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影响

2020-09-17郭宝宁

药品评价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卡铂癌基因紫杉醇

郭宝宁

商丘市立医院肿瘤科,河南 商丘 476100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上多发于绝经后女性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下腹阵痛及腹部包块等,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2]。既往临床常采用放疗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治疗,从而缩小病灶,为手术创造机会,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但相关研究显示,单纯使用放疗方案疗效有限,且容易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损伤[3]。紫杉醇与卡铂作为化疗中常用药物,其中紫杉醇可阻止恶性肿瘤细胞扩散,保护机体免疫功能;而卡铂可以抑制患者原癌基因释放,改善抑癌基因表达量[4]。但目前鲜有将紫杉醇、卡铂与放疗联合使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专项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影响,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单纯常规化疗方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8例),将采用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方案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2例)。对照组年龄32~ 59岁,平均年龄(45.32±9.27)岁;病程7个月~ 5年,平均病程(2.57±1.26)年;分娩次数1~ 3次,平均(1.25±0.19)次;肿瘤分期[5]:Ⅱb期8例,Ⅱc期6例,Ⅲa期5例,Ⅲb期4例,Ⅲc期5例;肌层浸润情况:浅肌层浸润患者12例,深肌层浸润患者16例。观察组年龄年龄33~ 58岁,平均年龄(45.26±9.18)岁;病程8个月~ 5年,平均病程(2.46±1.32)年;分娩次数1~ 3次,平均(1.29±0.20)次;肿瘤分期:Ⅱb期9例,Ⅱc期7例,Ⅲa期5例,Ⅲb期5例,Ⅲc期6例;肌层浸润情况:浅肌层浸润患者14例,深肌层浸润患者18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对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学会审批,且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规范》[6]中有关子宫内膜癌相关诊断标准。病史:长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出血或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增生史患者,垂体功能失调史患者以及乳腺癌、卵巢癌病史患者;症状:绝经后阴道出血、围绝经期月经紊乱、阴道不正常排液、下腹疼痛。②均经宫腔镜、B超(B-scan ultrasonography)、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③子宫内膜癌分期Ⅱb-Ⅲc期。④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完整无缺失。排除标准:①合并身体其余部位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全身性感染系统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⑤合并全身性免疫系统及精神系统功能异常患者;⑥存在放疗、化疗史的患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子宫内膜癌常规治疗,包括体液补充、营养支持、抗生素抗感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

1.3.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化疗方案,具体内容如下:运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第3腰椎椎体上段至坐骨结节下缘5cm左右处,设定层距为3c m进行靶区勾画,采用调强计划设计,取5~ 7野进行调强放疗,放疗剂量1.8~ 2.0Gy/次,5次/周,依据患者自身情况持续25次左右放疗,总放疗剂量不超过60Gy。放疗过程中未出现患者严重放射免疫排斥现象。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将紫杉醇注射液(Hospira Australia Pte Lt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350;规格:5mL∶30mg)175mg用5%葡萄糖注射液(Fresenius Kabi Norge AS;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301;规格:300 mL/支)500 mL 稀释,稀释浓度至0.3~ 1.2mg/mL,而后静脉滴注,3h内注射完,仅第1天用药;将卡铂注射液(Corden Pharma Latina S.P.A.;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1063;规格:150m g/支)300m g与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混合,稀释至0.5mg/mL溶液后静脉滴注,1h内注射完,仅第2天用药;21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免疫功能指标、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采集两组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周血5mL,采用流式细胞仪(艾森生物有限公司,型号:NovoCyte D1040)检查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分化簇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分化簇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及CD4+/CD8+;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采集两组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周血5mL,保存至抗凝管并以3000r/min离心提取出上层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定原癌基因指标与抑癌基因表达量,其中原癌基因指标包括C-myc、C-erbB2及K-ras基因,抑癌基因指标包括P53、P16及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检验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③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消化道异常、神经异常以及脊髓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CD4+、CD8+及CD4+/CD8+指标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对比()Tab 1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对比()Tab 1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

2.2 原癌基因表达量治疗前,两组各原癌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C-myc、C-erbB2及K-ras表达量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原癌基因表达量对比()Tab 2 Comparison of proto-onco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原癌基因表达量对比()Tab 2 Comparison of proto-onco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

2.3 抑癌基因表达量治疗前,两组各抑癌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P53、P16及PTEN表达量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抑癌基因表达量对比()Tab 3 Comparis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wo groups()

表3 两组患者抑癌基因表达量对比()Tab 3 Comparis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

2.4 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Tab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cases(%)]

3 讨论

随着女性群体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女性群体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持续升高且逐渐趋于年轻化[7-8]。而相关报道指出,子宫内膜癌死亡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卵巢癌,严重影响女性患者身心健康[9-10]。放疗为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式,可有效阻断癌细胞扩散并逐渐缩小病灶体积。但相关研究显示,单独使用放疗可能造成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不利于患者预后,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 案[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CD4+、CD8+及CD4+/CD8+指标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大;两组C-myc、C-erbB2及K-ras表达量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两组P53、P16及PTEN表达量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大;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原因在于,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抗微管剂,可通过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起到稳定微血管的效果,进而抑制对于有丝分裂细胞功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微管网动态重组,发挥保护患者免疫功能、阻止恶性肿瘤细胞扩散的作用[12-13]。而卡铂作为第二代铂类化合物,具有与顺铂一致的生化特性,主要通过改变DNA链间交叉联合来抑制癌细胞合成的效果,对于抑制患者原癌基因释放、促进抑癌基因生成具有确切作用[14-15]。因此,将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可充分发挥两者特性,利于患者康复。但相关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使用紫杉醇与卡铂时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情况,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予以相应干预措施。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与偏差,加之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结论的可靠性均需在未来进一步增加研究样本量,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加以验证,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卡铂癌基因紫杉醇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KIF14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提高半合成紫杉醇得率研究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
抑癌基因WWOX在口腔肿瘤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过敏反应3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促癌基因与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