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6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帕累托图分析*

2020-09-24汪晓娟方清影魏浩洁

中国药业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成药注射液药品

汪晓娟,方清影,魏浩洁

(1.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236000;2.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230012)

为保障公众安全用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与150余家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了监测哨点。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关注中药制剂疗效的同时也应重视其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与不良事件(ADE),2018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关于中药监测情况的部分,涉及怀疑药品159.7万例,占比14.6%[1],相比2017年,中药ADR/ADE数量略有减少[2]。通过帕累托图分析[3],可直观发现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本研究中分析了阜阳市人民医院中药制剂的ADR报告,探讨中药所致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不合理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对医院2016年至2019年上报的所有ADR进行提取、筛选,共收集96例中成药ADR报告。

1.2 方法

按患者姓名、性别、药品名称、药品分类、ADR表现及类型、转归及预后等,采用Excel软件对9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4]、《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5]、《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关诊疗指南,查阅相关文献[6-9],对引起ADR的中成药进行汇总并制订点评标准,共涉及21种中成药,并逐一点评(见表1),将不合理用药因素归纳为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给药途径或药物剂型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潜在相互作用、重复给药及其他用药不适宜。为了更直观量化引起ADR的患者年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器官及药物不合理因素,进行帕累托图分析,按影响强度将影响因素分为A类、B类、C类。A类为主要因素,累计构成比为0~80%;B类为次要因素,累计构成比为80%~90%;C类为一般因素,累计构成比为90%~100%。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96例ADR中,男56例(58.33%),女40例(41.67%);年龄8个月至96岁,其中65岁以上43例(44.79%)。详见表2。41~80岁的4个年龄区间段构成主要因素,其他年龄区间段构成次要因素,详见表2和图1。

表1中成药使用合理性评价细则

表2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n=96)

2.2 涉及中成药分类

图1中成药ADR与患者年龄的帕累托图分析

96例ADR中,共涉及6类21种中成药,清热剂包括艾迪注射液、华蟾素胶囊、喜炎平注射液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补益剂包括参麦注射液、肾康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肾衰宁颗粒;理血剂包括灯盏细辛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注射用血栓通及丹参川芎嗪;理气剂包括安胃疡胶囊;止咳平喘剂为苓桂咳喘宁胶囊。补益剂和理血剂为主要因素,清热剂、理气剂及止咳平喘剂为一般因素。详见图2。

图2中成药ADR与中成药分类的帕累托图分析

2.3 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依据美国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CTCAE)ADR分类,对96例ADR累及器官/系统进行归纳分类,共计158个ADR,涉及消化道系统、皮肤及附件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全身性、肌肉骨骼系统及呼吸系统,详见表3。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为主要因素,循环系统为次要因素,神经系统、全身性、肌肉骨骼及呼吸系统为一般因素,详见图3。

表3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n=158)

图3中成药ADR与累及器官/系统的帕累托图分析

2.4 发生时间与转归

96例ADR中,用药期间发生34例(35.42%),均为 注 射 液,用 药 后 发 生62例(64.58%);痊 愈4例(4.17%),好转92例(95.83%)。

2.5 ADR报告来源

96例ADR中,住院患者94例(97.92%),门诊2例(2.08%);医师上报92例(95.83%),药师上报3例(3.12%),护士上报1例(1.04%)。

2.6 不合理因素类型

96例ADR中,37例存在不合理因素。用法用量不适宜为主要因素,适应证不适宜为次要因素,遴选的药品不适宜和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相互作用为一般因素。详见图4。

3 讨论

3.1 患者性别、年龄

96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相当;年龄影响因素中,41~80岁区间段构成主要因素,其中65岁以上较多,其原因为老年患者体内脂肪比例增加导致药物分配量增加[10]。从药效学角度看,年龄的增长可能导致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看[11],肝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而导致药物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导致老年患者血药浓度升高。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加之使用药品种类较复杂,故属ADR发生的高危人群。

有研究发现,在不小于70岁住院患者中,有15%经历了至少1次ADR,其中50%以上被认为可以预防[12]。医师和临床药师应予老年患者重点监护,采用分步法开具药品:定期审查当前的药物治疗;停止不必要的药物治疗;考虑非药物替代策略;考虑使用更安全的替代药物;使用尽可能低的有效剂量。

3.2 中成药分类

96例引起ADR的中成药可分为5类,2018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涉及中药监测情况的部分指出,理血剂、清热剂及理血剂报告次数较多,与本研究分类一致。补益剂分为6类,临床辨证以气血亏损不足诸证多见,主要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气血虚损表现的代谢性疾病患者。96例ADR中以注射剂为主,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制药工艺技术结合的产物,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抗肿瘤及呼吸危重治疗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中药制备工艺差距和中药成分复杂等因素,在提取纯化过程中存在一些大分子物质,以本研究中发生ADR最多的参麦注射液为例,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和麦冬皂苷均为大分子物质,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血清蛋白结合产生高致敏活性物质,易导致Ⅰ型变态反应[13]。

3.3 累及器官/系统

主要影响因素中,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腹泻,均为肾衰宁颗粒所致,其主要成分为黄连、大黄、丹参、红花、牛膝及甘草,其中大黄可促进肠道蠕动和分泌[14],增加排便次数,该药品说明书中也提到其消化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及大便次数增多,故脾胃虚寒及轻度腹泻的患者应慎用;皮肤及其附件主要表现为皮疹,均为中药注射剂所致过敏反应,该类过敏反应常在几秒到几分钟内出现,发生迅速,不可预测,由于内源性代偿性介质(如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等)的产生,它可能是轻度可自发消退,也可能是严重的并在几分钟内发展为呼吸或心血管损害甚至死亡[15]。

3.4 不合理因素类型

中成药从原料生产、提取、加工、配制到使用,每个流程都可导致ADR发生:工艺因素,天然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会因气候、产地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临床试验,药物上市前临床试验研究不充分,药品的安全性未得到充分证实;生理因素,如患者年龄、性别、过敏史及联用药物等;用药合理性,包括开具处方、审方、调配、给药和监测等药物管理各步骤的合理性。

主要影响因素中的用法用量适宜性涉及溶剂、单次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及使用疗程。如1例74岁老年女性患者,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输注结束后出现面部发红、皮肤轻度瘙痒,未予处理,1 h后自行消失,考虑为舒血宁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予以停用。患者无心脑血管疾病适应证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属超说明书用药;溶剂方面,考虑其为糖尿病患者,确应更换为0.9%氯化钠注射液。杨薇等[16]的研究发现,48 445例使用舒血宁注射液中,西医诊断适应证不适宜的占70.5%,按说明书使用5%GS作为溶剂的仅占34%,可见超说明书用药及溶剂选择未按药品说明书指示较普遍,这一结论和本研究中不合理类型主要因素一致。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的法律依据,所载适应证是经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且通过国家药监部门认可的,药品说明书以外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合理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2018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149.9万份ADR/ADE报告表中,中药占14.6%,建议相关部门应对导致ADR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审查,以避免相应ADR发生。

中成药所致ADR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帕累托图分析得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降低中成药ADR发生率,不仅要加强中成药的生产管理,还应加强临床中成药的用药合理性,对高危人群进行用药前评估,同时做到用药中及用药后的监测,临床药师可通过药学干预减少医院ADR/ADE的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如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为其提供咨询,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药物重整,审核药物发现不适宜处方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院外随访等。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如纳入例数相对较少,且存在漏报现象,故数据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中成药注射液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水果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