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0-09-15彭丰王敏谢昱秦仁义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胆管癌生存率淋巴结

彭丰 王敏 谢昱 秦仁义

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不到15%[1-3],其原因主要是其发病隐匿,同时缺乏敏感的化疗方案,使其综合疗效始终处于瓶颈阶段[4]。近年来,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5-7]。LncRNA在基因组印记、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9]。我们通过前期基因芯片筛选出多条胆管癌差异性表达LncRNA,其中LncRNA SNHG1在结肠癌、肝癌的增殖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10-11]。本研究分析LncRNA SNHG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胆管癌病人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6.7±8.03)岁。所有病人均按NCCN指南进行诊断,且未在术前接受放疗或者化疗,均由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方法

收集36例胆管癌病人手术切除肿瘤及癌旁组织。术中距离所切除距肿瘤>1.5 cm胆管组织定义为癌旁组织,所有胆管癌及癌旁组织手术切除离体30分钟内迅速放入-80℃液氮保存。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及Realtime PCR试剂均购于TAKARA公司。LncRNA SNHG1逆转录及Realtime PCR引物均由广州锐博生物公司设计并合成。采用RT-PCR分别测量胆管癌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SNHG1表达水平,以GAPDH为内参,采取2-△△CT测量相关表达水平,每个实验均重复实验3次。取LncRNA SNHG1在36例胆管癌病人中的表达中位数为标准,将病人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术后对所有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包括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及住院复查等方式。连续2次随访时间间隔不少于2个月,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应用 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病人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胆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胆管癌与癌旁组织中LncRNA SNHG1的表达水平:LncRNA SNHG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综合全部36对胆管癌标本及对应癌旁结果,胆管癌组织中LncRNA SNHG1表达水平较对应癌旁组织高(1.80±1.6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胆管癌病人LncRNA SNHG1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见表1。LncRNA SNHG1的表达量与病人年龄、性别、分化程度、T分期及CA19-9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人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发现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LncRNA SNHG1低表达病人比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差异LncRNA SNHG1表达水平胆管癌病人生存期分析见图1、表2。低表达LncRNA SNHG1的胆管癌病人术后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评估结果显示,年龄、血浆CA19-9 表达水平和LncRNA SNHG1表达水平均是影响胆管癌病人临床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表1 肝门部胆管癌病人LncRNA SNHG1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例)

表2 肝门部胆管癌病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讨 论

肝门部胆管癌综合诊疗效果仍处于一个瓶颈,缺乏早期有效的诊断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12-13]。LncRNA作为肿瘤诊断及标识预后的特殊生物标志物的潜质也逐渐被发掘出来[14-15]。探索肝门部胆管癌自身的特异性LncRNA标志物就成为了提高其综合诊疗效果的一个可能突破点。我们的研究团队在前期的研究中筛选了胆管癌差异性表达的LncRNA,并将其中之一的LncRNA SNHG1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LncRNA SNHG1位于人11号染色体长臂1区2带3亚带,包含11个外显子,其表达水平的上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LncRNA SNHG1在骨肉瘤和结直肠癌中被证实可激活Notch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16-17]。在肝癌和骨肉瘤中,LncRNA SNHG1分别被证实可以通过下调miR-195、miR-326和miR-577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11,18-19]。在肝癌细胞中,LncRNA SNHG1可通过抑制p53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20]。上述研究都表明,LncRNA SNHG1可能与多个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团队通过本次研究,初步阐明了LncRNA SNHG1在胆管癌病人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我们对本中心36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肿瘤及癌旁组织的LncRNA SNHG1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LncRNA SNHG1在胆管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这与其在其他肿瘤中的表达水平类似,进一步阐明了其可能的致癌基因特性。我们通过对胆管癌病人LncRNA SNHG1表达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人肿瘤组织中LncRNA SNHG1表达水平与病人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这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明确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方向。我们还发现,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低表达LncRNA SNHG1的比率明显偏高,其机制可能与胆管癌细胞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有关,低表达LncRNA SNHG1转移速度会稍慢于高表达组,但一旦出现淋巴结转移,间质化肿瘤细胞形成转移子灶的速度会明显增加,这也是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其可能对胆管癌恶性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潜在的亮点。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低表达LncRNA SNHG1的胆管癌病人术后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不仅阐明了其可能的生物学特性,更提示了其将来作为肝门部胆管癌诊疗的新生物学标志物的潜质。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本次研究,初步阐明了LncRNA SNHG1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胆管癌病人临床特征的相关性。LncRNA SNHG1表达水平可作为胆管癌病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这为今后LncRNA SNHG1在胆管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机制的深层次研究明确了研究的方向,也为其可能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胆管癌生存率淋巴结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肿瘤复发,为何5 年是一个坎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