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水平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陕西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9-26郭建中刘少恒李召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工作

郭建中,李 坤,刘少恒,李召虎

(陕西师范大学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陕西 西安 710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学校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开展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创新实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实验室安全工作是高水平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一环。

实验室安全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推进提高、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关乎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点。

新时期的科技、经济、文化高速发展,高等学校实验室内涵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多,各个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实验室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各级各类实验室基数不断增大;二是交叉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实验室涉及的学科类型日渐扩充;三是高校承担科研项目不断增加,实验室科研工作量日益提升;四是高校不断扩招,学生参与实验的人数、时长逐渐加大,参与程度逐渐加深。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规模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实验的频次逐渐升高,实验环境复杂程度不断攀升,实验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的安排,陕西省内高等学校2019年5—7月开展了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通过专项检查,我们对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希望能够在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方面有所裨益。

1 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基本情况

1.1 实验室总量及分布

陕西省现有本科院校54所,其中部委院校6所、地方公办院校 28所、地方民办院校 9所、独立学院11所。实验室总数为10 596间,总面积为183.33万m2,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陕西省高校实验室基本情况统计

部委高校数量占高校总数的11%,实验室数量占实验室总数的34%;地方公办本科高校数量占52%,实验室数量占47%;地方民办院校数量占17%,实验室数量占12%;独立学院数量占20%,实验室数量占6%。由表1可看出,部委高校数量少、占比小,但是每所学校实验室占有数量大,这和部委学校规模大、科研实力强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1.2 实验室性质及分布情况

高校中共有教学型实验室6 366间,占比60.08%;科研型实验室3 070间,占比28.97%;教学科研型实验室1 160间,占比10.95%。各类高校中各类型实验室数据见表2。

表2 陕西省高校各类型实验室数量统计

教学型实验室数量最多、占比最大,实验室主要用于实验教学;科研型实验室主要分布在部委高校中,数量远大于地方公办院校(876间)、地方民办院校(59间)及独立学院(0间);科研型实验室中主要开展的实验多为创新型、探索型实验,存在较多未知因素,因而危险系数也较高,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1.3 实验室中存放危化品情况及分布

高校中存放危化品的实验室情况见表3。

表3 陕西高校实验室中存放危化品的实验室数量统计

存放危化品(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有1 723间,占实验室总数的12.9%。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主要分布在部委高校(为1 268间),地方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数量很少,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主要存放在部委院校的实验室中。

2 陕西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

根据《陕西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实施方案》(陕教高办〔2019〕1号),省内140名专家组成了25个检查组,对54所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用实验场所的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结合学校自查阶段形成的实验室安全隐患自查台账,对各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从制度建设、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危化品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核查。通过检查活动,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同行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2.1 取得的成绩

2.1.1 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确立

随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各高等学校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层层夯实安全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安全管理任务,逐步建立了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初步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

2.1.2 安全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实验室安全设施是提供实验室安全应急能力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直接反映实验室安全应急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实验室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中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除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设施以外,还根据实验室特点,配备了相应的紧急喷淋、洗眼器、防护服等,同时还为实验人员配备了必要的个人防护护具,如防护眼镜、防毒面具、急救箱等。除此以外,部分高校还为大型仪器平台、核心机房等放置大型精密仪器的场所配备了专门的火灾防控系统,大大提升了应急防护水平。

2.1.3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深入

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在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灾引起的事故比例仅为2%,而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却为98%[1]。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这一安全意识的提高,各高等学校每年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规范师生实验操作习惯,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安全应急能力。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时间并不仅限于每一学年的开始,而是将安全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学年,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进行。其中部分院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已经由新入学学生扩展到新入职教师、员工等,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

2.1.4 安全专项检查工作趋于常态

教育部于2015—2019年期间,连续开展了多次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每年发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中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实验室安全检查的要点和要求,是全面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2]。各高等学校在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各级各类实验室安全检查以外,将实验室安全自查自纠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以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为检查依据,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自行组织开展不同阶段、不同专题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有力保障了实验室安全。

2.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 54所本科院校的检查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由于各个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存在的问题表现各异、程度不同,具有代表意义的突出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2.2.1 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大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三级管理责任体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存在口头上重视而实际工作中却疏于落实的现象,特别是三级责任体系中最基础的实验室层级,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上热、中温、下凉”情况比较突出;更有甚者,个别高校未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2.2.2 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规章执行不严格

54所高校中有24所高校存在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占比44.4%;有28所高校未将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准入制度执行以及应急逃生演练等工作制度化,占比 51.9%。个别高校缺少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准入规章制度,还有规章制度没有及时更新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未严格执行实验室准入制度,未定期组织应急安全演练,无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未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预案陈旧缺乏针对性,实验室内无安全值日表,设备无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未上墙等多方面。部分学校虽然定期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但未保留安全检查记录等资料,没有安全检查日志及台账。

2.2.3 宣传教育不充分

大部分高校能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展板、宣讲、演练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部分高校做到了全员培训,但是还有高校宣传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手段落后、范围有限,导致师生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不强。

2.2.4 工作保障体系不健全

有20所高校无实验室安全专门管理部门,无专职安全人员,占比37%。实验室安全工作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管理责任不够明确;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或者督查队伍。

有16所高校没有经常性的实验室安全经费投入,占比 29.6%。没有专门经费保障,很难顺利开展实验室安全宣传、培训、安全设施配备等工作。

有23所高校存在实验室安全标识、安全信息缺失情况,占比 42.6%。主要表现在未能按规范要求在相应场所张贴安全警示标识,实验室安全信息牌上主要信息存在缺失,未明确安全责任人及联系电话、实验室危险源类别等。

有26所高校存在安全防护设施、急救设施、个人防护设施配备不到位,维护不及时的问题,占比48.1%。主要表现在化学、生物类实验室的喷淋、洗眼器等设施的配备数量不足,有的喷淋、洗眼器无法正常使用,实验室中未配备急救医疗箱,存放或使用危化品的场所内无通风系统或通风系统运转不正常,实验室内灭火毯、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足,个人防护设施不足等。

有18所高校未开展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占比 33.3%。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头绪较多,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管理水平无疑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手段,但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少,有的才刚刚起步,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2.2.5 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有待加强

有 17所高校存在危险化学品或实验室废弃物管理不够规范,占比 31.5%;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实验室内存放易燃气体的无报警装置,化学实验室管控类药品试剂存量过大,采购环节监管不规范,未执行“五双”管理,室内存放的有机溶剂没有明确的标识,易制毒试剂未单独管理存放,高压气体钢瓶无标识、未固定,特别是对探索性的实验项目危险评估不足等。

3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改进建议

根据陕西高校实验室摸底调查工作和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情况,我们建议在以下方面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

3.1 政府主管部门层面

3.1.1 加强联合安全监管

安监、教育、公安等部门须明确职责和权限,积极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建立权力责任清单,强化安全监管措施和监管责任,督促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规范安全监管行为,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提升监管保障能力,加强安全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安全监管执法环境,形成全面高效实验室安全监管网络。

3.1.2 依托学术机构,依靠专家,开展实验室安全研究、咨询、检查、评审工作

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导思想,依托学术机构,发现、培育实验室安全专家,并且充分依靠专家进行实验室安全研究,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指导实验室安全实践,开展实验室安全咨询、检查和评估,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3.2 高校层面

3.2.1 深刻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各高校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把安全摆在各项相关工作的首位,把实验室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充分认识到高校实验室体量大、种类多、安全隐患分布广、重大危险源和人员相对集中的安全风险复杂性、艰巨性,尤其是要认清陕西省高校实验室存有危险化学品,且主要存放在科研实验室的现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抓源头、抓关键、抓瓶颈,做到底数清、责任明、管理实,切实解决实验室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掌握防范化解遏制实验室安全风险的主动权。

3.2.2 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精细化原则,推动科学、规范和高效管理,营造人人要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校园安全氛围;完善和落实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层级的责任划分、管辖范围,做到层层落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无盲区、无漏点。

3.2.3 全面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环境、设备、人员、经费、设施、培训、奖惩等全方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和日常巡检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做好问题排查、登记、报告、整改的“闭环管理”;开展实验室教学科研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科学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全面的安全预案;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和数据库,制订危险源分级分类处置方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还应随着具体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和调整其内容,只有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做到有议、有决、有行、有果,才能真正降低实验室危险程度,实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3]。

3.2.4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强化安全教育宣传培训

按照“全员、全面、全程”的要求,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宣讲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安全技能,建立准入培训、专项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教育机制,加强对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应急处置知识学习和应急处理培训,逐步将安全教育有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3.2.5 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安全工作能力建设

根据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保障实验室安全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器材,成立实验室安全专门科室,加强安全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建立能够保障实验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准确、动态的实验室信息数据库,搭建实验室安全信息平台[4],用于实验室安全教育、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检查、人员培训管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实验室危险源管控、实验废弃物处置等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5]。

3.2.6 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实验室安全观和安全环保理念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自觉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6]。

3.2.7 规范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减少潜在安全隐患

通过实验室摸底调查工作和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实际情况,各高校实验室中存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还存在药品存量过大、药品混放、无使用记录、未落实“双人双锁”等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因此依法依规严格采购、运输、存储、使用、处置等过程管理是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实验室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不工作,爽飞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选工作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