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综合施工技术研究

2020-09-22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墙板预制构件灌浆

刘 磊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项目施工前对墙体、梁、管道等部件进行科学预制,在施工现场进行直接安装的建筑形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采用综合施工技术对各部件进行协调安装,以保证装配式建筑整体的建设质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高,且施工生产更加专业化,因此在未来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1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1.1 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工程管理信息化特征明显

由于装配式施工中通常使用通用构件安装建设,因此设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对所用的构件质量控制效果要求较高。同时,在具体施工中所用构件的信息、施工过程信息以及质量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汇总传输和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更高,施工管理更加系统、科学。

1.2 装配式建筑功能更具科技性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与施工中科学选择构配件、优化设计机电与给排水系统,整体建筑过程采用综合施工形式,因此能提升各部门的协调能力,工程项目的保温节能、降噪吸声能力更好。再加上很多装配式建筑都用了智能化机电系统,建筑功能的科技性也更高。

1.3 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自动化水平高

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中所用的构件多为工程预制产品。由于构件为流水线自动化生产的产物,其产品精度较高,生产质量较好,在现场施工中可有效缩减施工周期,降低工程人员工作难度,能在建筑工程中实现精益求精。

1.4 施工安装效率高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是预制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后,采用机械吊装与安装连接的施工模式,现场施工过程中不涉及构件形成过程,只进行装配施工,因此施工周期得到了缩短,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施工现场的材料控制管理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工程推进的管控难度因此得到了下降。

2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在工程项目中运用预制结构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是因当时的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管理体系都相对落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后来在几次地震中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表现不佳,造成装配式建筑技术受阻的局面,到20世纪末在一些建筑中才开始大量应用预制屋面板以及预制混凝土梁等结构。但这时因为技术不佳和质控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预制构件的质量较差,构件连接施工效果也不好,所以装配式建筑形式仍没有得到推广。而到了21世纪初,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建筑预制生产技术也发展起来,住建行业开始重视节能降耗与工程建设的科技性,因此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重视。为了推进工程建筑产业化发展,各领域开始积极运用装配式建筑模式,给这一建筑形式的发展带来了推动力。特别是近些年,装配式建筑构件上游企业的发展给装配式建筑施工带来了较大便利,也推动了建筑行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3 装配式建筑综合施工技术

3.1 预制装配式构件安装定位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预制墙板安装质量,降低安装过程中发生底部不平、墙体不垂直以及左右错位等质量问题的概率,一般采用安装六面定位法,也就是从前后、左右以及上下六个面定位安装位置,确保预制墙板构件安装的标准性。在预制构件前期生产中,应严格依照建筑设计要求控制外观尺寸,并设置好外叶板以及内叶板的位置。构件生产之后,在统一出厂前必须对构件的中心线等标准线进行标识。这样在进行装配式施工时才可以使用六面定位法进行连接位置定位控制,也就是利用预制墙板上预先标志好的控制线以及建筑设计水平、标高控制线、装配式板缝中心线等位置的调整,对预制墙板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保证其六面位置精准无误。将临时固定支撑与墙板连接固定,对墙板精确校正。墙板安装精度调节,须利用长短斜支撑调节杆,在垂直于墙板、平行于墙板方向进行校正调节,调节要求按照预先控制线缓慢调节。

3.2 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技术

装配式结构的灌浆施工受季节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套筒灌浆施工中涉及两种灌浆材料,即常温条件下施工所用普通灌浆料和冬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低温灌浆料。采用低温灌浆料施工,即低温灌浆料,适用温度在-5~10℃,可在冬季进行该方法灌浆施工。灌浆施工技术是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工程质量直接涉及结构的安全(见图1)。

图1 钢筋套筒灌注浆施工技术

灌浆必须采用经过接头型式检验,并在构件厂检验套筒强度时配套的接头专用灌浆材料,严禁使用未经检验的灌浆材料。灌浆施工必须保证分仓合理,封仓严密,外侧的PE条安装定位准确,构件分仓区封闭严密,防止漏浆。并且,灌浆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加强关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冬期施工采用的低温灌浆料必须是生产厂家经过应用并形成企业标准的材料,进入现场前必须进行材料的试验检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操作部位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低温灌浆料所要求的温度条件。保温要充分考虑上下顶板、楼梯口、电梯口、门窗洞口的保温封堵,保温层厚度要通过冬期施工的热工计算来确定。另外,采用暖风机、电暖气等升温措施要适当,严禁温度超过15℃。

3.3 预制构件间的现浇混凝土节点钢筋施工技术

由于预制构件与现浇连接点处的钢筋采用封闭箍筋,现浇节点部位的钢筋加工及安装均与普通结构钢筋绑扎不同,施工难度较大。可以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钢筋三维排布,对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可视化交底,保证现浇节点钢筋的绑扎质量。一般情况下钢筋绑扎顺序:放置第1道水平箍筋→放置预制墙板→放置水平连接箍筋→机械连接并放置非受力连接钢筋。需要注意的是,预制板预留钢筋是一种封闭箍筋材料,在进行绑扎前要在预制板设计位置上使用粉笔进行暗柱箍筋绑扎位置标记,并要先进行箍筋交叉放置后才能进行竖向钢筋放置就位操作。

3.4 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

(1)轻质隔墙的快速安装技术。进行轻质隔墙施工所用的材料为轻质钢材龙骨内部填充岩棉以及外部贴涂后形成,主要的安装部位是房建中的厨卫与起居室隔墙。由于轻质隔墙结构简单、质量轻,施工灵活,因此装配式施工速度非常快,且隔音效果较佳,能保温、防火。

(2)龙骨吊顶快速安装技术。这一施工过程中龙骨吊顶使用铝合金龙骨与涂装饰面板结合的材料,在厨卫以及阳台的吊顶部位施工。吊顶施工中边龙骨要沿着墙面顶部位置挂装,并连接固定好;边龙骨阴阳角要进行45°切割拼接,保证接缝严密。另外,如果开间尺寸过大,还要使用吊杆对吊顶进行加固。

(3)装配式采暖地面快速安装技术。由于在装配式装修模式下采暖地面采用模块化施工模式,通常使用地暖模块以及相应地脚组件、结构饰面层等结构进行组装,因此施工中可在楼板上采用地脚组件进行地暖模块的支撑与保护,在相应架空空间内进行机电管线铺设施工。这样施工安装与拆卸都很灵活,且维修方便,施工环境干燥安全,结构使用期限较长。

(4)给水管道集成施工技术。采用传统模式施工安装的管线通常埋设在建筑结构内部,难以对管线日常维护,后期更换也非常不方便,进行管线改造时甚至会导致建筑结构承载能力损失。而装配式建筑可以将集成管道直接铺设在内部架空层中,这样管线布置使用较为灵活,装卸非常方便,后期维护也较容易,不用破坏建筑结构。

4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工程行业发展中,施工模式化与行业产业化的主要发展路径就是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推广。在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施工中采用综合施工技术,能提升施工安装的操作配合效果,优化建筑功能,为建筑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未来我国一些常规建筑都可以使用装配式模式,将构件生产过程外放,提高项目建设效率,降低现场控制的难度,保证建筑施工现代化管控责任的落实效果。

猜你喜欢

墙板预制构件灌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石材反打外挂墙板应用技术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铁路客车侧墙墙板切割直线度控制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