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作文的“起承转合”

2020-09-24李晓云

关键词:部编起承转合外祖父

李晓云

叙事作文有一定的规律,起因、经过、结果,要有“起承转合”——“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展开下文;“转”是转折;“合”是收束全文。

《狼牙山五壮士》(部编六年级上册)写的是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5位士兵接受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把敌上引上了狼牙顶峰。最后,弹尽粮绝,他们英勇跳崖,为国献身。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故事的发生,是“起”。时间是1941年秋;地点:晋察冀根据地;人物: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5位战士;起因: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

接着,描写故事的发展,这是“承”。5位士兵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损失惨重。

接下来,进入故事发展的高潮,这是“转”。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前面出现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一条通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走第一条路可以很快追上大部队,但敌人紧随其后,会暴露大部队的位置;第二条路是死路,三面都是悬崖。在生死抉择面前,5位壮士选择了后者。

最后,写故事发展的结果,是“合”。面对疯狂的敌人,5位壮士英勇顽强,子弹打光了,跳下悬崖,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文章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对五壮士的崇敬与歌颂之情。

“起承转合”是作文叙事的重要方法,“起”(开头)的方法有:

开门见山。就是开篇点题,直奔中心。如《月是故乡明》(部编五年级下)以“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开篇,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

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如《梅花魂》(部编五年级下)的开头:“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散发缕缕幽香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作者由故乡冷艳、幽香的梅花,想到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回忆外祖父生前教“我”读唐诗宋词等往事,表达“我”对外祖父的思念之情,以及外祖父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交代要素。开头简要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好准备。如《爬天都峰》(部编四年级上):“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个开头,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时间是“假日里”;地点:“黄山天都峰”;人物:“我”和“爸爸”;事件:“爬天都峰”,非常简洁。

环境渲染。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某种气氛,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如《桥》(部编六年级上):“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十几个字,形象地描写出雨水之“大”,来势之猛,为下文山洪暴发和老支书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作了铺垫。

“承”主要指文章上下段的衔接、联系,常用的方法有:

时间为序。就是以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如《灯光》(部编六年级上),开头采用倒叙的写法,描写作者漫步天安门广场,看到璀璨的花灯,听到“多好啊”的赞叹声,引出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写经过:“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结果。时间是“1947年初秋”,地点是“沙土集村的沙柳林”,主要人物是“我”和“郝副营长”;事情的起因是“战斗打响,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经过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照亮了前进的路”,结果是“火光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结尾:“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由回忆转到现实,照应开头。文章结构严谨,段与段之间承接紧密,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位移的顺序安排结构,叙述一件事。如《课间十分钟》(浙教版三年级下)按空间方位顺序,依次写了“校园的东墙边”“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操场的西墙边”“操场中间”,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各自活动的情况,条理清楚。每写完一件事,立即承接写另一件事,结构紧凑。

这种承接方式一般适用于写参观、游记、活动等叙事作文。

时空交叉。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的顺序成文。如《我的舞台》(人教版六年级上),记叙的是我国当代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吴霜小时候学艺的故事。文章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写了5个小故事:①还没出生时,“我”在娘胎里“登臺唱戏”;②刚学会走路,在床上模仿演戏;③随母亲演出,在剧场观看表演;④6岁拜师学艺;⑤学艺几年后,在家里认真演戏。这5个小故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写来。段与段之间的安排结构紧凑,每写完一个小故事,用一个过渡句开头做顺承,转入下一段内容的描写。

“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文章内容的转换,二是表达方式的变化。

先说内容的转换,常见的方法有:

由现实转到过去。如《梅花魂》,作者从“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写起,写了外祖父生前珍爱梅花的5件事,最后写“我”每次看到墨梅图和手绢,就会睹物思人,想起外祖父对祖国的眷念。文章从现实到回忆,由回忆到现实,通过回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几件小事,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般回忆性文章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开头倒叙,中间叙述事件,最后照应开头,形成呼应关系。

由景转为情。如《草原》(部编六年级上),作者描写草原的美丽景色后,转到描写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示浓郁的民族风俗人情,表达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抒发作者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由物转到人。如《白杨》(人教版五年级下),文章由树及人,从车窗中见到的白杨落笔,引出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加上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用设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过渡,写爸爸借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并表达希望孩子也能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转”的方式、方法有:

由倒叙转为顺叙(或顺序转为倒叙)。基本形式有:

1.把事件的结果提前,再叙述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如《十六年前的回忆》(部编六年级下),先写事情的结果:“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情景;最后写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文章首尾呼应,“起承转合”衔接自然,突出了李大钊烈士忠于党、忠于革命,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先写眼前的事物,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忆往事。如《小木船》(部编四年级上),“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作者由眼前的小木船想到过去的朋友,在回忆中追忆“我”和陈明之间围绕小木船从友谊破裂到恢复的全过程;最后,又回到眼前的小木船,首尾呼应。通过“我”珍藏小木船,表达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

3.把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吸引读者,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如作文《重磅新闻》:

“号外,号外!理查德的作文发表了!”“快嘴刘”一进教室,就把这个喜讯告诉给同学们。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封未拆封的信,脸上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家丢下书本,一窝蜂地跑到他跟前,想一睹为快。

同学的作文发表,无疑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可喜可贺。“快嘴刘”一进教室,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同学们,就像在平静的湖里投下一块石头,激起了波澜,让原本平静的教室变得不平静。同学们纷纷跑过去,想一睹为快。

理查德的作文是什么时候发表的?发表在什么刊物上?他的作文为什么能发表?这些问题开头没有交代,小作者有意设下悬念,让读者猜想。这样开头先声夺人,很有吸引力,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由记叙转为议论或抒情。如《一面》(人教版六年级上),在“我”认出眼前这个人是谁后,有一段议论,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恶黑暗犹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被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又如《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六年级下),作者叙述周总理工作一夜的情景后,用抒情的方式写道:“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工作是那么辛苦,生活又是那么简朴,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向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呼喊,感到骄傲和自豪,崇敬、爱戴之情溢于言表。

由动态转为静态(或由静态转为动态)。如作文《一次难忘的语文知识竞赛》片段:

拿到试卷,我开始答题。前面的很快就做完了,接下来是阅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一把刀洞穿了父亲的心脏,父亲为什么还能奇迹般地活3天,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我努力思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桌子上的电子手表滴滴地走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突然,不知谁的文具盒掉在了地上,“啪”的一声,打破了教室的平静,引来同学们一阵不满的骚动。骚动过后,很快又平静下来……

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答题,没有人说话,只有笔尖摩擦的声音,这是“静”。在这安静的环境中,不知谁的文具盒掉在了地上,打破了教室的平静,这是“动”。由“静”转到“动”,小作者用了一个过渡词“突然”,非常巧妙。

由实写转为虚写(或由虚写转为实写)。实写是写客观存在的事物,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如桌子、铃声等;虚写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产生的联想或想象,如《月光曲》(部编六年级上)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画面。这是由实写转为虚写的过程,中间用了“好像”,他好像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月亮升起”“月亮升高”“波涛汹涌”的画面。至于盲姑娘能看到什么,只能在琴声中想象。

“合”,就是结尾。结尾要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简洁有力。常用的方法有:

篇末点题。在文章结尾处,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如《唯一的听众》(人教版六年级上)结尾: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也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会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想到的是那位自称“耳聾”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中的地位和“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篇末点题,照应题目。

结尾呼应篇首,照应开头。如《灯光》,开头从天安门前的灯光写起:“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结尾又写灯光:“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这样首尾照应,更容易激起人们对郝副营长的怀念之情,引起情感的共鸣。

自然收束。事情叙述完了,文章也随之结束。如《月光曲》结尾: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旅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

留有余地。不把话说透,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如《彩色的翅膀》(人教版六年级上):

第二天我醒来,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彩色的翅膀。

这个结尾比较含蓄,一方面暗示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家落户,又含蓄地反映了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怀,与题目相呼应。

借事抒情或寓理。通过叙事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看法,或说明某种道理。如《再见了,亲人》结尾,在难舍难分的临别时刻,志愿军战士纵有万语千言也无法表达,只能反复地用呼唤的方式说“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请求“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延长在朝鲜土地上的停留时间,抒发战士对用鲜血和生命为之战斗过的人民和土地的深厚感情。

“起承转合”是作文比较常见的方法,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关联,“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而“承”与“转”兼顾“起”“合”,才能一脉相承。

猜你喜欢

部编起承转合外祖父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课
灵感不是等来的
灵感不是等来的
你希望外祖父怎样做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科学、合理、创新使用“部编”教材之我见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大还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