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探究

2020-09-14陈炎芳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读后续写核心素养

陈炎芳

摘要:读后续写是高考英语作文改革的新题型之一。本文将高考写作题型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了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写结合方式的优势,并结合教学实际案例,研究如何有效地将读后续写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读后续写

1 引言

英语学习有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写作不仅反映了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综合语言能力,而且还会促进了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然而,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和老师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少。教师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背诵一些写作模式,以提高试卷成绩。新课程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而不是以背诵写作模板为目的的机器。

2 读后续写的优势

1)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在理解原文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原文的逻辑顺序,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进行创作。相比较传统的写作模式,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背过的知识没有内化最终也会遗忘掉。通过读后续写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必死记硬背,可以根据材料内容灵活续写,最终内化习得知识。2)在真实的语料中习得语言。比如,题目是这样要求的,假如你是XX中学的学生会主席,为了保护传统民族文化——汉字,根据以下内容提示写一封倡议书。提示内容要点有,少上网,多读书,勤记笔记等。首先这里存在假如的问题,对于没有过任职经历的学生来说,只能凭空想象,自由发挥。其次,内容提示要点固定了大部分的写作内容,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受到了限制。最后,提示要点千篇一律,也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3)避免雷同抄袭现象。传统的写作模式,学生大多数靠背诵模板来应付考试,这难免会出现雷同现象。而读后续写这一写作模式完美地避开了这一缺点。文本基本以对话的形式出现,学生只要掌握了英语中的基本句型、语法结构,单词短语,再通过模仿原文,就能够很好的续写出属于自己的结尾或者片段。学生不再需要背诵老师口中所谓的亮点句,而且这些句子语法结构冗杂,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真正义意义上的实际作用。

3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3.1 深入挖掘课文读写结合资源,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读写课不仅要求学生能辨识和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获取文本的内容和信息,还要求学生能深入探究文本语言和主题意义,把握文本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以读为前提、为方向,搭建写作支架,引导学生完成读后写作任务[3]。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把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具体化,体现在充实学生必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以介绍著名美国女作家Helen Keller童年学习语言的真实故事为例,(1)学生能运用阅读策略分析文体特征,梳理文体结构,分析故事发展的线索。(2)学生能整合、概括Helen Keller的学习过程及其心理变化,提炼话题语言,结合语言的结构性知识和运用性知识,完成文本表格填空,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3)学生能深入地探究文本主题意义,分析Helen Keller人物性格特征,交流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文化理解和文化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学生能基于阅读文本开展读后续写,明确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

3.2 将读后续写有效融入教学中

读后续写这种高效的写作训练方法不应局限于考试,或为了考试而做的训练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很好地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以人教版英语模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为例,这篇课文以小女孩Daisy的一段梦境奇遇为线索,讲述了小女孩搭乘飞毯去了三个地方,通过与动物交谈了解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情况,旨在告诉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故事到Daisy梦醒戛然而止,教师可以在此处安排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析课文,厘清人物与故事的脉络,挖掘文章中的有效表达,使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复述。这一过程既帮助学生复习了课文中的词语表达,为学生提供了操练机会,又使学生在课文的协同下,可以更有逻辑性地概括和叙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故事可能发展的方向:Daisy因为这个梦有了怎样的启发,她接下来会去哪里?会做怎样的事来帮助野生动物?从梦境进入现实,在现实中我们应怎样帮助和保护野生动物?于是有学生提出了Daisy可能研制猴子提出的新药,获得了诺贝尔奖;也有学生讲到她会写一封倡议信给WWF,倡导大家一起保护野生动物。这时,学生有了写作框架(思维导图)、语言准备(课内词语协同)和个人观点,便能顺利写出一篇文章。

3.3 超越文本,创新实践

读后续写任务的设置,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和领悟;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突出了思维、文化和语言等方面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评价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积极参与评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开展自评和互评,促进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自我监督式的学习,把教学评价变成主体参与、自我反思、相互激勵、共同发展的过程和手段,实现教、学、评的和谐统一。

4 结束语

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试卷中的新题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检验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对学生学科素养和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训练渗透至课堂教学中,还要将其与阅读课相结合,使写作教学基于阅读文本,又高于文本,培养出真正具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较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官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18,18(10):73-75.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阅读读后续写核心素养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英语应用文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