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学习动力之我见

2020-09-14梁文芳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成功压力动机

梁文芳

摘要:目前,初中学生怕学习、不愿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学习动力。本文从动机、兴趣、压力、成功四个方面论证了动力产生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教师积极的做法,应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施加适当的压力,给予学生不断的成功。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关键词:动力;动机;兴趣;压力;成功

分类号:G711

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上进,自觉、刻苦,成绩好。然而事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总是有些学生不自觉,或不太自觉,不愿学习,怕学习,而最关键的、最根本的就是缺少学习动力,缺少一种内在的催促自己不断进取、不断提高的学习动力。那么,学生学习动力从哪里来呢?作为教师该做些什么呢?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作分析。

1.激发良好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有目的”,即行为动机论。[1]同样,学生的学习也有一个动机。“学习与动机是不可分割的,动机提供目标和方向,无目的的学习常常是无益的。”[2] 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产生于学习的动机。动机可以由学生内部自发产生,也可以由外部激发产生。内部的如学生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外部的如家长、老师的开导教育,环境的熏陶,他人的感化。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应想方设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动机,甚至同一个学生,支配其学习的动机也不止一个。因此,了解学习动机不能只限谈話或问卷,而应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根据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各种行动表现来作出判断。老师应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了解其内心世界,熟悉其家庭情况,结合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无论怎样,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产生正确、良好的学习动机。

2.培养浓厚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认为“好学”、“乐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程度上,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教学中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直接的因素。那么,什么叫学习兴趣呢?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

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直观的榜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和熏陶。孔子一直主张“讷于言而敏于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他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 唐代教育学家韩愈提出 “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 [4]。学生都有“向师性”,崇拜教师,尊敬教师,把教师看成榜样。学生往往“度德而师之”,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方能使学生信服、仿效,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对其所学的内容感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需要老师的激发培养。好的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所教学科的特点,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学习兴趣的激发不是表现在教者课堂上的插科打诨,流于表面的气氛活跃。它可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通过实验、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受;可通过实践、运用加强学生对知识实用性的认识。

总之,教师应想方设法通过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生厌。

3.施加适当的压力

愉快教育、放松教育,提倡让学生无忧无虑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学生是变化着的、充满不同个性,年龄、生理、心理、经历、环境等不同的差异,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施加适当的压力。

压力有内在的外在的。外在的如老师、家长及其他人施加的明确的学习任务与责任的等,内在的如学生自我施加的学习压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就可以转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学习动机。老师将点燃导火线——引爆,通过这些压力,帮助学生转变,促使学生内化,激发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比如说,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情和教材要求让学生制定目标,提出要求,再根据目标要求,时时提醒学生;达不到目标要求,则需作出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家庭的特殊情况,在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奋努力……通过这些易于感受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压力,进而把压力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4.给予不断的成功

最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还是成功。贝蒂.B.扬斯在《自我尊重的几个关键要素》中写道“当学生达到他们的目标时,动力与能力就会猛增。”目标教学、成功教育为许多人所推崇,它不仅使学生看到所取得的成绩,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增添了学习的信心,更使学生衍生积极向上的求知动力。作为教师应不断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进步和所学知识在生活、工作中的意义,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

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就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言,有的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而有的学生则是一次不小的失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成功,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表扬。

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施加适当的压力,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几个来源,四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找到了动力的来源,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求知,这样的教育应该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美国  J.Q 陆哥  G.L 赫胥勒《生活心理学》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一版1987年9月

[2]  美国  珍尼特.沃斯,新西兰 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第二版 1998年12月)

[3] 吴兆基编译《论语.孟子》   京华出版社 第二版 2001年2月

[4] 邵宗杰,裴文敏《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1996年4月

猜你喜欢

成功压力动机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凶手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