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和发展对策

2020-09-22张亚英

安徽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黄山

张亚英

(黄山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安徽 黄山 245700)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坐落于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周围和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两岸,由原黄山、洋湖、芦山、游山和贤村5 个国有公益林场组成,总面积12 612.3 hm2,于1987 年经原林业部批准设立。2016 年国有林场改革,将原黄山、洋湖、芦山、游山4 个国有公益林场合并成黄山、太平湖2 个国有林场。2019 年批复同意的新编《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9—2028)不再包括贤村公益林场。根据新的总体规划,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11 686.67 hm2。

1 资源现状

1.1 旅游资源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03 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公园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总结,共有旅游资源8 大类73 处,详见表1。

1.2 生态环境质量

1.2.1 大气质量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黄山区环境质量监测站2016 年监测数据表明,黄山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Ⅰ级标准。

1.2.2 地表水质量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规定的检测指标,黄山区环境监测站2016 年监测数据表明,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水质评价为优,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标准,部分监测断面达到Ⅰ类水标准。

1.2.3 负离子含量

表1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

根据黄山区环境监测站2016 年监测数据,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空气负离子日平均浓度一般可以达到4 000 个/cm3以上,其中瀑布、溪流附近的林内最高,平均达8 000 个/cm3,最高达40 000 个/cm3。

1.2.4 空气细菌含量

根据黄山区环境监测站2016 年监测数据,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中的细菌数平均为450 个/cm3,是国家规定的空气细菌含量标准(3 770 个/m3)的11.9%。

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2012)中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的各项因子逐一进行评分,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共计可得52 分(满分为 50 分,附加分 10 分),级别属优(大于45 分即为优),适合开发高水平的度假及森林保健产品。

2 发展现状评价

2.1 优势

2.1.1 森林资源丰富优美

根据《中国植被》和《安徽植被》分类原则,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有种子植物1 483 种,森林植被共划分为4 个植被型组、8 个植被型、37 个群系,比较典型的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高山矮林、高山草甸等,形成了十里竹海、杜鹃花海、香果树天然林等罕见景观。公园内森林茂密,生态环境优越,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含尘量和细菌含量则较少,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Ⅰ级标准。

2.1.2 旅游景观特征明显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域内山峦起伏,相对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变化明显,林相景观丰富,具有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裹银妆的季相景观,其丰富神奇的地貌、水体及天象景观给公园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公园内还生活有近300 种野生动物,也是一大特色旅游资源。

2.1.3 交通便捷通畅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外部交通比较畅通,共计交通路线有 6 条,分别是 S218 线、S322 线、环黄山旅游公路、G205 线、S103 线、X037 线,全为沥青路面或水泥硬化路面,可进入性比较好。

2.1.4 山地小气候显著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季分明,尤其盛夏凉爽宜人。其中太平湖景点年平均气温14.5 ℃、洋湖景点年平均气温12.1 ℃、天湖景点年平均气温12.1 ℃,是避暑度假的理想场所。

2.1.5 周边旅游设施齐全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围、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北两岸的区位优势,能实现宾馆、餐饮、购物等旅游硬件设施的资源共享。

2.1.6 利用发展空间大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内现有存量可建设用地33.57 hm2,具备使用条件和价值的房屋(主要是各场部办公楼、宿舍及部分厂房)建筑面积40 112m2,为今后森林旅游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2.2 劣势

2.2.1 人才、经费缺乏,开发利用层次较低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国有林场为基础组建的,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经费投入,景点开发利用层次低,主题不突出,景观资源有效衔接不够;森林群落和结构整体较简单,杉木和毛竹等林分比重高,降低了森林基质的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效果。

2.2.2 经营不善,竞争力较差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在1987 年作为我国首批成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虽然兴建了部分旅游基础设施,但由于经营管理体制等原因,没有系统地开展过旅游接待活动。不少基础设施或已损毁、或已转让、或另作他用。目前公园基本上处于待开发状态,仅千紫山、天湖、兴岭以及太平湖部分景观质量较高的区域,每年仍有游客自发前往旅游。

2.2.3 营销宣传滞后,公园影响力有限

在公园营运期间,因受管理体制、经营观念、人才、资金等多重影响,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策划和广告,对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方向等缺乏准确定位,对必要的基础设施没有进行修建和完善,更没有开展专项营销和包装。尽管2013 年就着手启动总体规划的修编,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19 年才批复通过。这些年来景区工作重点放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上,公园的旅游功能没有拓展,对外影响力不断下滑。

3 发展对策

3.1 守护自然资源,提高生态产品质量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森林公园将纳入自然公园类型进行保护利用,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限制人为活动。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应将保护安徽黄山景区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对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生态价值和管理目标进行及时梳理调整和归类,尤其是突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森林生态系统,在秉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科普宣教、文体体验等内涵丰富的森林旅游项目。同时,参照国家公园的保护体系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3.2 盘活资产,吸引资金投入

对内要不断加快实施森林景观规划,着重从改变植被的树种组成和不同郁闭度群落的搭配着手,提高原有植被的林相和景观价值,增加森林公园景观斑块的异质性和多样性,着力于封禁与保护,恢复植被的原始性;同时,充分利用大量闲置的存量房屋和资产,制定以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价值为核心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对外要优化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政府要尽快出台政策,给予土地和税收方面的政策优惠等,吸引一些具有创新模式和技术的企业投资推动参与开发建设。

3.3 多层次吸引专业人才,提高森林公园管理水平

积极吸引优秀旅游从业人员到黄山来干事创业,不断完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专业人才信息库和工作网络。充分发挥黄山市资源优势,以优惠政策、优良环境、优质服务聚集一批具有管理和服务经验的人才,促进森林公园的长期健康循环发展。

3.4 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经营水平

按照相关规定,对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采取“国家所有、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社会监督”的国际通行的基本管理模式,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多重管理,减少运行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利用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两山一湖”重要生态和旅游线的优势,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猜你喜欢

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黄山
森林公园历险记
黄山日落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森林公园游记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福建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