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项目中社会投资人的法律风险

2020-09-15阚忠侠

博鳌观察 2020年5期
关键词:规避措施PPP项目法律风险

阚忠侠

内容摘要 国家整体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各行业领域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PPP项目业务的大力开展,通过各地政府对社会资产的有效带动,不仅可以为社会经济的成长提供助力,还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助力。然而,PPP项目中社会投资人在项目进行中需要担负一定的法律风险,从而对自身的利润效益造成威胁。基于此,文章针对此类法律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PPP项目 社会投资人 法律风险 规避措施

1 引言

PPP模式指的是政府与民间资本进行合作,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建设,两者通过签订相应的合约,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根据PPP模式的应用效果能够看出,该模式不仅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能够衍生出一种全新的资源管理模式。然而,社会投资人作为民间资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开展PPP模式时需要担负一定的法律风险。因此,文章从多角度对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对PPP模式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PPP项目中各方主体的关系

PPP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的主体单位由政府部门、社会投资人及项目建筑企业构成。首先是政府部门,根据发展计划选定PPP项目,并且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此来吸进民间资本投入PPP项目中,而且在项目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中都要担负相应的职责,同时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其次是社会投资人,也就是民间资本的代表,在开展PPP项目时需要与当地政府签订相应的合约条款,重点针对出资比例与后期利润分成进行明确,而且在PPP项目建成后,社会投资人拥有一定的经营权,也可以理解为公私合营的一种转变模式,民间资本与政府都需要提供相应的条件,并且在项目建成后达到双赢的效果。最后是PPP项目的相关企业,在开展PPP项目时必须要建立专业的项目公司,其本质作用便是促进融资效果及规避商业风险,由于政府与社会投资人可能都不是专业人士,因此在开展相关活动与制定发展策略时需要从专业角度入手,这便需要项目公司发挥其作用,一方面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责任进行落实,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强化PPP项目的后期经营管理效果。

3 PPP模式中社会投资人的法律风险分析

自从国务院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开展PPP项目,一方面可以借助公私合营的模式盘活当地经济,另一方面能够为民间资本与社会投资人提供良好的法制空间。因此,各地社会投资人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然而PPP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势必会存在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与法律风险。对于政府与社会投资人而言,后者的法律保护效力较弱,所有想要保证社会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与经济利润,便要围绕社会投资人在PPP项目中的法律风险进行详细分析,这样才能为相关解决措施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3.1 外部风险分析

从外部风险方面进行分析,也就是国家政策变动对社会投资人经济权益造成的影响。当前围绕PPP项目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发展机制,另一种是财政部出台的相关规定。然而,这两种规定机制之间存在些许冲突与分歧,从而对PPP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构成一定的经济风险。例如,两部委针对PPP项目进行考核时,无法对责任主体进行判定,同时对社会投资人的相关规定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社会投资人的主体性质与范围的界定上,不同层面投资人的对应政策法规也不同,而且部分地方政府也没能就政策问题进行适应性的界定,这样便会对社会投资人构成严重的法律风险[1]。

3.1 内部风险分析

当前多数PPP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涵盖了投资、融资、建设管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原材料及设备供应、融资担保、商业保险等各个环节,由此社会投资人不可避免地要与项目发起人、项目投资人、项目公司、勘察设计公司、监理单位、原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贷款银行、证券公司、融资担保人、保险公司等有所接触,而其中所牵涉的项目主体众多,加上项目周期漫长,运作过程复杂,随之产生的法律风险也就自然而然倍增。例如,在PPP项目施工过程中遭遇政府直接干预项目建设,或是由于前期设计可建造性差、设计错误或含糊、合同变更、业主变更等原因引发的工程变更。这些都会导致成本超支现象,而且会大概率造成项目后期流动资金不足的现象,如果PPP项目不具备良好的融资优势,也会对社会投资人造成相应的法律风险[2]。

4 社会投资人规避PPP项目法律风险的相关措施

4.1 严格审核工程项目合法性

基于上述风险问题,社会投资人在进行PPP项目时首先要对工程项目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同时还要明确项目业务的获取方式。例如,在开展PPP项目时针对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且还要进行环境评测与建设项目用地的许可手续办理。此外,还要根据财务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研究分析,结合PPP项目的实际运行模式来估测社会投资人自身的法律风险,尽量规避PPP项目建设与运营中的各类风险问题,这样才能对自身的经济利益作出保证。此外,还要针对正确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包括政府相关的财政补贴与扶持政策,这些都会影响到社会投资人在PPP项目中的法律风险承担系数。

4.2 签订完善的合约条款

明确PPP项目的合法性质与基础保障后,还要签订完善的PPP投资合同与特许经营协议,针对项目建设与经营中的各方权责进行明确划分。特许经营协议是PPP项目合约中对社会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部分,通过与政府实施机构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定,这样能够明确PPP项目落成后对自身带来的利益。因此,针对特许经营协议中的风险承担原则进行协商调整,从而针对项目的设计、建设、财务及运营风险重新进行划定,这样可以为社会投资人的经济利润制定出最低的保底量。在处理不可抗风险时需要双方共同承担,这样才能保证社会投资人在PPP项目中的法律权益。

4.3 科学防控项目可融资性风险

PPP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会涉及大量融资业务,社会投资人与相关项目公司要针对项目资本金制度进行科学分析,并且明确最低比例要求,也就是从项目可融资风险层面入手,合理控制PPP项目的融资风险。其中,社会投资人要力争项目融资主体,并且还要借助自身与政府优势进行宣传造势,借助商业银行与各类金融机构疏通项目流动资金脉络,为PPP项目建设阶段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4.4 合理把控项目建设与运营风险

社会投资人要合理把控PPP项目的建设与运营风险,将主要范围设定在项目成本超支控制、预期完工控制及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根据签订的条约规定对施工企业进行制约,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与效率。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综合考评企业的综合资质与商业信誉,尽量选择有PPP项目施工经验的企业来合作,这样能够从材料调查、地质勘测及资源配置方面减轻工作压力。此外,社会投资人要积极落实主体职责,为合作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这样才能避免各类不良问题,从本质上强化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5 結语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PPP项目,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有效带动民间资本,这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将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因此,在针对PPP项目发展原则与策略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要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对各方主体在法律层面的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尽量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文章以PPP项目中社会投资人为切入视角,针对其法律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具体为严格审核工程项目合法性、签订完善的合约条款、科学防控项目可融资性风险、合理把控项目建设与运营风险,这样才能对社会投资人的经济权益作出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慈正开.论高速公路PPP项目社会资本投资人的法律风险防范[J].公路,2018(5):122-124.

[2]杨倩.浅析建筑企业在PPP项目中法律风险及防范[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293-293.

猜你喜欢

规避措施PPP项目法律风险
浅谈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及规避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及如何规避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老金投资PPP项目的创新性研究
独立审计风险要素群归集与规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