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地理学格局中的江南文化

2020-09-23葛剑雄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江南整治

葛剑雄

什么是中华文化?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文明指总体,具体的则是文化。比如现在讲江南文化,就不能称之为江南文明,文明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还包括精神、物质、制度等层面。而对于文化,我认为中华文化是以华夏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其他各种文化的综合产物。从华夏这个民族综合体来讲,历史上的匈奴、鲜卑、氐、羌、突厥、契丹等,有的依然存在,只是人数很少;有的作为民族整体消失了。在这些消失的民族中,只有少数人迁到境外,融入到华夏汉族中,所以华夏文化包含了今天已经消失的民族文化。早期华夏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体,逐步扩散到长江流域、西北、边疆甚至海外,长江流域在持续不断的传播中扩大范围,成为了江南文化的重要来源。

在没有现代傳播媒体之前,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是人。历史上,随着人口的南迁,江南成了最主要的受益之地。从秦汉之际、两汉之际、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到宋代的靖康之乱,一批批的人口南迁,其中迁徙的人有贵族、官员以及拥护他们的知识分子、工匠等。比如在东晋时期,大家族太原王家、琅琊王氏和谢氏,都已经聚集在南京。这些移民的定居,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使江南在文化上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无论从文化、人口的数量还是经济实力,都逐步超过了北方。

慢慢地,江南的生产经济从粗放发展到了精致,土地利用也达到了极致。例如出了镇,没有空地,田埂上种蚕豆、庄稼,一条小河搭一个丝瓜棚。到了冬天,在湖州高一点的地方种桑树,冬天整修桑枝,然后当柴火卖到镇上;再接着把河泥挖起来,放到地里,因为河泥里的蚕宝宝粪是很好的肥料……

除此之外,江南的景观也发展起来。江南景观是在有利的气候、水温、植被条件下,加上人工的整治而成。人工整治里非常重要的是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五代时期,武肃王钱鏐统治吴越国(今浙江、江苏南部),他实行的政策是不管中原怎么变化,都称臣纳贡,尽量避免战争,结果他的军队一部分定期疏浚西湖,一部分兴修水利,在这期间还修筑了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这些水利工程不仅有利于农田灌溉,还利于交通,使河道得到整治。整治后,江南之景愈发迷人,从西汉的“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之地,到唐朝后期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再到宋朝被冠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这个过程既利用了自然环境,又发挥了人的作用。通过整治开发,一批文人、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理念融入其中,建设江南人文景观,使其成为其它地方特别是北方羡慕称赞之地。

在明朝时期的江南,今天称之“现代服务”的概念实体已经产生,各种服务业、商品经济、手工业高度发达,使江南的人力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比如办婚丧喜事时,有婚庆公司请人到你家里,布置餐具、饮食,主持各种礼仪,甚至办丧事时家里没有孝子,他都可以租给你。陆游在《常州奔牛闸记》中记载的“苏常熟,天下足”,到明朝中期已变成“湖广熟,天下足”,这是因为苏州衰落了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苏常”已经从纯粹生产粮食发展到多种经营,包括发展出发达的手工业商业货物。那时,尽管苏州府跟松江府(今上海一带)上交的赋税在全国所占比例相当高,但靠着发达的商业、手工业,苏州一带百姓的生活还是过得不错的。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文化重心亦相应南移。宋朝后,江南文化处于先进水平,而且在多方面显示出新的特点和优势。诗人、词人、文学家甚至手工艺人,汇集在江南,产生出很多新的艺术流派,比如影响较大的昆曲就是在南方产生;徽班在乾隆时进京,受到皇宫贵族的喜爱,发展成今天的京剧……由此可见,要发展江南文化,只有将这些流传下来的“宝藏”,更好地进行现代化转换,才能使它为中华文化全面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江南整治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撮粮之术(下)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