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楠幼树生长节律研究

2020-09-22汪伟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幼树侧枝节律

汪伟华

(绩溪县林业局浩寨木竹检查站,安徽 宣城 245300)

楠属是樟科中经济价值比较重要的一个属,大多是高大的乔木。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在楠属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属于常绿阔叶林乔木,高约20 m,胸径在70 cm 以上,圆锥状树冠,黄褐色的树皮纵列形成薄片;其属于深根性植物,主根粗大且深、侧根细而密集,可有效地吸收养分,增强其抗旱抗寒能力[1]。

浙江楠以优良的材质闻名中外。在珍贵的建筑、高档的家具、精密的模具和细腻的雕刻中,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材质,在各种木胎、胶合板还有漆器等制造中亦有应用[2]。浙江楠具有高大的树形、通直的主干,且能够迅速生长,形成繁茂的枝叶、优美的姿态供人们观赏,经济价值很高,不仅可作为风景树、行道树以及庭荫树发展,而且是丘陵山区良好的造林树种。

浙江楠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西的东部和福建的北部[3],主要生长在海拔55~500 m 的阴坡、溪谷的中部和下部,以及山谷中的阔叶林,喜酸性的红壤、黄壤土质,肥沃深厚的土层,清爽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雨量[3-4]。它是我国华东地区特有的种群,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份很早就有人工栽植培育记录。现已被列为濒危树种,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树种。

1 试验地概况

绩溪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是17~20 ℃,最低气温为-10 ℃,最高气温为40.5 ℃,平均年降水量为1 800~2 200 mm。土壤以红壤为主,且偏酸性,pH 值 5.0~6.0。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试验对象:浙江楠幼树1 号,树高2.5 m,胸径2.1 cm;浙江楠幼树2 号,树高2.2 m,胸径2.0 cm。周边混生栎类、枫香等乔木树种。

2.2 方法

2014 年3 月29 日开始观测,记录观测株所在位置,并编号,标记测量枝,之后每两周测量一次观测株的主梢和侧枝。观测时间从3 月29 日至10 月16 日,共测 16 次。

3 结果分析

3.1 浙江楠幼树主梢生长及生长节律

浙江楠幼树1、2 号的主梢观测结果见表1。在一个生长周期内,1、2 号植株的主梢生长量分别为70 cm、60 cm。生长环境、光照条件及土壤条件的差异,导致两株浙江楠的生长状况有些差异。

由表1、图1 可以看出,主梢在一个生长周期里,生长节律表现为慢—快—慢。3 月下旬到4 月下旬幼苗生长较为平缓,生长速度最快的为浙江楠1号;4 月下旬到6 月下旬浙江楠幼树生长速度增大,生长最快的为浙江楠1 号;6 月下旬到8 与上旬幼苗的生长速度下降,浙江楠1 号的生长量仍然大于2 号;8 月2 号后至观测日期结束,主梢的生长量不大,几乎不生长。

从图1 可以看出,浙江楠主梢的生长增长量出现了4 次高峰期,分别是3 月29 日至 4 月26 日、4月 26 日至 5月24 日、5月24 日至 7月5 日、7 月5 日至8 月16 日。这种阶梯性的生长规律是浙江楠自身的生长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在高峰期过后,必然有一次生长下降期。在下降期内,浙江楠积累体内的干物质,这时那些幼嫩的茎叶会发生木质化,提高其抗逆性,同时也为下次的生长高峰期做准备。

3.2 浙江楠幼树侧梢生长及生长节律

表1 浙江楠幼数主梢平均生长量 /cm

浙江楠5 年生幼树的侧枝观测结果如表2 所示。从表2 可以看出,浙江楠侧枝生长与其他树种有一定差别。其I 级侧枝生长在6 月中旬后,顶芽生长减速,II 级侧枝代替I 级侧枝迅速生长。I 级侧枝平均生长量为20.30 cm,II 级侧枝生长为21.67 cm,超过I 级侧枝生长量。

从表2 和图1 可以看出,侧枝在一个生长周期内的生长节律的变化。I 级侧枝变现为快—慢,然后II 级侧枝在I 级侧枝生长缓慢时开始出现的生长节律,且为慢—快—慢。从观测期至4 月中旬,浙江楠的I 级侧枝生长速度最大,这时II 级侧枝尚未萌动,同时1 号浙江楠比2 号生长量大;4 月中旬到下旬,I 级侧枝生长速度减小,II 级侧枝仍然没有萌动迹象;直到5 月下旬,II 级侧枝开始萌动生长,5 月下旬到6 月上旬,II 级侧枝生长缓慢,同时1 号浙江楠II 级侧枝比2 号生长量大;6 月中旬到7 月中旬,II 级侧枝生长速度加块,1 号侧枝仍比2 号的生长量大;7 月下旬到8 月初,II 级侧枝生长速度极为缓慢;8 月上旬到中旬,II 级侧枝生长速度略微增长;8月下旬至观测结束,II 级侧枝几乎不生长。

3 月至5 月初,皖南地区雨水多,气候湿润,此时温度开始上升但不炎热,浙江楠解除了休眠期,开始进入萌发阶段和迅速生长阶段。5 月中旬至6 月下旬,随着温度上升,浙江楠仍然持续增长,而且顶梢生长速度增大,生长趋势相对表现较好。但进入7 月高温季节后,虽然雨水仍较多,但受温度和日照时长的影响,光辐射增大,树木的蒸腾作用加大,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造成了合成有机物质受阻,所以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浙江楠生长速度开始放缓。

表2 浙江楠幼树I 级、II 级侧枝平均生长量 /cm

4 结论与讨论

(1)浙江楠侧梢生长与其他树种有一定差别,I级侧枝生长在6 月中旬后,顶芽生长减速,II 级侧枝代替I 级侧枝迅速生长;I 级侧枝平均生长量为20.3 cm,II 级侧枝生长为21.67 cm,超过I 级侧枝生长量。

(2)在观测期内,浙江楠主梢的生长节律呈现慢—快—慢,生长高峰期在4 月下旬至6 月下旬。在一个生长周期内,I 级侧枝呈现出快—慢的生长曲线,至4 月中旬达到高峰,此时II 级侧枝尚未萌动;5 月下旬,II 级侧枝开始萌动生长但较为缓慢,6月中旬至7 月中旬,II 级侧枝生长进入高峰期;II 级侧枝在I 级侧枝生长缓慢时开始出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律。

本试验数据受野外恶劣环境限制,虽然范围较为狭小,植株数量不大,但基本揭示了浙江楠幼树阶段的主梢、侧枝的生长量及生长节律,为浙江楠的人工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幼树侧枝节律
落叶松成熟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红松幼树高生长的影响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苹果幼树期的科学修剪
银杏树冠结构对主干直径和干形的影响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栀子花怎样修剪?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
爱的节律
算算你俩的高潮重合日
现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