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0-09-16文珂袁丹丹操炜

乡村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文珂 袁丹丹 操炜

[摘 要]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农业转型、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当前,我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面临农民主动接受培育的积极性不高、现有的培育体系不健全、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民主动参与热情;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鼓励就近创业就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3-31-2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目的是为农民职业发展问题提供新的解决路径。但是,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在贯彻落实培育工作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和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民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只有实现农民现代化,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1]。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新型职业农民指的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现代化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高度稳定性。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来源于对传统农民的培训改造,这部分人员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长期以农业为生。农业生产周期长,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累积经验[2],促进农业发展。第二,具有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征。他们属于一大社会职业群体,拥有专业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能从基本的农业生产中获得主要收入,还能在农闲时间拓展副业,获得额外收入。第三,具有现代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实现增产增收。第四,具有社会责任感。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意义重大,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农业生产长远健康发展。

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2.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型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人对于农副产品的需求有了极大的改变,大家不仅仅追求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绿色、健康。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需要及时对传统农业进行转型升级,而农民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影响因素。努力培养一批掌握科学的农业知识、善于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懂得农产品营销的农民,能促进农业由传统低效率生產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3],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

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步拉大,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青壮劳动力不断流失,农民数量快速减少、平均文化水平提高缓慢、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等。国家通过政策扶持措施,吸引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回到农村,培育一批爱农业、懂农业、愿意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他们的职业技术水平[4],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以往,农村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尤其是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意识不强,导致农村发展每况愈下,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扶持下,产业和人才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5],对农民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农村建设氛围,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引领他们投身农业生产,带领其他村民一道实现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3.1 农民主动接受培育的积极性不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是培养大批有文化、会技术、善经营、懂得创新的职业农民,带动农村发展[5],由国家全程提供师资力量、学习环境和资金支持等多方面保障。但是长期以来,农民一直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靠天收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学习能力不强,而且存在畏难情绪;一些农民难以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满足于当前小富即安的生活,缺乏进取心和奋斗精神,因而不愿主动接受教育培训。

3.2 培育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培育体系是实现成功培育的重要保证。但是,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众多等原因,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培育体系。首先,培训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农民无法从中学习并掌握实用的农业技能,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其次,培训内容单一,往往单纯强调技术和职业技能,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国家农业政策普及等培训内容。最后,培训方法缺乏针对性,未充分考虑农民年龄和文化层次上的差异,存在“一刀切”问题。

3.3 对新型职业农民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旨在鼓励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返乡创业,改善农业从业者的年龄结构与知识水平结构。但目前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就业培训和指导服务力度仍不够,注重单一的农业技能培训,对就业指导、国家政策宣传普及偏少,在开发农村当地特色资源、招商引资、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创收机遇等方面更缺乏重视,导致青年农民返乡后大部分农闲时间无事可做,不仅影响其经济收入,甚至会助长懒散好赌的不良风气,更不利于农民脱贫致富。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化路径

4.1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民主动参与热情

农民因自身文化受限,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不愿意主动接受职业农民培育。针对该问题,建议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可以定期组织召开宣传大会,邀请专业人员集中讲解国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出发点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其次,利用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传统和新型传媒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政策,引导村民主动参加培训。最后,完善职业农民培训奖励制度,定期举行表彰大会,表彰积极参与或表现优异的职业农民,并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村民向优秀职业农民学习,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2 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

各地应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打造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针对培训时间,建议在培训前广泛听取农民意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培训日程,保证既不耽误农民的日常农事,又能提高培训效率。针对培训课程内容,建议做好课程规划,既要包括各类农事技巧和生产经营的培训课程,又要包括农业知识和政策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在提高职业农民专业生产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职业规划能力。针对培训方式不合理问题,建议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培训网络[6],创新培训方式,对农民进行精准化培训。同时,可以聘请专业教师,尤其是来自于农业生产一线的教师,注重理论,更注重实践,以提高职业农民的整体能力。

4.3 鼓励就近就业创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为真正把青年农民留在农村,应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努力提高农民收入。首先,要积极招商引资,利用当地农业优势,吸引企业在当地落户,为农民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无地农民或农闲时期,农民可以进入企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农民自主创业,挖掘当地特色,如建立农村生产加工合作社,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发展农村电商,开发利用农村红色资源,将绿色农业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培养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7],引导农民本地化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催生农村发展“内驱动力”。最后,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牵头举办招聘会,或直接与企业建立合作,定点定时输送劳动力,吸纳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就近就业,获取额外收入。

参考文献

[1]张红.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研究[J].西北人口,2013(2):89.

[2]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1-4.

[3]李娇娇.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乡村振兴战略分析[J].现代园艺,2020(9):200-201.

[4]高丽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245-246.

[5]陈大斌,胡婷婷.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10):79-83.

[6]王振南.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培训的实践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20(12):63-66.

[7]张燕,卢东宁.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与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4):584-590.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虫虫攻略之“枯叶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