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探究

2020-09-22孙剑

读天下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作为师生间的一种有效互动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其对于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如何提问、何时提问成了考验教师的一大难题。为此,文章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对数学的持续学习,因此教师所提问题的价值并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提出问题后学生寻求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尽力开动大脑去思考如何回答,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 课堂提问要具有明确性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的语言具有严谨、简洁易懂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精练,既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比如“看到此题,你想到什么”或“通过对这两排数字的观察你想到了什么?”等等,对于一些含糊、指向不清的问题就不能用以提问。同时,在提问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或问题较长的问题,教师应当多重复几遍,并且在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然后再抽取学生回答,而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则应及时做出反映。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而只有明确、具体的问题才能给予学生思维指引明确的方向。比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让学生准确理解何为异分母分数这一概念,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13+14,然后提问:13和14这两个分数有哪些特点呢?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道:“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很显然学生并未理解到教师提问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并不明确,若直接改成:“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在数学计算中能否直接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相加呢?若能该怎么计算呢?”如此提问,不但可直接引入“异分母分数”这一概念,也有助于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运算理解更加明确。

二、 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就应当注重对提问的设计,首先是要与学生实际相符,要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所提问题要适当、适时且处于关键重点环节,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致。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知识时,为使学生对圆形的面积有一个直观了解,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将圆剪开,然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带领学生一起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一教学中便隐藏着两大问题:学生裁剪后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否与原来圆的面积相同?学生裁剪后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原来圆的哪些信息相同?为启发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教师可接着让学生将圆平均剪成8份、16份,然后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此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他们已经对近似长方形和原来圆的关系有了一定认识,教师可直接提问:“若继续将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最后会拼成什么样的图形?拼成后的图形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又该如何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經过一番思考后学生很快领悟: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圆的面积等于圆周长一半×半径。

三、 课堂提问要具有趣味性

基于心理学角度而言,趣味性教学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天性和年龄特征的有效教学方式,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难以脱离“趣味”二字。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尤其是提出的趣味性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仅要以课本知识为依据,还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在教学“大于、等于、小于”这一知识时,本节知识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区分数字的大小,并准确利用“>、=、<”符号来表示物品的多少或大小关系,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十分枯燥、抽象的。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开展趣味性教学,从而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有5只小猴子围坐在一起,且它们的面前摆放了4种不同的水果,其中香蕉有3个、苹果有5个、桃子有4个。待学生看清楚图片内容后,教师可提问到:“要将这三种水果分给5只小猴子,在分哪种水果时,小猴子们都没有意见?分哪种水果时都有意见?”问题一出,学生都争先回答道:“分苹果时小猴子们没意见,分香蕉和桃子时都有意见。因为苹果的数量和小猴子的数量一样多,香蕉和桃子的数量与小猴子的数量不一样多。”此时,教师让学生再缓缓回答,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下“5只小猴子=5个苹果”,并告诉学生“=”符号的意思是指两边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接着再分别写下“5只小猴子>香蕉3个”“4个桃子<5只小猴子”,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告诉学生“>、<”符号的意义。在这样的提问教学中,学生既能感到趣味十足,又能展开自主思考,都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得以提高。

四、 结束语

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可见“问”是一门艺术,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问”就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因此,作为问题设计者的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认真学习相关教学理论知识,在问题的设计时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而灵活多变的提出问题,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参考文献:

[1]刘萍萍.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10-111.

[2]白玮博.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25.

[3]蔡寿坚.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研究[J].黑河教育,2017(3):55-56.

作者简介:

孙剑,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第三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