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标志产品“龙池香尖”的加工及产业发展对策

2020-09-22娄鹏祥陈国平

安徽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龙池标志加工

娄鹏祥,陈国平

(1.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 合肥 2 30041;2.安庆市高河龙池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安庆 246121)

1 龙池香尖基本情况

1.1 来源

龙池香尖的制作始于宋代,因其主产区位于怀宁县境内中部浅山区龙池尖及周边一带,且具有独特的清雅高郁花香气等品质特色,在皖西南地区被广泛赞誉为不可多得的“仙茶”“味不在蒙顶之下”,因此得名“龙池香尖”,也称为“龙池尖茶”。

1.2 特点

龙池香尖因其产地特定的地理环境、当地传统的茶树品种和世代传承的制茶技艺,具有芽叶壮实、形扁似矛、显露茸毫、汤色黄绿明亮、清香高郁、滋味醇爽、叶底绿明等品质特色,尤以独特的香味和品质而著称,深受广大消费者、专家学者的称赞和厚爱。

1.3 产业现状

龙池香尖种植面积超过813.33 hm2,年产量达170 t,产值约1.2 亿元,形成了种植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加工企业龙头化的发展格局。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十几个省市,并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通过跨境邮寄或者商务人士、回乡探亲华侨随身携带的方式走出国门。

1.4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好龙池香尖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2016 年8 月,怀宁县人民政府向原安徽省质监局和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2016 年12 月28 日,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128 号公告[1],对龙池香尖(龙池尖茶)正式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明确龙池香尖(龙池尖茶)产地范围为安徽省怀宁县清河乡、江镇镇、洪铺镇、黄墩镇、石镜乡5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见图1。

图1 地理标志产品区域

2 龙池香尖品质与生产地域的关联性分析

2.1 地理环境因素

龙池香尖产地属浅山丘陵适宜茶区,产地内植被完整,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降雨量充沛,土壤呈酸性,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锌,年平均温度16.5 ℃左右。茶园多坐落在海拔300~400 m 的缓坡山冲山岩避风处,云缭雾绕,风速和缓,漫射光多,幽泉潺潺,昼夜温差较大,形成了低温高湿多雾的小气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生态条件,特别有利于茶叶氨基酸及芳香物质等生化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形成了龙池香尖虽产于浅山区却不亚于高山茶的名茶品质,造就了龙池香尖清香高郁的特有香气和醇爽滋味等质量特色。

2.2 加工工艺因素

给茶株增施有机肥、农家肥。具体做法:一是就地取材,打青杈、割青草,细碎后或沤或堆,经沤制或高温发酵后,做成沤肥或堆肥;二是利用人畜粪等农家肥。将这些肥料深施或撒施到茶园里,以培育地力,保证茶园土壤有足够高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茶树鲜叶品质,为成品茶香气与滋味特色形成提供条件。龙池香尖的传统手工加工工艺,博采禅茶、贡茶制作技艺之优势,吸取各处工艺之精华。

2.3 人文因素

当地灿烂厚重的产茶历史,形成了当地人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饮茶传统和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种茶、采茶、制茶、售茶等茶事活动,一直是当地山区群众的谋生主业;茶诗、茶歌、茶戏、茶风俗、茶生活等茶文艺韵,一直是当地群众的生活主题。

3 龙池香尖的加工及标准的制定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实施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应根据产品的类别、范围、知名度、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或管理规范。按照此要求,制定了地理标志龙池香尖产品地方标准,标准主要包括:保护范围、茶叶分级、种植管理、加工工艺、产品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其中加工工艺、产品要求、检验规则是重中之重。加工工艺中对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和场所过程进行了规定;产品要求中对鲜叶指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进行了规定;检验规则对抽样方法、出厂检验、判定规则进行了要求。

评价茶叶的质量一般包括感观指标、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等方面。本标准第六章“要求”包含了上述三方面的内容。感官指标内容包括外形、汤色、香味、滋味、叶底,对上述几个项目做出了定性要求,并规定了相应项目的检验方法,详见表1。理化指标对水浸出物、水分、总灰分、粉末4 个项目的指标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见表2。安全指标从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限量进行了规定,直接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1-2]。

表1 感官指标

表2 理化指标

4 标准制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地理标志产品发挥着区域知名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因此要有与其知名度相匹配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是对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的硬约束。标准的制定,将助力于龙池香尖产业的科学统一管理,有效控制并提高产品品质,规范和促进龙池香尖茶产业整体健康有序发展。标准制定的前期准备中,检测了龙池香尖的水浸出物、水分、总灰分、粉末等多项指标;并与绿茶国家标准等进行了多项数据指标的比对[3],每项指标数值的定夺都经过了周详科学的考量,基本上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最新研制水平,使标准能够科学、准确体现产业发展的现状。

积极宣传贯彻实施该项标准,将有助于茶农和加工企业围绕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将为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加工和检验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合理的依据,维护茶农、加工企业及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加强该地区龙池香尖加工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加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5 龙池香尖茶产业发展对策

5.1 构建一整套完备的标准化体系

构建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从而促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其中技术标准体系规范龙池香尖的产地环境标准、基础设施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等内容;管理标准体系则明确各企业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要求,以及在产前、产中、产后过程控制中明确每项工作中的负责人、内容、流程、时间安排、地点、要求等各个方面应如何进行控制等;工作标准体系是为顺利实施各项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各种制度上墙明示,责任明确。通过严格按照产品质量及生产标准技术规范要求企业、农户,并进行科学管理,定期开展对龙池香尖的品质测定,确保龙池香尖的声誉不受影响和损害。

5.2 完善和规范专用标志的使用制度

统筹地理标志产品的规划、宣传、质量监控及效益评估事宜;严格专用标志管理;对假冒地理标志产品龙池香尖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市场监管机构依法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保护,对于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的,不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而使用该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的,或者使用与专用标志相近、易产生误解的名称或标识及可能误导消费者的文字或图案标志的行为,将依法进行查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监督、举报相关违法行为。

5.3 加大宣传龙池香尖这一公共区域品牌

通过政府和协会进行平台搭建、载体建设等,组织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参加各种有影响力的知名展会,引导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展示地理标志产品的人文内涵和独特品质,不断提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公众认同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5.4 推动跨行业联动

地理标志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可开展以地理标志产品龙池香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推动地理标志与农业观光旅游对接,将特色农业与旅游、服务业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农家乐、生态旅游等特色项目,促进农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龙池标志加工
庾雪水彩画作品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龙池
四季里的江南风景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