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从医案和验方探析曾庆琪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

2020-09-24田朝晖崔应东宋章兴向圣坎李金涛曾庆琪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浊毒方用菟丝子

田朝晖,崔应东,杨 超,宋章兴,向圣坎,李金涛,曾庆琪

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2.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3.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湖北 恩施 445000) 4.江苏卫生职业健康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慢性前列腺炎(CP)是因细菌或病毒感染,或无感染发生,由于前列腺慢性充血,导致前列腺发生慢性炎症的一种男科常见疾病[1-2]。中医学将CP纳入“精浊”病的范畴进行辨证论治。CP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小便终末从尿道口滴出白色分泌物,小便余沥不尽,尿道口被白色分泌物粘合。可出现轻微的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少腹及会阴部坠胀隐痛,久病后出现阳痿早泄、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神经衰弱症状。CP病程缠绵,常常给中青年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临床报道表明[3],该病给患者造成的精神负担往往超过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由于C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容易反复发作,采用中医药治疗CP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曾庆琪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男科学专家,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从事中医男科临床工作近40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尤其是在中医药防治CP方面,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见解,为了进一步探讨曾庆琪教授学术经验,更好地指导广大男科医生将其成熟的学术理论运用于临床,传承名中医学术思想,本文基于数据挖掘,从医案和验方探析曾庆琪教授辨治CP的学术思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曾庆琪教授辨治CP的验方和医案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等数据库,收集曾庆琪教授治疗CP的验方及医案。检索策略如下:①(主题=全文)+(作者=曾庆琪)+(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关键词=验方)+(关键词=医案)*(医药卫生)*全部期刊*年=1980-2019;②(主题=全文)+(作者=空)+(关键词=曾庆琪)+(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关键词=验方)+(关键词=医案)*(医药卫生)*全部期刊*年=1980-2019。

1.2列出药物依次列出收集医案和方剂的药物,并参照《中药学》本科教材[4]对列出的中药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原则如下:①道地药材不储存入数据库;②炮制方法不储存入数据库;③煎煮方法不储存入数据库。

1.3数据处理将药物及治疗病证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的“方剂管理”模块中,由2人同时录入,录入后由1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录入完毕后,选择“统计报表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在“统计报表系统”中选择“方剂统计”,在“中医疾病”中输入“慢性前列腺炎”,然后点击“基本信息统计”,对所有方剂“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再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5,置信度设为0.9,将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结果导出至Excel表中,进一步选择用药模式及规则分析,分析所得药物组合的用药规律。

2 结果

共收集关于曾庆琪教授治疗CP学术论文34篇,对上述所有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共获取曾庆琪教授治疗CP验方28首。

2.1用药频次对28首方剂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共使用药物94味,频次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用药频次在5次及以上的中药有11味,排在前6位的是萆薢、茯苓、石菖蒲、菟丝子、乌药、甘草,见表1。

表1 曾庆琪教授治疗CP排名前20位的中药

2.2药物组合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设置支持度个数为8,在“用药模式”中得到常用组合17个,包含中药8味,出现频次≥8的组合共17组,位列前7位的药物组合分别是茯苓-萆薢;菟丝子-萆薢;茯苓-石菖蒲;萆薢-石菖蒲;菟丝子-石菖蒲;乌药-石菖蒲;菟丝子-萆薢-石菖蒲。设置置信度为0.9,在“规则分析”中分析所得药物组合的规则有2组,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展示,直观展示各药物及药组间联系,见表2、图1。

图1 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展示(支持度5,置信度0.9)

表2 曾庆琪教授治疗CP药物组合

2.3药物“四气”使用软件“统计报表系统”中的“基本信息统计”模块功能,统计药物的“四气”情况分析发现,“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平”性药物次之,见表3。

表3 曾庆琪教授治疗CP药物“四气”统计

2.4药物“五味”使用软件“统计报表系统”中的“基本信息统计”模块功能,统计药物“五味”情况分析发现,“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苦”味药物次之,见表4。

表4 曾庆琪教授治疗CP药物“五味”统计

2.5药物“归经”使用软件“统计报表系统”中的“基本信息统计”模块功能,统计药物“归经”情况分析发现,归肾经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归肝经的药物,见表5。

3 讨论

3.1理论基础从收集的验方和医案来看,曾庆琪教授辨治CP以“精室理论”为基础[4-5]。《黄帝内经》认为,奇恒之腑有六,分别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但《黄帝内经》只提出了女性的奇恒之腑有六,而男性的奇恒之腑只有五。曾庆琪教授认为,精室应为男性奇恒之腑,包括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腺等。精室的结构中空,与腑相似,精室的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似。曾庆琪教授认为,精室作为男性奇恒之腑,具有分泌、储藏和排泄生殖之精的功能。男性进入青春期后,精室的藏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精室的藏泄功能失调,会导致CP发生。“精室理论”为CP的辨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表5 曾庆琪教授治疗CP药物“归经”统计

3.2病机认识从收集的验方和医案来看,曾庆琪教授认为[6]CP的发生,体质虚弱是病变基础,充血感染是重要因素,湿热下注、败精瘀浊、精室被扰、精关不固、封藏失职为其基本病机,病位在精室,与肾、脾、肝、心密切相关,肾虚为本,湿热浊毒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后期伤及脾肾,久病入络,精瘀络脉,病理性质由实转虚。该病的发生首先与房事不当有关。青壮年房事频率偏高,或手淫过度,忍精不泄,损伤精气,以致肾气虚弱,败精流注,精离其位,遂成精浊。素体阴虚,热病伤阴,相火旺盛,水火失济,阴虚火旺,扰动精室,精离其位,遂成精浊。其次,湿热下注也是重要原因。湿热之邪分为外感湿热和内生湿热,外感者可由外感湿热,蕴结下焦,留着精室产生;或因房事不洁,由湿热内浸产生,浊毒瘀滞,精离其位,而成精浊。内生者可由嗜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湿热浊毒内生,下注精室;或肺脾亏虚,引动下焦湿热,而成精浊。或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或感受寒湿之邪,足厥阴肝经受损,气滞血瘀,而见少腹、会阴胀痛不适。病机转化:病久导致湿热长期浸淫,后期伤及脾肾,脾虚则湿邪愈难去除,肾虚则败精更易下泄,导致升清降浊功能失常,精室湿热浊毒瘀滞加重。若因情志失调,肝失疏泄,久治不愈,气阴两伤,心肾失交,则可出现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

3.3治则治法数据分析显示,曾庆琪教授治疗CP,归肾经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归肝经的药物,再次是归脾经的药物。结合上述对CP基本病机的认识,曾庆琪教授指出,CP的基本治则为“洁净精室”,根据精室湿热浊毒瘀滞的病机特点,“洁净精室”的具体治疗方法体现在3个方面[7]:①清热利湿,解毒泄浊,化瘀通络。此类药物主要归肾经。CP之湿热停留于精室,且湿热与浊毒瘀滞交杂,不同于膀胱湿热,因此,仅用清热利湿通淋之法不能去除CP之湿热浊毒,而应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配伍祛湿化浊、活血化瘀之品,方能解除停留于精室之湿热浊毒。②补泻兼施,阴阳共调,培补其本。此类药物主要归肾经、脾经。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曾庆琪教授常常从整体观念出发辨治CP,认为清热利湿、解毒泄浊、化瘀通络,只能解除局部的湿热浊毒瘀滞,但久病CP后,脾肾亏虚,阴损及阳,精关不固,封藏失职,因此,还应补其不足,培补其本,阴阳并调。③重视疏肝,调摄情志,促进康复。此类药物主要归肝经。情志是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积极乐观的情志,能促进疾病康复,消极的情志能加重病情,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会加重湿热浊毒瘀滞精室,加之受情志波动,导致CP病程缠绵,容易反复,疗效欠佳,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而言,心里压力往往比疾病本身的损害更加明显。因此,曾庆琪教授倡导,CP治疗应从肝论治,强调疏肝解郁,调摄情志,对于CP的康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

3.4辨证论治

3.4.1 活用经方 数据分析显示,曾庆琪教授治疗CP使用最多的药物是萆薢、茯苓、石菖蒲、菟丝子、乌药、甘草。这些药物包含着经典方剂的方义。曾庆琪教授熟读经典,常根据患者的病证特点,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活用经方,收到良好的疗效[9]。在辨证过程中,湿热证以清热导湿为基本治法,方用萆薢分清饮加减,中成药选用四妙丸、龙胆泻肝丸、保精丹、前列康片等;瘀血证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方用活血散瘀汤加减,选用大黄蟅虫丸、活络效灵丹;中虚证以补中益气为基本治法,方用补中益气汤,中成药选用益气聪明丸;肾虚证以补肾涩精为基本治法,方用菟丝子丸加减,中成药选用二至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

3.4.2 分期论治 数据分析显示,曾庆琪教授治疗CP,“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平”性药物次之;“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苦”味药物次之。这与曾庆琪教授“分期论治”CP的学术思想是相吻合的。分期论治是以疾病在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为依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曾庆琪教授认为[10],CP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其发病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初中期,或从外界感受湿热之邪,或感受寒湿之邪,或湿热内生,以寒热夹杂为特征;后期,气滞血瘀,或浊毒停留,以瘀浊互结为特征。曾庆琪教授根据这一分期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并提出CP主症和次症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初中期和后期,各提出三大主症,九大次症,患者具备一项主症和三项次症,即可诊断。初中期,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祛瘀排浊为辅,方用曾庆琪教授经验方,药用黄柏、苦参、败酱草、薏苡仁、蒲公英、乌药、石菖蒲、连翘、丹皮、冬瓜子、柴胡、马鞭草等;后期,治疗以祛瘀排浊为主,清热解毒为辅,配合温通之品,方用曾庆琪教授经验方,药用王不留行、丹参、皂角刺、桂枝、冬瓜子、水蛭、浙贝母、虎杖、穿山甲、茯苓、苦参、猫爪草等。

3.4.3 从肝论治 数据分析显示,曾庆琪教授治疗CP,归肝经药物占比16.24%,略低于归肾经药物的比例,这表明,曾庆琪教授临床擅长“从肝论治”CP。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足厥阴肝经循行经过阴器、小腹,由此可知,足厥阴肝经与前阴病的关系十分密切,故有肝司阴器的说法。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不利,郁而化热,湿热下注,湿热浊毒阻滞精室,可导致精浊病的发生。曾庆琪教授指出,情志不畅是C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CP的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情志疏导,临证时,曾庆琪教授从肝论治,分为肝郁气滞、肝经湿热、瘀阻肝络、寒凝肝脉、肝肾亏虚、心肝血虚6个证型进行治疗[10]。肝郁气滞证的基本治法是疏肝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经湿热证的基本治法是清泄肝火、利湿化浊,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瘀阻肝络证的基本治法是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方用复元活血汤加减;寒凝肝脉证的基本治法是暖肝散寒,方用暖肝煎合天台乌药散加减;肝肾亏虚证的基本治法是滋补肝肾,方用一贯煎加减;心肝血虚证的基本治法是滋阴清热、养血安神,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除此之外,曾庆琪教授还擅长运用开郁利湿法治疗CP,并创立了前列腺炎2号方(具体见下文)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也是从肝论治的经典体现。CP以中青年男性患者多见,其不适症状往往会引起患者情志改变,疑虑、害羞等因素影响或者加重患者病情,因此,曾庆琪教授在CP临床治疗中尤其重视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常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等特点,采用情志疗法,以情胜情[11],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重新回到生活和工作当中,促进CP缓解,用之收到良好疗效。

3.4.4 创立新方 数据分析显示,曾庆琪教授治疗CP位列前7位的药物组合分别是茯苓-萆薢;菟丝子-萆薢;茯苓-石菖蒲;萆薢-石菖蒲;菟丝子-石菖蒲;乌药-石菖蒲;菟丝子-萆薢-石菖蒲。这些药物组合蕴含着曾庆琪教授“创立新方”的学术思想。曾庆琪教授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熟谙经典,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立了一系列新方,用于治疗CP,取得良好疗效[12-13]。萆薢分清饮首载于《杨氏家藏方》,该方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经典方剂,曾庆琪教授以此方为基本方,创立了前列腺1号方[14-15],该方由萆薢、石菖蒲、乌药、威灵仙、马鞭草、菟丝子、冬瓜子、茯苓、牡蛎、五味子、益智仁、白芷、皂角刺,共13味药物组成。方中萆薢、马鞭草清热利湿去浊;乌药、益智仁益肾固精,四味合用,益肾化湿,共为君药;威灵仙、石菖蒲、白芷辅助萆薢、马鞭草增强清热利湿去浊之功;白芷、威灵仙通络止痛;菟丝子、牡蛎、五味子辅助乌药、益智仁增强益肾固精之功,此6味,共为臣药;皂角刺活血散结,是为佐药;茯苓健脾渗湿,冬瓜子消痈利水,此2味引湿热瘀浊之邪于小便解除,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化湿、泄浊通络之功效,用于治疗CP肾虚湿热瘀阻证。

曾庆琪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CP的难治性与肝气郁结关系密切,因此,曾庆琪教授在萆菟汤的基础上,取《丹溪心法》越鞠之意,自拟前列腺2号方[16],该方由萆薢、石菖蒲、乌药、威灵仙、马鞭草、菟丝子、冬瓜子、茯苓、牡蛎、五味子、香附、栀子、丹参,共13味药物组成。方中萆薢清热利湿去浊,为君药;香附行气开郁;乌药顺气开郁,合香附以解气郁;丹参活血瘀,合马鞭草以解血郁;威灵仙祛风除湿以解湿郁;石菖蒲化湿祛痰,以解痰郁;桅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此7味共为臣药;菟丝子、五味子固精缩尿,牡蛎收敛固涩,此3味共为反佐药,以防止利湿过度而伤正;茯苓健脾渗湿,冬瓜子消痈利水,此2味引湿热瘀浊之邪于溲中解除,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泻热逐瘀、兼化六郁之功效,主治CP湿热瘀阻、肝气郁结证。

《傅青主女科》的完带汤是妇科治疗带下病的经典方剂,其方证病机为脾虚肝郁、湿浊内蕴,这与CP的主要病机吻合。曾庆琪教授在完带汤的基础上,创立了前列腺炎3号方[17],该方由白术、苍术、黄芪、党参、山药、茯苓、桂枝、陈皮、醋柴胡、白芍、赤芍、荆芥、丹皮、甘草、萆薢、车前子、海金沙、车前草,共18味药物组成。方中山药、党参2味,共为君药,健脾补中;白术、黄芪2味,共为臣药,辅助君药增强健脾补中益气之功;茯苓、桂枝、甘草伍臣药白术,取苓桂术甘汤通阳利水泄浊之意,伍白芍养阴和营;萆薢利湿去浊,伍车前子、车前草、海金沙3味,引湿热瘀浊之邪于溲中解除;陈皮、苍术,升发清阳,健脾理气燥湿,赤芍、丹皮清热散瘀,使补而不滞,可辅助化湿去浊之功,此12味共为佐药;柴胡、荆芥,疏肝理气,肝复疏泄,脾复健运,清浊自分,二便通利,此2味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疏肝、清热利湿、化瘀降浊之功效,主治CP脾虚肝郁、中气不足、湿浊内蕴证。

综上所述,曾庆琪教授依据“精室理论”,认为CP的发生,体质虚弱是病变基础,充血感染是重要因素,基本病机为湿热下注,败精瘀浊,精室被扰,精关不固,封藏失职,以洁净精室为基本治则,辨证论治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活用经方、分期论治、从肝论治、创立新方4个方面。曾庆琪教授辨治CP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临床学术价值。

猜你喜欢

浊毒方用菟丝子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菟丝子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浊毒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偷”基因的菟丝子
男人的护腰好物——菟丝子茶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