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护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体会

2020-09-26黄宝玲张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1期
关键词:监护室常规细节

黄宝玲,张丽

(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湖北 大悟)

0 引言

重症监护室在医院中属于性质特殊的强化护理单位,在该科室中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以观察与支持患者的病情,而且需要大量有经验且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员加入其中,以便于能够起到逆转患者生理功能衰竭、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目的[1]。对于危重患者而言本身抵抗力弱、易感性强,加之各种有创检查、监测较多,对本就脆弱的机体更增加了破坏性,使得其自然防御屏障被损害,另外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也使得医院感染情况明显增加。相关研究[2]指出,给予重症监护室患者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各项操作的达标度以及标准化,进而对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明显地帮助。本文就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住我院监护室的88例病情危重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4例。常规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54~75岁,平均(66.68±2.50)岁。干预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53~76岁,平均(66.41±2.19)岁。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即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并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等,给予患者基础护理、饮食干预,并给予病室严格消毒隔离等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细节管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护理小组成立,小组成员均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组成,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的组长,并由护理部负责监督、评估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

(2)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小组成员搜集文献资料等,结合我院以往的管理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代化的护理理念等,重新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科室应当细化分重症病房的感染高危因素,并对其进行集中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制度完整工作,保证监护室的干净、整洁、消毒到位;建立清晰的消毒、隔离等制度,细致到对科室内的一次性用品也要进行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熟记规章制度的核心内容,以便于从源头上能够确保细节管理可以落到实处。

(3)护理人员观念的培训,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严格培训,改变其服务观念,且增加其感染危险意识的培训,并培养其预见性护理干预思维,强化护理技能、观察患者病情、处理紧急事件的技能;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需要建立消毒隔离登记本,将护理患者的措施、污染物处理、床单位消毒执行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且护士长定期抽查。

(4)细节管理措施,给予患者口腔护理、监护管道护理、尿管护理、胃管、引流管护理等(强化基础护理服务),并给予患者体位护理、呼吸道干预;规范化使用抗生素、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要求,定时对病室进行细菌培养,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根据培养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

(5)强化医院的感染监督管理措施,护理部不定时的对监护室患者的化验结果以及病室的细菌培养等进行抽查,对不合理的抽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出详细的奖惩制度,以起到对护理工作激励的作用。

(6)强化侵入性操作的无菌管理措施,在对患者实施导尿、吸痰、深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时,护理人员应该强化无菌意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程度实施操作,在操作前、后严格实施洗手、消毒制度;另外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缩短留置导管、尿管等的时间,减少逆行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并评估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感染症状评分,包括导管、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感染,每项10分,分数高则感染控制差[3]。

(2)统计并分析两组干预后的护理管理质量情况,护理质量量表中含有护理管理、护理文件质量、护理态度、感染制度、护理管理的流程等,共计100分,分数高则护理质量评分高[4]。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分析数据,两组的计数、计量资料n(n%)、()、行 χ2、t检验。P<0.05 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感染症状评分

干预后,较之常规组,干预组的导管、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的感染评分明显低(P<0.05)。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感染症状评分(n=44, ,分)

表1 对比两组的感染症状评分(n=44, ,分)

组别 导管感染 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 泌尿系统的感染常规组 5.89±1.26 6.01±1.32 5.95±1.01 5.88±0.98干预组 3.25±0.88 3.52±0.76 4.01±0.86 3.99±0.79 t 11.394 10.844 9.701 9.960 P 0.001 0.001 0.002 0.002

2.2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

干预后,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P<0.05)。表 2。

表2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n=44, ,分)

表2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n=44, ,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 71.11±2.26 80.01±2.32干预组 71.44±2.23 90.25±3.26 t 0.689 16.976 P 0.246 0.001

3 讨论

细节管理强调的每个岗位的每位职员做好分内的工作,且不找任何借口,想尽办法去达成一定的目的。而细节源于制度,因此管理的基础是制度,根据一定的流程,指导护理人员的工作,使其能够方面、有效的工作,减少或者是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5]。另外细节也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用心程度,多用心去观察,使用预见性的思维以及眼光去观察、护理患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护理管理则是对护理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护理细节管理应用于危重患者中,目的是减少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减轻其痛苦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监护室的患者多为大手术、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本身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感染后的死亡率高,加之抗生素、管道干预、侵入操作等,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故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十分必要。本研究中组建了护理小组,且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参与,分析护理管理旧制度的不足,且根据文献资料、现代护理需求制定新型的护理计划,之后强化细节护理管理,强化基础护理措施,最重要的是培养护理人员细节管理、感染管理、预见性护理的新型思维方式,从源头出发重视医院感染的发生,并想尽办法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常规组,干预组的导管、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的感染评分明显低(P<0.05),提示护理细节管理的应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感染情况明显降低,在此护理过程中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思维观念、护理技能的培训,与护理部的监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严格制定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并对高危感染因素患者进行集中以及个性化的护理,也有着较好的作用,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监护室中实施护理细节管理措施,明显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思维观念,从而降低了感染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监护室常规细节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常规之外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