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传统游牧方式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2020-09-16额尔敦乌日图图雅山丹

北方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游牧困境生产

额尔敦乌日图 图雅 山丹

摘要: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广大牧民仍传承着以嘎查为单位,有组织、有规模,长距离游牧的传统。这在内蒙古牧区已为数不多,是传统游牧生产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新一代游牧景象。为了深入了解传统游牧业实际状况,课题组于6月18日至6月22日,赴巴彦温都尔苏木后那杰嘎查夏营盘—乌兰哈达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游牧生产的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发扬游牧文化、促进游牧生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阿鲁科尔沁 游牧 生产 困境

一、后那杰嘎查基本情况

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后那杰嘎查坐落在“那杰山”以北,故叫做“后那杰”。后那杰嘎查土地总面积为13万亩,其中冬营盘约11.7万亩,夏营盘1.3万亩。2018年,全嘎查总户数为212户,总人口为556人,其中劳动力384人。2019年(6月30日)牲畜总头数为47795头(只),其中绵羊44628只、山羊364只、牛2803头,另有少量马驴等。

二、后那杰嘎查游牧生产被保留的成因及特点

(一)游牧生产被保留的原因

后那杰嘎查到目前为止还能保留传统游牧业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后那杰嘎查草场分布在两处,分别在嘎查附近的冬营草场和北边罕山附近的夏季草场,两处草场相距60多公里。牧民如果想利用夏季草场必须要赶牲畜60多公里才能到达夏季草场。夏季草场的地理位置特殊,夏季凉快冬季寒冷,加上不允许牧民在夏营地建设固定住所和棚圈,只能放牧。所以,客观上逼迫牧民利用夏季草场不得不远距离游牧;偶然性是嘎查在草场分配中采取了不同的分配方式一冬季草场划分到户、夏季草场集体使用。实际上,平分的冬季草场过于碎片分散,牧户没办法围栏。以上原因为保留传统游牧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游牧生产的特点

后那杰嘎查原来属于半农半牧区(2000年后划为纯牧区)。因此,在居住和生产方面仍然保留着部分农业生产方式的传统,与传统游牧地区(如锡盟纯牧区)的纯游牧生产有所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1.牧民居住较集中

后那杰嘎查仍保留着农耕地区村民聚集居住的特点。过去本地区属于半农半牧区,户与户之间距离较近、人口较集中,形成了村落。这种村落式居住模式为嘎查的劳动力供给、生产互助、村落文化的形成方面提供了有力条件。

2.共同使用草场

后那杰嘎查,于1998年对冬营盘草场进行二次划分。为了公平起见,嘎查把冬营地草场分为优、好、差三等,通过抓阄方式每户均摊三种类型草场。这种方式看似公平,实际上每户草场分割几块,围栏使用非常困难,部分牧民试着围栏,但是成本高、面积过小、破坏严重、效果不佳,最后都放弃,采取共同使用。

3.多层组织监督管理

牧户夏季游牧生产是有组织,统一时间进行的。每年都由嘎查、苏木和旗畜牧局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嘎查是游牧的直接管理者、协调者,制定每年游牧具体时间,协调处理游牧中突发事件;苏木和旗畜牧局等相关部门监督牧民的违规放牧行为。多层管理杜绝了少数人为私利破坏集体游牧制度的投机行为,保护了游牧群体的利益,也有效限制牧民过度利用草场行为。在多层组织管理下,传统游牧生产引用现代管理模式,更加适应现代生产理念。

4.游牧采取互助雇用模式

畜牧业经营中广泛使用互助雇用模式。游牧时,两户或多户牧民把牲畜组成一群(一群1000-1300只羊),其中一户负责放牧,其他牧户付给代放户一定报酬。这是典型的互助雇用模式。“互助雇用”关系的基础是“信任”,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猜疑,能够节约牧民“不信任”而产生的费用。同时能够解决嘎查劳动力短缺问题。

今年6月份调查时嘎查夏营盘共有12群,其中10个群是以“互助雇用”模式组成的群,只有两个群是因自家牲畜较多而独立组成的羊群。其中牲畜较少的群有900多只羊,最多的群有1500多只羊。

5.传统游牧业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嘎查牧民对游牧赋予了很多现代科技要素。在夏营地看到牧民的SUV、皮卡车、摩托车,还有农用车改装的适合游牧的“房车”,而且“房车”上还有煤气灶等现代用具。游牧点的每个牧民都有自己的手机,不仅打电话还能微信聊天。牧民加入很多微信群,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雇用劳动力、寻找丢失的牲畜、买草、租草场、有关事项的通知等都通过微信、电话来得知。我们到夏季草场后想采访嘎查长,牧民拿出电话联系嘎查长,并告诉我们“嘎查长在苏木办事,他说让您加个微信。微信号是他的电话号,有什么问题在微信上提问”。当时我们加了他的微信,并通过微信了解到嘎查的一些具体情况。

据了解,目前当地畜牧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饲料地的播种、收割,秋季打草、运送牲畜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都被机械代替,只有一些接羊羔、放牧等工作由人工完成。

牧民不僅使用现有的科技成果,还对尚未普及的高端成果也产生极大的兴趣。牧民阿其拉图讲:“我在电视上看过,外国人用特别小的飞机(指的是无人机)来看管羊群,不知道从哪儿能买到?大城市里有没有卖的?”表达了他以高科技改变未来现代畜牧业的美好期待。

游牧生产中科技要素的融合使得游牧生产更加简便、牧民生活更加舒适、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6.农牧互补农牧民双赢

后那杰嘎查草场面积小,嘎查现有的牲畜头数已经超出载畜量。为了防止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牧民租用周围嘎查可利用草场或者到农区租用耕地秸秆,解决牲畜的饲草料问题。我们调研时一部分牧民反映:“夏季草场目前有3万多只羊。因为最近十来天没有下雨草的长势放慢,羊群已经吃不饱了,需要倒场”。所谓的倒场就是租用草场(因为耕地没有收割无法放牧)c还了解到,夏季草场的牧民不是全部倒场,而是牲畜较多的羊群主动倒场。倒场的牲畜头数接近夏季草场牲畜的40%-60%左右,这样能够减轻夏季草场的压力。

每年秋天,冬季草场基本无法满足过冬牲畜需要。牧民出栏牲畜后把过冬的大部分牲畜用大型车拉到开鲁等农区,租用耕地放牧,极少数牲畜留在冬季草场过冬。

“倒场”不仅减轻了当地超载压力、确保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充分利用周边草场和农村闲地,也对周围农牧民创造了额外收入。

这种“倒场”体现了“游牧”内涵,打破了嘎查之间的界线限制,最大限度保证了各方的利益。

三、游牧中的矛盾与困境

“游牧”保留到今天可以说已经是“奇迹”了。“游牧”用其实践再次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合理性。当前游牧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应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一)管理上存在局限性

“游牧”生产制度上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约束力度的柔性上。传统游牧,在时间、规模、路线方面,全部依靠“习惯”和牧民的“自觉”来完成,这种约束力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支撑。后那杰嘎查部分牧民利用传统“游牧”制度的漏洞,私自改变游牧时间,破坏了嘎查的游牧规则,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损害其他牧民经济利益。

因此,“游牧”地区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旗、苏木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制度,保障多数牧民的合法利益和草场的合理利用。

(二)草场围栏与游牧之间的矛盾

由于种种原因后那杰嘎查未能实现个人围栏草场,草场仍被共同使用。从而引发一些利益纠纷。冬季草场虽然已经划分到户,但是划分草场碎片,无法围栏,仍存在少畜户或无畜户吃亏现象,而大户无偿使用草场降低了养畜成本。所以,牧户中一直存在重新分配草场的呼声。

近期了解到,嘎查已经重新调整草场,牧民开始围栏冬季草场。

(三)草场退化与“保护”的担忧

后那杰嘎查游牧虽然最大限度保护夏季草场,但是因气候等原因夏季草场与过去相比退化仍较严重。据牧民巴雅尔图讲“前二十年嘎查夏季草场草的长势特别好,草的高度曾达到马肚甚至有的地方超过马镫,现在草的高度还没有羊羔高”。

后那杰嘎查夏季草场接壤罕山自然保护区。牧民最担心的是夏季草场如果被划归自然保护区,那么就面临失去夏季放牧场。原因是,虽然游牧缓解了夏季草场的快速退化,但夏季草场与保护区内的相比还是差一些。如果草场持续退化,政府很可能采取保护草场的强制措施。所以牧民们说“如果因退化草场为理由,把夏季草场纳入保护区或者全年禁牧,那么内蒙古仅有的集体游牧景象就会宣告终结,从而冬季草场压力增加,草原畜牧业难以可持续发展”。

四、游牧对牧区发展的启发及建议

随着时代的变化,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然而巴彦温都尔苏木后那杰等嘎查仍然保留着游牧传统。这种现象会给当前的草原牧区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一)游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游牧的强大生命力在于流动中保护草场,保障牧民的最大利益。从后那杰嘎查的畜牧业经营活动规律看,每年从4月1日至6月1日冬季草场实施禁牧,有利于冬季草场的返青;从6月1日至9月25日期间,统一游牧到夏季草场放牧。期间冬季草场能够很好的修复;从9月25日至下一年4月1日期间在冬季草场上放牧。这一时期因出售50%的牲畜,冬季草场的压力也会减轻。另外,大部分牧户还租用农区耕地放牧,又减少了冬季草场的压力。

牧民在畜牧业经营中充分遵循了游牧和禁牧规则,有效平衡草场合理利用而最大限度保障了牧民获取经济利益,充分体现了游牧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牲畜共处的生态循环强大生命力,这对相同或类似情况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也充分体现了游牧制度的时代意义。

(二)“传统游牧”与“现代经营”并不冲突

很多人认为“游牧”是传统的、古老的、落后的,而且游牧生活很艰苦。但是从后那杰嘎查的游牧来看,并没有看到落后、古老和艰苦,而是遵守自然规律的、现代的游牧和幸福安康的牧民生活。当地牧民依靠智慧把游牧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他们延用保护生态的游牧方式,结合现代科技,创造出舒适、高效、高收益的新“游牧”方式。

牧民用实践证明了游牧保护生态的优越性和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适应性,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三)保护发展传统“游牧”就是保护区域文化多样性

内蒙古牧区传统上就是以大规模游牧方式经营草原畜牧业的地区。随着牧区改革,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基本消失。庆幸的是,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保留住了传统游牧方式,成为我区少有的“游牧风景线”。如果不加强保护,不给予特殊政策支持,该地区游牧方式很容易消失。

更重要的是蒙古族文化是以游牧为载体的文化,传统游牧生产方式的存在,保留了草原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信息。保留“游牧”生产类型,就是保留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基础,其价值无可估量。

(四)出台特殊政策支持游牧生产

主流生产环境下,傳统游牧业已经被边缘化。如果在一定范围内保留传统游牧业,必须科学管理,同时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游牧放牧。

一是自治区应高度重视全区范围内的“集体游牧”类型区,加强科学管理与保护发展。要科学引导目前仅有的阿鲁科尔沁、扎鲁特旗连片的游牧生产区域,使其成为我区“亮丽游牧风景线”。二是在游牧的时间、线路、范围等方面实施分级有效管理,保护各参与方利益,同时也要优先保证生态环境安全。三是鼓励和支持传统畜牧业与现代科技的有效融合,制造游牧的机械设备(如放羊无人机、游牧用的房车等),提高机械设备购买补助力度。四是消除区域保护政策,鼓励牧民跨区游牧(包括农耕地秸秆的利用)。五是打造游牧与罕山保护区旅游线路,加强游牧生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六是加强道路与通道等基础建设,打通游牧区与城镇连接道路,也要打通冬营地至夏营地专业通道。

责任编辑:张捷

猜你喜欢

游牧困境生产
都市游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