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发现一新入侵蜡蚧:三列鬃软蚧(半翅目,蚧总科,蜡蚧科)

2020-09-14黄少彬方天松雷梦英陈东明林晓珠李落叶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刚毛玻片寄主植物

黄少彬,方天松,雷梦英,陈东明,林晓珠,李落叶*

(1.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植物有害生物防控与生物环境健康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520;2. 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广州 510173;3. 惠州泰合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惠州 516000)

鬃软蚧属TrijubaDe Lotto在分类上隶属于半翅目、蚧总科、蜡蚧科,目前仅包含模式种三列鬃软蚧Trijubaoculata(Brain) 1种。该种原产于南非一种葡萄藤植物上,1920年由Brain描述置于Saissetia属(Brain, 1920a),1935年由Hall重新组合置于Lecanium属(Hall, 1935)。1938年Green在肾蕨发现并命名为Lecaniumdorsociliatum(Green and Mamet, 1938)。1949年由Mamet将其移至Coccus属(Mamet, 1949);1954年Mamet承认与Brain描述的为同一种,并置于Coccus属(Mamet, 1954);1975年由De Lotto成立新属,重新组合为T.oculata,该名称为目前有效名称。三列鬃软蚧2017年发现于印度番荔枝科Annonaceae:牛心果Annonareticulata,垂枝长叶暗罗Polyalthialongifolia;桃金娘科Myrtaceae:红千层属Callistemon;豆科Fabaceae:黄花牧豆树Prosopisjuliflora;桑科Moraceae:无花果属Ficus植物上(Joshi and Rameshkumar, 2017)。2019年4月作者在调查林下药材猴耳环Pithecellobiumclypearia时采得此蚧,该蚧寄生于枝干和叶柄上,在叶片上尚未发现。经制作玻片标本,形态鉴定为鬃软蚧属三列鬃软蚧。现将该虫的形态鉴别特征、寄主植物、分布和经济重要性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此蚧虫分别于2019年4月、8月、10月和11月采集于惠州市惠阳区种植的猴耳环植物上,采集后的标本存放于75%乙醇中和无水乙醇中。蚧虫玻片标本制作按“杀死固定-透明-染色-脱水-封藏”5个步骤完成,具体操作参考文献(Wang, 2001)。

2 形态特征

活体雌成虫(图1 A、图1 B):体长椭圆形,平坦或略有凸起,体长达7.6 mm,宽达4.7 mm。年轻虫体浅黄色,成熟虫体颜色均匀暗褐色,背部表皮在成熟时相当厚。眼明显,近圆形。肛板茶褐色至黑色,肛板周围部分浅黄色。体缘毛浅黄色至浅褐色。体背有3列几乎平行的长刚毛。

图1 三列鬃软蚧栖境Fig.1 Habitus photos of Trijuba oculata注:A,寄生于树干;B,寄生于叶柄。Note: A, parasitic on the trunk; B, parasitic on petiole.

在玻片上,雌成虫(图2):体长椭圆形,体长达7.5 mm,宽达4.6 mm,平均长5.80 mm,宽3.39 mm。触角8节(图2 A)。眼斑明显(图2 B),近圆形,直径约101.85×140.28 μm。气门(图2 C)小但有突出硬化的气门框。气门路宽度为2~3个五孔腺的宽度,并向内侧延伸,特别是后气门路可接近中足基部。气门洼浅,气门刺(图2 D)每侧有3根粗刺,中间气门刺长为两侧的2倍。足正常发达细长,胫跗关节有硬化斑(图2 E),不分离。爪无齿(图2 F)。体背刚毛有两种(图2 G)。较小的,大多是双或三叉的,分散分布;较大的,粗壮而长,从肛门向前延伸到头部呈几乎平行3列分布(图2 H)。体缘刚毛长,顶端尖或分叉,直或弯曲(图2 I),前气门洼与后气门洼之间的体缘毛19~23根。肛板背中毛1根(图2 J)。肛环毛10根(图2 K)。管状腺无。多孔腺围绕着阴门周围。

3 寄主植物

三列鬃软蚧目前已知的寄主植物有7科11属14种,其中以豆科Fabaceae植物最多,除作者在猴耳环上发现外,还有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De Lott, 1957),苏木属Caesalpinia(Williams and Williams, 1988; Mamet, 1939, 1943);番荔枝科Annonaceae:牛心果Annonareticulata,垂枝长叶暗罗Polyalthialongifolia,刺果番荔枝Annonamuricata(Mamet, 1943; De Lott, 1957);桃金娘科Myrtaceae:红千层属Callistemon;豆科Fabaceae:黄花牧豆树Prosopisjuliflora;桑科Moraceae:无花果属Ficus(Joshi and Rameshkumar, 2017),黧豆属Mucuna(Williams and Williams, 1988),榕树Ficussur(Hodgso, 1967; Hodgso, 1994);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肾蕨Nephrolepiscordifolia(Green and Mamet, 1938; Mamet, 1939,1943; Williams and Williams, 1988);山龙眼科Proteaceae:银桦Grevillearobusta(Hall, 1935; Hodgson, 1994);葡萄科Vitaceae:葡萄Vitisvinifera(Brain, 1920; De Lott, 1957)等。

4 地理分布

中国(惠州)、印度(班加罗尔)、南非(德班)、肯尼亚、毛里求斯、法国留尼旺岛、津巴布韦(Brain, 1920; Hall, 1935; Green and Mamet, 1938; Mamet, 1939, 1943; De Lott, 1957; Hodgson, 1967, 1994; Williams and Williams, 1988; Germainetal., 2014; Joshi and Rameshkumar, 2017)。

5 讨论

三列鬃软蚧以危害豆科植物种类最多,林药猴耳环是生产中药猴耳环消炎药的主要原料,是广东省大力推广种植的品种之一,目前在广东惠州、云浮已种植超过400 hm2,未来将超过1 500 hm2,从调查情况看,此蚧的分布危害有扩大趋势,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需要引起重视。

致谢:北京林业大学武三安老师在此蚧鉴定过程中给予全程的帮助,并提供属名和种名的中文名称;华南农业大学温秀军、美国罗格斯大学王长禄帮助提供部分参考文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刚毛玻片寄主植物
德国小蠊足跗节腹面及侧面的超微结构观察
按键精灵链接数据库自动打印免疫组化玻片标签
新型细胞荧光实验漂染装置探讨*
使用尖玻片、毛细管和尖滴管三种玻璃尖端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分析方法
仿生壁虎脚趾粘附功能的建模及分析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种刚毛藻对1,2—二氯苯去除效果研究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
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