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糜解毒饮治疗湿热内蕴型隆起糜烂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2020-09-26刘焕李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1期
关键词:胃脘胃镜健脾

刘焕 ,李林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脾胃科,安徽 合肥)

0 引言

隆起糜烂性胃炎(REG)又被称为疣状胃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检出率不断升高,对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研究发现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发生与长期进食刺激性食物、HP感染、胃泌素与胃酸增多、吸烟嗜酒、自身免疫、肥胖、以及各种其他因素如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等密切相关[1-3]。目前内科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HP等为主。因其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4]内镜下创伤性治疗得到了发展。主要的镜下治疗方式有氩离子凝固术(APC)、高频电凝术以及微波等[5-7]。而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同样颇受关注。导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所拟平糜解毒饮治疗湿热内蕴型隆起糜烂性胃炎颇有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脾胃科门诊及住院的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0人,其中男性16人,女性14人,年龄分布在 29岁- 62岁,平均年龄(45.43±8.08)岁。病程1月至26月,平均病程(8.23±5.33)月。治疗组30人,其中男性18人,女性12人,年龄分布在25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44.77±9.60)岁,病程1月至28月,平均病程(8.63±5.16)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对比无明显差异。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患者有胃脘部不适或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2)胃镜检查结果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8]中隆起糜烂性胃炎表现。

中医证型判定:其证型特点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9]中脾胃湿热证表现,即主症:胃脘痞胀或疼痛。次症:①口苦口臭;②恶心或呕吐;③胃脘灼热;④大便黏滞或稀溏。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型确定:主症、舌象必备,次症符合2项或以上,参考脉象。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2)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3)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

1.4 排除标准

(1)年龄<18岁或>70岁;(2)胃镜见活动期溃疡或怀疑为恶性肿瘤;(3)活检病理结果提示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存在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等;(5)存在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6)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正服用对试验结果存在影响的药物;(7)妊娠期(包括短时间预备怀孕)及哺乳期;(8)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治疗目标,或跟踪随访困难;(9)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生产厂家: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032)口服,每次40mg,每天一次,早饭前空腹时服用。

治疗组:采用平糜消毒饮治疗,药物组成:太子参15g,茯苓 15g,白术 12g,枳壳 10g,甘松 8g,薏苡仁 15g,白花蛇舌草12g,陈皮 10g,法半夏 10g,莪术 10g,炙甘草 6g。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予以随症加减,疼痛明显者加用川芎10g、延胡索10g行气活血止痛;反酸烧心症状明显者加以瓦楞子9g、海螵蛸15g制酸降逆;以腹部胀满不适为主证者加以木香6g、厚朴10g行气消胀除满。若兼有情绪不佳、多思多虑者加玫瑰花10g、绿萼梅6g以疏肝和胃、调畅气机。以上中药选择复方颗粒剂制剂(生产厂家: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装配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草药房),每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开水冲服。

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8周,嘱患者服药期间清淡饮食,禁食辛辣油腻、不易消化及寒热刺激性食物,不可过饥或过饱。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

1.6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 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关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相关内容: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②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③有效:主要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30% ≤疗效指数<70%;④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较治疗前有所加重,疗效指数<30%。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分布情况。

(2)中医症候评分 对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如胃脘痛、胀满、暖气、烧心、纳差进行单个症状评分,根据症状所发生的频率及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记为 0、2、4、6分。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

(3)镜检疗效评价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隆起糜烂情况,进行前后对比以评估改善等级。治愈:胃镜下隆起糜烂消失;显效:胃镜下隆起糜烂比治疗前减少≥2/3;有效:胃镜下隆起糜烂减少≥1/3~2/3;无效:胃镜下隆起糜烂减少程度<1/3或有增加。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

(4)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如在服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记录并予以相应处理。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理由认为两组患者疗效不同。

2.2 两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

经统计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候积分对比,治疗组的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烧心症状两组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胃镜下疗效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下疗效情况

计算得z=-1.973,P<0.05,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有理由认为治疗组的胃镜下疗效更佳。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有1例在治疗期间出现局部皮疹,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治疗组患者未见不适症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隆起糜烂性胃炎常表现为无规律性的胃脘部胀满疼痛,可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纳差等。需行胃镜检查方可发现。关于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内科治疗仍然是针对与其相关的发生发展因素的治疗以及改善临床症状。内镜下治疗日渐普及,但内镜下治疗术后可能会出现腹痛、出血等不良反应,且术后仍可能复发[10]。因此口服中药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隆起糜烂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可根据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关于其中医的发病机制,各路医家持有不同观点。王露露等[11]认为在糜烂性胃炎的发病中热壅肉腐是病机的关键,由此得出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者应该从痈论治。许丽亚等[12]则认为此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脾失健运、胃失濡养,虚火旺盛并炼液成痰,加之血行不畅,胃络瘀阻。故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胃阴亏虚、痰瘀互结。总而言之,此病是因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情志失调、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等多种因素在较长时间内搏结进而出现气滞、痰结、瘀血、郁热、湿阻等病理因素相互夹杂。[13-15]导师李林在长期临床观察及治疗中发现,由于现代人饮食习惯及作息规律的改变,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湿热内蕴型最为常见。并运用多年的临床用药经验,创立了平糜消毒饮。脾胃为后天之本,久病易伤及脾胃,故临床上多见虚证或为虚实夹杂之证。脾胃亏虚,运化水湿失常,湿邪集聚于内,进而影响气机运行,加之嗜食肥甘厚腻及辛辣之品,日久则易化热。脾主统血,其功能依赖于气之固摄,中气不足无以运血,故多夹瘀。本方是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虽其证型属湿热内蕴,但多为久病脾胃素虚,运化无力,湿邪日久化热而成,实为本虚标实之证。久病体虚,不宜峻补,方中以甘平之太子参健脾益气,虽其功力不及人参、党参,但其性平和,益气而不助热。茯苓、白术均为健脾益气的常用药。茯苓甘淡,又可利水渗湿,白术性温,功善健脾燥湿。陈皮、法半夏燥湿化痰,其中陈皮兼可行气健脾,使得诸药同用,补气健脾同时又可防气机壅滞。薏苡仁甘寒,可清热利水渗湿,兼有健脾之效。白花蛇舌草苦寒,有清热解毒、散结除湿之功,补气健脾之药多为甘温之品,故以白花蛇舌草苦寒之性以化脾胃湿热。内生湿热阻滞经脉,气血凝结而聚集成块,故见隆起,白花蛇舌草兼有散结除湿之效。甘松专入脾胃经,其气味芬芳,善醒脾开胃、理气解郁。湿困脾胃,中焦气机阻滞,以质轻之枳壳破气消积,气机调畅则湿邪易解。久病胃中血络痹阻,加以莪术活血化瘀、行气消积。[16]甘草调和诸药又可健脾益气。诸药同用,健脾益气而不助热,清热利湿同时又不伤及脾胃之气。

本次研究中显示,在60例湿热内蕴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中,采用平糜解毒饮治疗的治疗组治疗后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内镜下疗效相比,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P<0.05)。结果表明平糜解毒饮能够明显改善湿热内蕴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关于镜下疗效可能与其有减轻黏膜水肿,促进胃粘膜愈合的作用相关,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胃脘胃镜健脾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按摩治疗胃脘痛3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