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育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结合

2020-09-14吴思友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历史教师家国情怀

吴思友

摘要:历史教师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时需要关注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思考怎样可以提升学科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學生能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分析,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应该做好的一项教学工作,通过对班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教师能让他们对所学的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与分析,也能透过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德育认知和情感态度,有着很高的教育价值。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历史教师对初中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价值,思考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在课堂教育中有效结合德育教育的现实路径。希望本次研究可以给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为历史教师开展更优质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历史教师;课程教育;德育教育;家国情怀;结合路径

前言:初中生对外界事物有着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也容易受到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而出现错误的价值认知或者是情感态度。为此各个学科教师在对他们进行知识教学时要合理地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能够在强化学科教育能力的基础上,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认知,有助于学生实现健康成长。所以历史教师需要思考怎样强化整体知识教学的科学性和长效性,如何满足素质教育对当前学科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历史教师不仅是要让学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也应该立足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德育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框架,整理所学的知识点和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所以课程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十分有必要。

1.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价值分析

1.1让初中生获得更优质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

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合理的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丰富课程知识的教育资源,让初中生获得更优质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结合德育教育,就可以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本课程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又能合理地丰富整体知识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能实现价值认知以及相关情感态度的教育。所以,历史教师需要在课程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在获得基础课程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能得到情感态度的教育,收获更好的价值观教育。

1.2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

本文认为历史教师在将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同时能够对教学空间进行深入的拓展。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所蕴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1]。很多历史知识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而立足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则能进一步拓展整体知识教育的空间,也能有效提升学科教育的成效性和全面性。通过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历史教师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效梳理,促使学生能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以此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和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

2.关于历史教学中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现状分析

2.1初中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结合度相对较低的问题

历史教师虽然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在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教育。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存在片面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而忽视进行德育方面的讲解[2]。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或课下交流沟通的时候,一些教师所投入的时间或者是教学精力是相对较少的,通常是未能让学生经过充分、细致和深入的思考,而是简单粗放的直接给予结论。

2.2德育教育存在科学性缺乏和德育评价不足的问题

历史教材中蕴含诸多丰富的感情教育和思想认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会有比较丰富的教育素材。但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主要是思考怎样激活知识教育的氛围,而没有关注自己所讲解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同时,在对整体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些历史教师仍然是将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而没有对德育教育的整体渗透和引导效果进行评价,这样也会影响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效果。

3.关于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有效结合德育教育的现实路径分析

3.1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开展挖掘,以此寻找德育教育因素

通过上文研究得知,历史教师需要思考怎样强化整体知识教学的科学性和长效性,如何满足素质教育对当前学科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德育教育的结合是教师提升学科教育质量的一项手段,而历史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中要想合理科学的进行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开展挖掘寻找其教育因素。因为德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情感层面上的教育,和其他课程教学操作上相比具有一些难度。虽然教材上蕴含诸多思想教育的知识素材,也能够让德育教学在课程教育中有效进行,但是二者在融合和互补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标准。所以,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的研究,在把握整体教材内容的同时对德育因素进行有效的挖掘,再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特征进行具体化的设计。

例如,历史教师可借助古代史向学生讲解那些优秀的思想文化以及艺术成果,让学生更好感受到历史发展以及古人智慧,如孔子以及庄子等人的思想。通过指导初中生对这些思想进行分析和理解,可以让他们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也能指导学生感受到古人思想的智慧之处。如孔子所提出的仁爱思想,学生应该提倡和贯彻该思想,这样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升他们的德育认知[3]。同时,历史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对这些思想的差异进行分析和对此,促使他们体验到这些思想所呈现的价值,以此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思想引导。这样不仅可以彰显出历史教学的魅力,也能够让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融合和落实,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思想态度。

3.2重视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教育

基于历史学科所呈现的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重视对其开展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教育。课程改革对当前历史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关注班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位置,也要更好的发挥出他们所呈现的能动性,需要重视对班级学生进行情感层面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结合德育教育,可以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本课程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又能合理地丰富整体知识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能实现价值认知以及相关情感态度的教育。基于历史学科体现出的特点,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开展高效的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通过课程知识对历史发展进行了解,根据历史事实对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和认知,强化他们对国家建立、灭亡以及长远发展的理解,以此得到家国情怀的教育。

部编人教版教材上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多数以爱国为主,积极对各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播。所以历史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出爱国主义教材内容在整体德育教育中所呈现的作用,合理借助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引导[4]。历史教师可借助四大发明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树立民族自豪的情感,也需要通过近代史的一些战役和仁人志士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这样可以让德育之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绽放。

3.3通过合作探提升学生的理解,重视德育评价,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上文研究中指出,很多历史知识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而立足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则能进一步拓展整体知识教育的空间,也能有效提升学科教育的成效性和全面性。基于这样的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德育引导。通过对班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历史教师能让他们对所学的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与分析,也能透过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德育认知和情感态度[5]。基于初中生体现出的认知能力和学科基础,本文认为历史教师要想对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思想态度,应该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这是因为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不仅可以让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也能帮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对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情感理解,以此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对初中学生开展“民族大团结”教育时,历史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指导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在分组划分时需要根据“同组差异”的原则进行划分,让不同的个性和探索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知识探索中,可以围绕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历史教师能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问题,“民族团结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是资料分析为民族团结收获的效果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团结?”“从中学生的角度思考怎样可以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通过实施这样的课程教育,历史教师能让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索,也可以让他们在合作探索中增加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这样强化最终的知识教育效果。同时,历史教师能在班级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教学,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也能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到民族团结的意义和情感。这样可以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坚持民族团结该原则,促进他们得到更好的情感引导,能在生活中或者是其他活动中坚持民族团结,提升德育渗透的效果。

结语:综上研究可知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合理、科学、有效的结合德育教育可以丰富课程知识的教育资源,让初中生获得更优质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但是历史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时存在科学性缺乏以及结合度相对较低的问题,影响最终德育教育的效果,需要历史教师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促使班级学生得到更好的情感引导和价值教育。本文认为历史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结合德育教育,需要对教材内容开展挖掘寻找其教育因素,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思想态度。同时,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开展高效的家国情怀教育,根据历史事实对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和认知。此外,历史教师需要通过合作探提升学生的理解,重视德育评价,以此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牧笛.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德育培养——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为例[J].现代交际,2019(02):152+151.

[2]毕铭,王芳.循循善诱  桃李春秋——參加山东省初中历史德育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反思[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8):10.

[3]陈祥彦.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6.

[4]杨阳.审思初中历史教学对生活和“人”的关注——基于杜威的历史教学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25(01):134-137.

[5]徐宗伟.让德育之花在历史课堂上绽放——《改革开放》教学案例及反思[J].内蒙古教育,2015(21):12.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历史教师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当前历史教师亟待提升的五种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教育
探讨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论教育科研对历史教师成长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从课程体系设置的角度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