我的成绩不算好,但这只能怪我天资不良,与我的努力无关。举例来说,一年来我从未有一次缺课,有点名册为证。——在第二方面来讲,——自己已加入了无产阶级队伍里,只有尽自己十二分的心血,来为无产阶级的胜利奋斗到底。在第三方面来讲,这一次犯这种手续上的错误为第一次,然而也不能以此为理由,而断送我学习的生命。”[36]但学校最终没有采纳她的申诉。

刘志敏的学生生活就这样中止了。不过她的革命意志没有削弱,爱情还在延续。不久,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1929年3月2日,刘志敏在赤塔生了一个男孩,俄文名全称:弗拉基米尔·扎哈里耶维奇·日丹诺夫,[37]中文名字叫“苏生”。孩子的诞生,给在寒冷的赤塔工作着的李翔梧夫妇带来了丝丝暖意。

8 东方工人指导员

1928年9月,李翔梧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接受培训。档案显示:由部队首长帕赫列夫签发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通行证(有效期至10月1日)。[38]

1928年10月,按照联共(布)中央的安排,李翔梧到苏联黄金工业公司赤塔金矿工作,担任赤塔州工会基层委员会东方工人指导员。[39]与苏联黄金工业公司签订的合同期是两年,月薪不低于120卢布。[40]

1928年11月,李翔梧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赤塔州第三次工会代表大会。[41]同月底,出席赤塔市工农红军代表大会,并由主席团授权,负责18选区选举会议的筹备与实施。[42]

1929年3月,李翔梧担任赤塔金矿基层矿山技术人员培训班翻译直至离开。[43]在赤塔金矿,李翔梧经受了严寒的考验,亲身体验了解了苏维埃会议制度。他和基层工人在一起学习、工作,也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