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行情下大宗淡水鱼提质增效措施(下)

2020-09-17高和俊,许冬梅,刘

科学养鱼 2020年8期
关键词:鱼病鱼体草鱼

四、颗粒料与膨化料分台投喂技术的运用

由于养殖中草鱼体形大、抢食猛、营养过剩,加之颗粒料自身缺陷等原因,严重影响草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而鲫鱼吃得少、长得慢,同样影响规格。膨化料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膨化料的背后是更好的熟化度、更高的粉碎细度、更科学的“能蛋比”,所以,在同样配方的情况下,鱼体对膨化料的消化吸收更好,饵料系数更低,投喂同样重量的饲料,膨化料明显多长鱼,由此带来的产值增加减去可能的成本增加之后,使用膨化料的养殖效益明显更高。

膨化料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有助于减少浪费、提高投饵率。正因为膨化鱼料的漂浮性、含粉率和不完整率极低,所以,养殖户才放心多投;鱼对膨化料的消化、吸收速度快,投喂间隔才能缩短,养殖户才能多餐投喂。

结合硬颗粒饲料和膨化料的优缺点,在普通淡水鱼养殖中,采用颗粒料与膨化料分台投喂技术,不但可以确保草鱼长势快、发病率低,而且鲫鱼摄食多、长势也好,对迅速拉大鱼体规格、赶上高价格、卖上好价帮助很大。同时膨化料与颗粒料的分台投喂很好地解决了草鱼或鲫鱼营养需求不同、发病时内服药难用的问题。

五、做好水质调控与内服保健工作,保证鱼体健康,提高成活率

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味追求高密度放养来提高产量,严重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尤其对池塘底部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理化因子一旦超过养殖对象的适应范围,鱼虾蟹则会处于应激状态,降低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具体表现为厌食、体弱、致病、甚至死亡。对于池塘底质处理,传统的池塘养殖都要求每隔一两年对塘口进行清淤、晒塘处理,这对于养殖动物的健康、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近年来这个良好的养殖技术与优良传统已经在丢失。可以设想,池塘经过几年养殖,每次使用的药物、残余的饲料、养殖动物的粪便等全部存留于池塘中,造成底质恶化,产生有害物质,抑制了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饲养过程中注意观察底质好坏进行底质改良,使池塘维持生态平衡、水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对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2020 年存塘鱼的数量已经明显不足,出于对鱼病的担心和对鱼价走高的预期,养殖户对水质管理和鱼体健康想必会自然而然地进一步加以重视,对一些改底、调水及动保产品使用量想必也将会增加。

六、做好疾病预防,减少不必要的鱼病损失

鱼病的预防工作是搞好水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其活动行为不易被觉察,一旦患病,只能抽样检查,而患病鱼往往食欲减退或不吃食,即使是特效药也难以进入体内,这些都给及时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鱼病的预防工作只有认真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才能保证水产养殖的单位产量和质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四消四定”预防措施,使养殖鱼类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除病原和切断传染与侵袭途径,又要提高鱼体的抗病力和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

在苏北地区,5-6 月鲫鱼的最大病害是大家通称的“鳃出血”,该病致鱼死亡量大,治疗困难,已流行十多年。这几年在水产科研部门、饲料企业、渔药生产厂家等的共同努力下,对该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并制定出了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但由于该病病程短、死亡量大,在鲫鱼养殖过程中大家决不能掉以轻心,需重点加强防范。7月,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已有所抬头,广大养殖户要提前做好防治工作。在鲫鱼鱼种培育过程中,孢子虫病是三季度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因孢子虫的外表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包裹,一般外泼药物都难以渗透和击穿它,通过内服虽有效果,但时间却比较长,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故重在预防。“草鱼三病”一直是困扰草鱼养殖的主要疾病,平时大家一定要做好消毒、水质调控和内服保健工作,增强草鱼的肠道消化吸收和肝胆等免疫功能。

大家都很清楚,抓住高鱼价机会的前提首先是要有鱼。而增氧机的有效配备和运用,EM 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调水产品的大量使用,对水质稳定帮助很大,鱼的应激反应明显减少;在热水鱼出售之前使用功能料叠加一些保肝护胆的产品(一些大型饲料企业根据鱼类生长特点,都研制了自己的保健料产品,如“通威”的鱼康1 号等),定期投喂后非常有利于鱼体肝胆、肠道的保护与修复,鱼的免疫能力得以增强。水环境优化与鱼体体质增强,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必然降低。

七、做好养殖规划,及时出售热水鱼

从资金周转频率和盈利角度考虑,笔者提倡尽量采取“一次放足、分批捕捞、捕大留小”的养殖模式。

按照传统一年一季鱼模式,由于鱼塘的载鱼量有限,其最终养出产量是相对固定的,同时集中在年底销售,鱼价也是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养殖户要想提高养殖效益,就只能靠缩减饲料等养殖成本,但这个成本也不可以无限制减少。如果通过改变养殖模式,增加中途卖鱼次数,那养成的产量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能抵消塘租、人工等固定费用。

首先,同一种鱼使用不同档次的饲料,生长速度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其次,同一种鱼相同的规格,在不同的时间销售,价格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养殖利润也就不同。要想实现多批次出鱼,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鱼的生长速度要快,第二是养殖户一定要学会算账,中途多出热水鱼。

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及时出售热水鱼不但可以减轻池塘的负荷、降低养殖风险、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使存塘鱼有更多的水体空间和充足的溶氧,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和鱼的生长速度、降低饵料系数、增加产量、提高综合效益;同时通过热水鱼的出售,使资金周转更快,减少了经济方面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2020 年受暖冬和冠状病毒疫情、鱼种自身数量不足等多方面影响,养殖病害多、鱼种放养和存塘数量少,成鱼售价高,市场对大规格成鱼需求量大。应该说,今年既是一个鱼病高发年,同时也是一个赚钱的机会年。在如此利好的情况下,鱼价的上升幅度将明显超过饲料成本的涨幅,更大的规格、更高的存活率将会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高的鱼价,进而带来更多的收入,优质养殖户将迎来普通鱼的机会。而不重视水质管理、鱼体健康、饲料质量、投喂技术、增氧机使用的养殖户,很大程度上将错失这一机会,从而加剧养殖群体的两极分化。

猜你喜欢

鱼病鱼体草鱼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拼品质!拼服务!150万吨草鱼料的湖北,谁能笑到最后?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